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陸幽承認宮外孕 黃健翔:說出那男人一切了結



     


  
 
 

網站直播 記者旁聽

昨天上午,央視名記陸幽狀告黃健翔侵權一案二審開庭。在一審判決敗訴後,陸幽再次走入公眾視線,而且這一次還是公開審理,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名當事人黃健翔依然沒有到場。整個庭審進行了4個多小時,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沒有當庭宣判。庭審後,陸幽表示:「我會堅決上訴,黃健翔是我一生的被告,他必須向我道歉。」

陸幽自信 黃健翔依然沒到場

冬日的北京,已經寒風刺骨,昨天上午8點30分左右,北京二中院門口已經聚集了大批媒體記者,陸幽狀告黃健翔侵權一案二審即將開庭。應陸幽一方的請求,這一次二審改為了公開審理,因此法院專門準備了比較大的庭,不少晚到的記者,法院方面還給加了座。

陸幽來了!她的到來引起了眾多記者的拍照與攝影。為了二審,陸幽更換了代理律師,北京著名律師浦志強和曾經成功代理了謝晉遺孀案的上海富敏榮律師接受陸幽委託進行該案二審的辯看護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陸幽自信地表示,如果法庭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審理此案,她有100%的信心勝訴。

昨天,本案的另一位當事人黃健翔依然沒有到場,只是委託他的律師趙先生全權代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黃健翔言語極少,他說,對於案子他也一直在關注,但是主要的東西,還得問他的律師。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本次開庭,北京某網站還專門做了視頻直播。昨天的二審,陸幽的上訴請求為:撤銷朝陽法院的一審判決,改判支持其一審索賠50萬元、黃健翔道歉的訴訟請求,或將本案發回一審法院重審,由黃健翔承擔兩審全部訴訟費用。

律師質疑 陸幽診斷書的真偽

本次開庭針對陸幽是否有宮外孕、是否為國家男足跟隊的首席記者、黃健翔博客是否有商業利益,雙方進行了激辯。在有關陸幽是否有宮外孕的問題上,一審的時候,陸幽出具了當時在秦皇島婦幼保健醫院的病歷,這一次,她補充了新證據,出示了2009年7月12日秦皇島婦幼保健醫院開具的宮外孕診斷書,上面有醫院公章以及醫師趙雪蓮的蓋章。

對於陸幽的這一新證據,黃的代理律師趙先生認為,這個診斷書要證明兩年前的事情是不妥當的,趙律師說,首先,出具證言的一方必須出庭證實,否則不具備真實性,因此無論是蓋有的公章還是簽字無法認定這個診斷書是否真實。其次,醫院看病,應該有一整套的東西,包括掛號、住院記錄、化驗單、出院記錄等等,一般看病的時候病人肯定會把這些票據保存好,但這些都沒有,因此僅憑診斷書不能證明陸幽曾經有過宮外孕。趙律師對診斷書的真偽持懷疑態度。

對此,主審法官也提出,法院可以給陸幽方面一個星期的時間,準備這些材料,陸幽方的態度是,備齊很難,只能盡力。

陸幽翻供

稱宮外孕多人知曉

在本次審理過程中,陸幽方遞交了三盤光碟來證明自己在央視足球之夜首席記者的身份。對此,黃健翔律師認為,陸幽提供的證據材料不足以說明是跟隨央視的國家隊首席記者。首先,對方承認提供的光碟是編輯過的,不是原始的材料,不能作為真實的證據,陸幽應當提供原始的母帶,既然是人為剪輯,就有編輯的可能性,因此再次對光碟的真實性懷疑。

在法庭上,還有一個焦點,那就是陸幽方承認,陸幽宮外孕的事情,央視內部人盡皆知,黃健翔又是前央視的解說員,央視內部有不少朋友,因此,黃有知道這條消息的渠道。

不過,在一審的時候,央視記者李寶石曾出庭作證,證明他並不知道陸幽宮外孕的事情,這樣的前後矛盾,讓黃健翔的律師似乎抓住了「目標」,黃健翔的律師認為,既然陸幽宮外孕的事實是人人皆知的,公開的,但李寶石的證言,他說他不知道。陸幽說她的宮外孕是事實,但李為何說不知道。這說明李的證言存在說謊嫌疑。既然李有說謊的嫌疑,那他一審當庭的陳述不應給予採信,因此他說的陸是央視首席記者是不成立的。

拉上名嘴

律師多次提及張斌

本次庭審,陸幽方還多次提到了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斌,稱張斌安排同事對陸幽悉心照料,並墊付了醫藥費。事實上,這件事情本身與張斌無關。記者撥打張斌的手機,始終無法接通。

庭審最後,當被審判長問及黃健翔博客所指的「國家隊跟隊首席記者」到底是誰?黃健翔的律師表示:這篇文章當時確實指向一個人,但黃健翔指的絕不是陸幽。如果不是陸幽,那麼指的是誰?黃健翔的律師表示:當時黃健翔是聽到了其他人告訴他的一檔子事。具體人、具體事從來沒有說清楚。人家只是告訴他杜伊和某個國家隊跟隊的女記者有這檔事,完了把人家甩了。黃健翔僅知道這些,但具體是誰,黃也不知道,但指的絕對不是陸幽。黃健翔從來沒有聽說過陸是足夜的首席記者,也不知道是國家隊首席記者,因此他聽到這檔事,當時就判斷不是他前同事陸幽。

由於雙方交鋒激烈,黃健翔的律師怒稱,「你非要說黃的文章里指的就是陸幽,那麼你把那個製造宮外孕的男人找來,不就什麼都清楚了嘛。」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現代快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122/15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