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共地方政府負債近6萬億 或成經濟致命一擊

    記者近日從相關監管部門獲悉,一個不為外界關注但卻令人擔憂的風險態勢正在不斷積聚:來自監管部門內部的相關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各級政府融資平台有 8000多家,銀行貸款餘額近6萬億元。尤其是在融資平台貸款中,項目貸款餘額近5萬億元,占全部融資平台貸款的比例已經超過80%。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隱藏的各種潛在風險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毋庸置疑,金融系統因為地方政府相關項目的巨額融資,在支持了地方經濟的同時,也正在積聚著較大的風險。

  項目貸款成政府融資平台主角

  由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很難獲得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支持,地方政府就把手伸向自己可以控制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

 今年以來,城商行貸款激增成為一個普遍現象。這曾被一些輿論一度視為經濟增長的有力佐證。但是,事實果真如此?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貸款,是目前政府類貸款的主要表現形式。儘管城商行對地方政府高度信任,但實際調查顯示,仍然有一些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為了達到自身運作目的,利用與銀行之間信息不透明的可乘之機或自身強勢地位,違規侵占信貸資金,損害銀行利益。

  而這些違規現象基本有以下幾類:一是利用一個項目向多家銀行融資,套取信貸資金。如江蘇某市的一個園林環境整治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約8億元,其中有近3億元自籌。該公司2009年上半年在向某城商行分行申請到5億元項目貸款的同時,又以同一項目向當地另一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申請到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建設資金基本依賴銀行,項目資本金有名無實。

  其次,改變約定用途,挪用信貸資金。如某市公共運輸總公司2009年年初向某城商行分行申請2000萬元貸款,約定用途為購車。貸款資金到帳後,借款人向其母公司某市城建國有資產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轉帳近千萬元。「千年不賴、萬年不還」成為政府融資平台的第三種表現,長期占用信貸資金。當前,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的很多建設項目本身並不產生效益,沒有可靠的還款來源,依賴地方政府其他收入償還貸款。一旦地方政府的財力或還款意願不足,貸款資金往往不能按期歸還,甚至久拖不還,長期占用。

  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貸款的實質是政府負債

  「就地方銀監局來說,也還是要多少看地方政府的臉色。有些情況也不能全部上報。」一位不願署名的地方監管部門人士無奈坦言。過度負債,超過財政償還能力;誠信不足,還款意願難確保;期限偏長,對銀行流動性構成不利影響。這些都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現存問題。

  各類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其實往往都由政府籌劃、組建設立並直接或間接出資,主要負責人由政府或相關部門領導兼任,受政府委託從事開發、建設等任務,名為獨立法人,實為政府附屬單位。多數政府融資平台公司本身不具有自償能力,依賴財政撥款償還貸款。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貸款的實質是政府負債。銀行對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貸款的風險評估,很大程度上不是按照企業法人貸款的標準分析,而是基於對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狀況和償還能力的判斷,但又由於並不真正掌握其總體負債規模和償債能力,既無法做到對借款人客戶評級,更不可能實現對具體貸款的債項評級。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華夏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123/15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