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南方周末 當《建國大業》巧遇《大江大海》

作者:
龍應台與韓三平
當《建國大業》巧遇《大江大海》
 
 
一個是大陸中影集團老闆,一個是台灣作家,韓三平與龍應台,本不相干的人,卻因1949而「巧遇」,基於同一段歷史,前者導演了《建國大業》,描摹共產黨如何奪取政權,後者寫作《大江大海 1949》,講的是國民黨敗逃台灣後,如何根植台灣,重塑價值。
 
《大江大海 1949》我還沒看到,《建國大業》我看過,也聽到很多評價。
 
有人說這是近年來難得的將主旋律成功商業化的電影,有人說在電影技術上無可挑剔,更多的人是基於明星們集體出場而走進影院。
 
目前,大陸正在隆重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一些人看來,無論韓三平的電影如何將領袖人物個性化,都不能否定,這是原有文宣模式的改良,更是勝利者的「高歌」;無論部分國民黨人對龍應台新書有多大意見,都不能否定龍應台對台灣60年變遷進行判斷的獨特價值。
 
我沒有看到龍應台先生的新書,但基於其一貫立場,和相關書評,我對龍先生傳達的觀念很有興趣,比如,兩岸領導人應該向當年死去的幾百萬人表達歉意。
 
我一直贊同這樣的觀點,對內戰,我們應抱有的態度絕不是喜劇。無論當年的共產黨領袖如何興奮,無論蔣氏父子如何沮喪(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都不能掩蓋幾百萬中國軍人淪為炮灰的歷史真相。
 
今天的國共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否認,三年內戰是無比巨大的人間悲劇,亦不能只抱「勝利」和「失敗」的心態,多少要表達慈悲為懷。
 
除此之外,對大陸來說,想通過《建國大業》等類似影片,凝聚人民愛國之情,但一個清楚的道理是,如果不鼓勵人民有基於不同立場的對國家的愛,愛就會大打折扣。
 
順便舉一個例子,今天乘坐計程車,我問司機,有沒有去看《建國大業》,他說上一次看電影是十幾年前了,說著說著,司機打開了音樂播放器∶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張明敏悠揚的歌聲把聽者帶入1984,這個北京司機顯然沉浸在記憶里,張明敏歌曲之後是侯德健《龍的傳人》,我們同時跟著音樂唱。
 
我們愛這個國家,不是因為這個國家由全世界最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來領導,而是因為中國是我們先人以及自己埋葬屍骨的地方,是因為人民賦予我們生命和成長經歷,是因為我們強烈的鄉土之情。
 
遙望1984,當年「愛祖國」,不僅超越了剛剛結束的階級鬥爭,也超越了共產黨與國民黨。
 
再回到韓三平與龍應台,我相信,兩個人都是兩岸精英中的精英,兩者的相同點是,都在自己體制所給予的空間中,將才情發揮到極致,兩者不同點是,他們被給予的空間大小不一。
 
毛澤東和劉少奇的「兩條路線之爭」可能並不明顯,建國大業完成之後的大陸和台灣,是真的存在「兩條路線之爭」,但兩黨究竟該如何反思自己所走路線,其實都有空間,在60周年的當下,任何一種到位的反思,都會激起民眾的認同,而不是相反。
 
今天(9月21日)上午,一隊隊飛機飛越北京上空,作為國慶閱兵預演,10月1日,坦克和士兵也將跨越長安街,我很關注這些硬實力,但我更希望人民的內心中有真正的自信和堅強,執政者也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大江大海 1949》,也應該讓兩岸精英階層都來讀一讀,並大聲表達觀感。

(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922/14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