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報告:長江流域將有更多天災

這份題為《長江流域氣候變化脆弱性與適應性研究》的報告提出,在未來50年中,中國長江盆流域的平均氣溫將上升1.5至2攝氏度。

報告說,自上世紀90年代氣候明顯變暖以來,長江流域洪澇災害發生的頻率有所增加。

報告特別指出,整個90年代長江流域平均氣溫增加了0.33攝氏度,而僅在2001至2005的五年間當地平均氣溫就升高了0.71攝氏度。

報告因此提出,未來長江流域氣候變化將進一步加劇,洪水災害、冰雪災害以及乾旱災害等也將更為頻繁。

報告發現氣候變化對濕地影響最為明顯,導致濕地破碎化程度加劇,威脅濕地的生物多樣性。

報告因此提出,未來的氣候變化將會進一步加劇長江流域濕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降低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無悔"策略

報告建議中國應該採取"無悔"策略,即在不增加額外成本的前提下,儘量採取考慮到氣候變化因素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未來可以無悔無愧。

WWF 這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徐明說,除了無悔策略外,中國還應該採取"順便"策略,在其它經濟社會活動所採取的措施中兼顧到適應氣候變化的效果;同時要重視本土經驗與科技相結合,並加以提煉、總結、完善與推廣;另外還應該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待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不斷根據需要調整和完善有關的適應性對策。

徐明說:"如果我們現在就採取氣候適應性措施,就不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利普表示:"這本報告對於中國開展氣候變化適應性研究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除了揭示長江流域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報告還強調了怎樣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措施投資才是明智的,才能繼續保護好這條對數百萬人民意義重大的母親河。"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111/14916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