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躲貓貓」網民調查團被指作秀 成員遭人肉搜索

現代快報
    
    
    「今天你躲貓貓了麼?」
    
    在雲南警方公布看守所內有在押人員因為「躲貓貓」一類的捉迷藏遊戲而死後,這句話便開始風行網絡,熱度難減。
    
    2月19日,事件發生轉變----網民調查團成為超越案件本身的熱點。然而在經歷尷尬的調查後,網民鎩羽而歸,真相併未大白。這些質疑案件的網民代表,反成遭質疑的對象。
    
    在這些質疑的喧囂聲中,躲貓貓事件已成為政府處理網路輿情的實驗性標本。無論結果成功與否,都已開創先河。
    

「躲貓貓」網民調查團被指作秀 成員遭人肉搜索

    
    2月20日上午8時30分,「躲貓貓」事件調查委員會出發前往50公里外晉寧縣參加「躲貓貓」事件調查。調查委員會全體委員15人,年齡層次不一,上到60年代生人,下到80後;從事社會職業各不相同,從組建到調查完畢,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謀面。圖為調查途中,「躲貓貓」事件調查委員會成員紛紛對主要議題發表意見。 (雲南網記者:楊之輝 張賾濤 攝)
    
    
    起因:政府不再「躲貓貓」 組建網民調查團
    
    
    2月19日下午2點,雲南省委大樓4層的辦公室內,宣傳部副部長伍皓盯著電腦屏幕上滾動的QQ群信息,眉頭輕蹙。伍皓思考著他的決定,一個足以引爆網絡世界的決定。
    
    下午2點49分,他在QQ群內發布了第一條信息:「為應對躲貓貓事件,我們擬採取一個行動,組建一個網民調查團……」
    
    躲貓貓事件進入伍皓視野是在2月17日左右,當時他正忙於參加全省的宣傳部長會議,「上網時發現這個事件已經成為網絡輿情的聚焦點,而我們卻還沒及時應對」。2月19日上午,雲南省委召開了一個專門的協調會,政法等相應單位參加會議。
    
    會上,伍皓提出讓網民去現場進行調查,「網絡的焦點,就要按照網絡的規則解決」。提議之初,各部門的領導尚有顧慮,但很快大家達成共識,決定讓網民公開、透明地了解情況,「政府這次不再躲貓貓,要讓社會公眾知道真相」。
    
    
    網友:整個事件是作秀 調查團成員被人肉搜索
    
    
    「不解渴」的報告在網上發布後,再次引起軒然大波。調查團成員成為網民議論的焦點,關注熱度甚至超過了命案本身。
    
    因為調查團查看監控錄影和會見嫌疑人的請求未能實現,開始有網友質疑調查團是宣傳部門的托,整個事件是在作秀。
    
    昨天凌晨,因遲遲不見報告公布,在天涯論壇上,網友從最開始讚揚「風之末端」是草根英雄,轉變為「政府的托」。網友開始啟動對他的人肉搜索。
    
    很快,一些線索浮現在論壇上。「風之末端」本名趙立,自我介紹為網站編輯。但有網友搜索到《昆明日報社2007年工會工作計劃》,其中趙立為工會的宣傳委員,計劃中所登照片也與本人一致。
    
    隨後網友繼續人肉搜索發現,8名網民和社會代表中,多人實為媒體記者和官方網站版主。同時有網友發現,在此前雲南電視台的一次會議中,「風之末端」和「邊民」就已經作為「熱心觀眾」露面。網民們懷疑兩人是「御用網民」,質疑其草根身份。
    
    對此,伍皓回應稱,原定的計劃中,最先報名的網民將成為調查團的主任。而「風之末端」和「邊民」因為是他QQ群中的成員,所以占了「提前報名」的權利。他稱,此前確實在關於雲南電視台的會議中見過兩人,但兩人絕不是官方的托。
    
