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死豬肉加工成羊肉卷 私宰運銷網絡曝光


哈拉海鎮農戶家堆在棚子裡的死豬


農戶雙方還交易病牛

農戶院子裡的動物皮毛

10月末,本報記者得到一個舉報後,對農安縣一個死豬私宰和運銷網絡,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深入調查。

這個集購買、運輸、分銷等為一體的運銷網絡,每天向市場輸送的死豬肉多達500多公斤。更讓人吃驚的是,個別定點豬肉屠宰場也有人參與其中。

讀者舉報

農安有人收購加工病死豬

10月末,記者得到一條線索:在農安縣哈拉海鎮較為偏遠的一個村的農戶家裡,有個地下窩點。這個窩點屠宰的都是廉價收購來的病死豬、牛、狗、羊等,這些問題肉被送到長春及周邊地區的一些農貿批發市場,或做成香腸等食品銷售。

舉報人透露,附近農戶養殖的豬狗牛羊,一旦發生疾病,奄奄一息捨不得無害化處理,就送到這個農戶家裡。在這裡可以少量賣一些,絕大部分送到農安縣合隆鎮一中轉站,再送到屠宰點分割。這個地下黑豬肉加工點,每天的銷售量能達到500公斤以上。

據了解,在該地區,一頭病死豬賣給私宰場的價格是50元到200元不等(死在家裡的豬4元錢一公斤,死在運往屠宰點車上的豬7元一公斤),切割之後的市場價格,「身價」漲了10倍還有餘。

初次「交手」

11月1日:路遇·運輸車聲東擊西

白色小卡車裡,露出一頭死豬。與藍色卡車接頭後,兩輛車一南一北。採訪車跟蹤藍車,車廂卻是空的。

舉報人說,當病死豬、牛、羊、狗等收集到一定數量時,會有一輛白色小卡車把它們運走,一般是兩三天左右,拉到合隆鎮一中轉站。這輛白色小卡車每次的必經之路,是譚家收費站。

11月1日9時許,記者趕往農安採訪。在距離譚家收費站500米處,意外發現舉報人描述的那輛車棚上蓋著黑色苫布的小卡車。採訪車馬上掉頭,跟在小卡車後面。

苫布蓋得特別嚴實,在車後根本看不到車廂里裝著什麼東西。等到苫布被風吹起一角,下面的東西露了出來:一頭死豬,渾身泛紅,嘴上還有紫色的淤血。整個車廂被塞得滿滿的。

車上的兩名年輕男子非常警覺,馬上停車,將苫布一角綁緊,重新上路。

小卡車來到了合隆鎮裡,在一條胡同里繞來繞去,到了附近的一家煤場。煤堆後面有幾台地秤,記者猜測,這裡是用來給死豬稱分量的地方。還有一輛藍色小卡車停在這裡,車棚上也是用黑色苫布裹著。兩輛車的人一邊說話,一邊朝採訪車方向指指點點。藍色小卡車上的穿棉大衣男子,站在煤場門口張望。

兩輛車在裡面待了20多分鐘。這時,在煤場門口張望的「棉大衣」朝採訪車走過來,繞著車走了兩圈,回到煤場裡面。

5分鐘後,兩輛車同時出了煤場大門,一個往南,一個往北。記者決定跟著那輛藍色小卡。藍色小卡車繞到了一個屯子裡面,停在一家農戶門口。記者下車朝車內張望了一眼,車廂里是空的。

正好有屯鄰走出來,記者連忙上前打聽,對方說:「不知道這車是哪來的,沒見過啊。」

11月10日:初探·滿院死動物

三間瓦房的院子裡,滿地的死豬、死羊、死狗、死貓。主人熱情地歡迎記者「長期做生意」;運輸車再次沒了蹤影。

連續幾天,記者在譚家收費站蹲守,沒有再看到白色小卡車蹤跡。舉報人說:「這幾天沒有運貨,但是我可以幫你們查查到底是哪家收購的死豬、牛、羊。」

11月9日夜裡,記者接到了舉報人的電話:「收死豬的農戶家找到了,他家是那一片最大的死肉集散地。」

11月10日下午,記者驅車前往哈拉海鎮,裝成香腸工廠的老闆在村里四處打聽,哪家是收肉的。村民馬上指出了一家,「買肉嗎?往胡同里拐,他家門口停著一輛摩托車。」

這個人家三間瓦房,寬敞的院落,院子門口停了一輛摩托車。走到院裡,大冷天還能聞到一股血腥味。摩托車旁邊就放著一頭死豬,豬身上發紅,遍布紫色的斑點。跨過死豬往裡面走,大門口旁邊的草垛里,摞著4頭死豬。

