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河南現反清復明「天地會」根據地 機關暗道密布

核心提示:河南郟縣臨灃寨是河南唯一有寨牆的明清古寨。臨灃寨初建於明,重修於清,寨子的紅石寨牆,耗資近百萬兩白銀,寨子裡遍布機關、暗道、射擊孔。寨子裡的朱家後代說,像城堡一樣的臨灃寨,是反清復明的一個根據地。


在河南郟縣有一個全國罕見、河南唯一的中國文化歷史名村——臨灃寨,也是河南唯一有寨牆的明清古寨。

臨灃寨不是一處普通的豫南小村,初建於明,重修於清,寨子的紅石寨牆,耗資近百萬兩白銀(折合人民幣5億多元),寨子裡遍布機關、暗道、死胡同、射擊孔,寨子的修建暗合九宮八卦方位,寨子裡的主建築朱鎮府,有三條暗道分別通向三個寨門。

據寨子裡的老人們講,150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土匪、強盜,想要洗劫臨灃寨,最後都折翼而去。抗日時期,日軍的一支精銳部隊,久攻臨灃寨不下,只好灰溜溜地繞道而去,一時引為笑談。


朱鎮府,臨灃寨的主建築,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耗資800萬兩白銀


1100米的紅石圍牆,拱衛著寧靜的村寨


臨灃寨里,路邊隨便找一位上點年紀的人,都能跟你娓娓道來,說出一段段傳說,他們還會領著你,瀏覽一間間明清時期的房屋,告訴你裡面的講究和說法。

比如,寨子裡的老人們會告訴你:有句成語叫仗勢欺人,其實應該是丈石欺人。過去房屋門廳前都有一條橫石,最長的尺寸是9尺9寸,叫做丈石。這個規格只有達到一定級別才能使用,家有丈石,那是有權勢的大戶人家的標誌。紈絝子弟,橫行鄉里,無惡不作,才有丈石欺人的說法,後來演繹成了仗勢欺人。

長兄如父,就是長兄的房子格局可以跟父親的一樣,其他的只能比父親的低一點、小一點。這些,在臨灃寨的朱鎮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來。

  牆上的標語是時代的記錄


清道光帝為了褒揚朱氏三兄弟捐款800萬兩白銀下旨恩准使用十三檔窗欞


年久失修,村子裡很多房屋都已成了危房

十三檔窗欞,在過去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朱氏三兄弟是明代太原王的後代,所以道光皇帝為回報他們捐款800萬兩白銀給朝廷,幫助朝廷支付賠款,特別恩准朱家宅院可以破例使用,這也是臨灃寨被稱為山村王府的由來。

小姐繡樓上的「萬」字符。萬字符是清代天地會的標誌,反清復明是天地會的宗旨。寨子裡的朱家後代說:傳說朱氏三兄弟原為明朝皇族後裔,在明朝滅亡後,就在清朝為官,積蓄力量,想要恢復大明江山,修得像城堡一樣的臨灃寨,就是反清復明的一個根據地。不幸,計劃敗露,出師未捷身先死,只留下這個像軍事要塞一樣的村寨,供人憑弔。



9尺9寸長的紅色條石,被稱為丈石,只有一定級別的大戶人家才能用

現在的臨灃寨已經沒有了150多年前的風光,很多間房屋由於年代久遠疏於修整而略顯破敗,昔日王宮一樣的朱鎮府,道路已凸凹不平,後院雜草叢生。許多人從全國各地慕名來到這裡,想看看北京都沒有的3間明代民居,而臨灃寨沒有飯店、很少的公共衛生間,接待遊人的設施嚴重缺乏,這些,是臨灃寨成為與其地位相符的旅遊名勝的障礙。

數百年過去了,雖然臨灃寨歷經了天災人禍,依然安靜地佇立在灃水河邊,這正是由於臨灃寨先人成功地運用了風水的布局,使得臨灃寨的後人們至今仍然享受著古宅的恩澤。經過統計,臨灃寨完整地保存著從明代到民國期間六百多年的古建築群,這裡的人們守著先人留下的珍貴遺產過著平淡如水的生活。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大河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220/12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