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周小川高調挑戰美國 港媒報其江系背景 析究竟

最近中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國金融峰會前夕,揚言要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挑戰美元的全球領袖地位,令外界咋舌。香港傳媒披露,周小川乃江澤民派系人馬,令外界更加關注他背後的動機。

中共人民銀行行長近日在官方網站上發表文章,建議拓寬IMF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即SDR)的用途,並最終取代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周小川尖銳批評了當今美元主導的貨幣體系,期望「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

香港蘋果日報30日發表署名李平的評論文章稱,今年61歲的周小川,屬身世顯赫的太子黨,其父周建南曾任機械工業部部長,是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老上司。周小川仕途順遂,多少與江澤民提攜有關。據稱,周小川家中掛了一幅父母晚年與江澤民夫婦的合照,2002年12月周小川出任人行行長時,江澤民也表示對周小川的成功「感到欣喜」。

文章稱,2007年中共十七大前後,有關周小川將離開人行的消息甚囂塵上。有說他將升任副總理,也有說他將賦閒,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背景都離不了他與江澤民的關係,離不了高層權鬥,結果,周小川按兵不動,留任原職。

文章又指,周小川給內地民眾印象欠佳,因他擔任證監會主席期間股市暴跌,擔任人行行長後又未能控制通脹。在《環球金融》(GlobalFinance)雜誌有關各大央行行長表現的調查中,周小川近五年表現平平,前四年為C級,去年略有進步,也只是B-。如此政績,對於一個部長級官員來說,就算卸任後要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也有難度。

文章認為,周小川此番大膽言論,獲得一些和中共關係密切的國家的認同和附和,是為自己卸任後謀位。

對於周小川為何在20國峰會前期發表這番言論,有評論就認為,作為美元金融資產的最大持有者,中國當然對美聯儲定量寬鬆政策(即印鈔)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相當擔憂。不過,周小川等官員心中非常明白,美元的地位短時間內不可動搖。有關言論實質上還是衝著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投票權。目前,歐美占有IMF半數投票權(歐盟32%、美國17%),中國僅占微弱的3.7%。中國雖然是擁用最多外匯存底的國家,但是由於其投資組合仍是機密,所以這次中共就派出周小川等官員唱新調,在G20峰會上爭取些「影響力」。大紀元

********************

港專家指中共央行長挑戰美元地位別有用心  Real Player格式Windows Media Player格式加入自由串聽 聽眾來信
推薦給朋友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節目長度:2分35秒 下載mp3

對於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在G20峰會前提出「超主權貨幣論」,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香港金融專家劉夢熊認為,有關言論不切實際,其真正目的是要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中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突然拋出「超主權貨幣論」,主張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替代美元。香港金融專家劉夢熊認為,有關言論是空談,美元的地位仍然非常強勁。

香港智富能源金融主席劉夢熊:美國還是世界上政治體系最穩定的國家,經濟規模最巨大的國家,沒有其它國家可以代替。比如中國GDP一年是4萬億美元,等於美國一年14萬億的一個零頭而已,如果人均來說,我們的人均產值只相當於美國的十五分之一,沒辦法給他去抗衡。歐元、日元、人民幣也好,根本不具備條件取代美元作為國際貿易的結算手段和國際貨幣的儲備手段,還不可能去改變它。

他認為周小川的言論實際上別有用心。

香港智富能源金融主席劉夢熊:當美國的注意力變成要保住美元儲備地位來說,變成放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這才是周小川的真正目的。

就在周小川聲稱對美元沒有信心之際,中共央行副行長、中共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提出還要增持美國債券,劉夢熊認為這是自相矛盾的做法。他直斥外管局在巨大虧損情況下,還要動用所剩無幾的外匯存底購買高風險的美國債券,和人民利益相悖。

香港智富能源金融主席劉夢熊:長期以來我們中國的外匯管理投放不公開、不透明,人大審議缺位,國家審計缺位,人民知情缺位,輿論的監督缺位,在這種情況下,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

以上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梁珍在香港報導。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03/12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