    至於兩人為何在宣傳部副部長的QQ群中,伍皓稱是因為看重他們的網絡影響力,「那個邊民絕不是托,我倒覺得是個刺頭,有時候讓我很頭疼」。
    
    伍皓稱,除「邊民」等3人是QQ群提前報名外,其他人選都是隨機產生,至於為何媒體人員居多,可能是因為他們對事件的關注度更高。
    
    雲南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龔飛負責這些隨機人選。他說在報名的眾多網友中,他挑選網絡知名度和影響力較高的網友,判斷的標準是發過的網文作品。而在社會人士中,則選擇各行各業的人,既有大學生也有民營企業員工和保險推銷員。
    
    「我們既然決定公開透明地處理此事,就沒必要找托進行遮掩。」伍皓稱。
    
    
    意外:宣傳部副部長伍皓身陷輿論漩渦之中
    
    
    除卻調查團的網民遭質疑外,事件的推動者宣傳部副部長伍皓也身陷輿論漩渦之中。號召令發出後,在天涯論壇上,有人發帖稱「伍皓是個好同志」,也有人稱伍皓想藉機出風頭,謀取政治資本。還有人稱,宣傳部不應越俎代庖,插手此事。
    
    讓伍皓欣慰的是,事發之後,國新辦網絡局和中宣部新聞局的領導支持了雲南的做法,「開創宣傳思想的新的思路」。
    
    伍皓說,他並沒有想過會否影響日後的仕途。他說,他曾長期擔任新華社的記者,雖然現在是新聞官員,但在追求真相這一點上,記者和新聞官並無差異。
    
    伍皓總結了此前宣傳部門應對相似網絡事件的辦法,「捂是一種辦法,我至少可以和省內媒體打招呼;拖是一種辦法,不予置評,不理它;刪是一種辦法,可動用各種資源刪帖;等是一種辦法,等司法機構出了結果,再開新聞發布會」。
    
    他認為,這些都不是正確解決網絡呼聲的辦法,社會公眾有權公開透明地了解真相。
    
    對參與事件的許多人來說,網絡調查團事件影響深遠。21歲的李寧,曾是網路遊戲的熱衷者,而今他越來越關注網絡上的社會焦點問題。
    
    而對宣傳部門而言,網絡調查團開創了宣傳處理上的先河。雲南省委宣傳部介紹稱,這種處理方式將作為常態保留下去,並將在實踐中完善。宣傳部門將建立網民資料庫,在社會熱點問題上,邀請網民參加。「這扇窗打開了,我們就沒打算把它關上」。
    
    
    最新進展:李父:質疑警方結論
    
    
    2 月20日下午3時許,記者經多方打聽後,終於找到了李蕎明的家,見到了他的父親、45歲的李德發和他的未婚妻李玉梅。採訪中,除家人、親友對李蕎明的死提出質疑外,周邊不少村民也對警方給出的答覆表示懷疑。晉寧縣警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給死者家屬一個滿意的答覆。
    
    
    伍皓今日談「躲貓貓」
    
    
    今日下午3點,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躲貓貓」事件調查委員會主任「風之末端」將做客《春城晚報》「民生圓桌會議」,為大家解開關於「躲貓貓」事件的種種謎團。該會議將同時在雲南網(www.yunnan.cn)上直播。
    
    獲知這一消息後,昨日,已有不少讀者和網友點擊進入相關論壇,提交問題。一位網名為「不重要」的網友說:「這次組織的調查有以下問題讓人遺憾:給網友和公眾調查員的準備時間基本沒有,頭晚公告並確定人員後,第二天一早就進入工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眾根據自己的情況及時參加進來;給公眾調查員的權限不明確,使調查組無法開展工作。」
    
    
    法學教授:網民無法做到真正調查
    
    
    對於網民參與調查「躲貓貓」真相一事,昨日,西南林學院的副教授李春光表示:調查委員會既無名也無實。查清犯罪事實屬於偵查權的範疇,只能由享有偵查權的國家機關偵查。調查委員會更沒權力獲取尚屬於偵查階段的相關案情。網民無法做到真正地調查。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222/12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