越往院子裡面走,越是心驚肉跳:滿地的死豬、死羊、死狗、死貓,顏色發黑的豬頭和豬蹄子擺了滿院子。一個小棚子旁邊還摞著一米多高的動物皮毛,至少有上百張。

院子中間,一頭牛剛被宰殺完畢,剩下的是牛頭、牛皮、牛蹄子,地上一大攤尚未乾涸的鮮血特別醒目。「你抬腦袋,我拎著蹄子!」四五個壯漢正站在院子裡,試圖將一頭奄奄一息的病牛推上板車。看到記者到來,有人招呼:「來幫把手,幫我們把牛運上車。」

幾個人把板車推出了院外,將病牛運到了門外的小卡車上。隨後身穿藍褲子的男子給了穿黃衣服的男子一沓錢,黃衣男子一邊數錢,一邊招呼記者:「來了,幹啥的?」「啊,想買點便宜肉做香腸。」

這時院子裡出來一個身穿花棉襖的婦女,「沒有那麼大量,咋來的?幾個人?」顯得異常警覺。

記者說,一共來了4個人。「花棉襖」馬上朝院裡的一名年輕女子使了一個眼色,年輕女子到大門前查看,看到確實有一輛車停在門口。她還走到採訪車前向裡面張望。

「 花棉襖」接到年輕女子電話後,熱情地招待記者進屋:「天冷,快進屋暖和暖和!」廚房地上堆著一大堆牛肉,滿地血水,肉烏黑髮臭。她和黃衣男子聽說記者想要買便宜肉,說:「這是大買賣啊,能長期做嗎?」「當然能長期做,每天都需要百十來斤的便宜豬肉,能送貨嗎?」記者反問。

黃衣男子表示:「這事還得跟我兒子說,他出門了,要不你留個電話,等他回來再找你。」

記者留下電話後馬上坐車離開,這時發現一輛藍色的麵包車始終跟在採訪車後。記者想要跟蹤先前將病牛運走的卡車,但它跑得非常快。採訪車在村子裡繞了好幾圈,沒有找到卡車。

藍色麵包車一直跟在採訪車後面,直到送記者出屯才消失不見。

合隆屠宰點,小豬和大豬對比明顯



裝「扒皮豬」

巨源屠宰廠里的死豬宰殺

11月14日:再跟·卡車再失蹤

小卡車司機非常警覺,速度時快時慢,經常下車查看是否有人跟蹤。到一個胡同時,沒了蹤影。

14日晚,記者再次接到線索:「他們又出貨了,這回還是一小車,送往合隆鎮的中轉站。」

記者馬上驅車來到譚家收費站等候。18時許,天空飄著小雪,藍色裝滿貨物的小卡車如約而至,採訪車再次跟在後面。

小卡車司機非常警覺,速度時快時慢,經常停在路邊,下車查看後面是否有人跟蹤。

小卡車拐進合隆鎮一沒有路燈的胡同時,突然加速,然後消失在夜色中。

採訪車在附近轉悠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小卡車的蹤影,跟蹤再次宣告失敗。

談「生意」

11月16日:找到·接受「考驗」

一個趕車的大叔說,敲敲那個黑大門。開門的黃衣男子聽完,帶著記者挨個小賣店找「賣肉的」。

連續兩次跟蹤,均以失敗告終。但記者猜測,中轉站一定就在這附近。11月16日上午,記者再次以想買便宜肉為由,在附近屯鄰中打聽消息。

在一家大理石廠附近的胡同內,停著一輛卡車,還有一輛農用四輪車,四輪車的車廂內滿是乾涸的鮮血。記者猜測,這應該是用來拉肉的車。走進旁邊的農戶家中,記者以香腸廠老闆的身份向黃衣男子打聽:「門口停那兩輛車是你家的吧,是不是有便宜肉賣呀,我想買點兒做香腸。」

這個男子滿臉疑問,「不清楚,不是我家的。」見他不肯承認,記者退了出來。這時站在門外的兩名男子用懷疑的目光審視記者,隨後鑽進了附近的小賣店,買了兩瓶白酒後離開。

記者又到旁邊的胡同打聽情況,遇到一個趕車的大叔,「您知道附近哪有賣便宜肉的嗎?」「你問哪家啊?這地方有三四家幹這個的呢!你去前面那個黑大門敲敲,應該在家吧。」

記者敲了半天大門,這時,剛才那個黃衣男子出現了,「你們真是買肉的嗎?在哪裡開的香腸廠?」見記者回答得頭頭是道,黃衣男子逐漸打消了疑慮,說:「我幫你們找找吧,好像沒在家。」

黃衣男子領著記者,挨個小賣店尋找「賣肉的」,但沒找到。記者要上車離開,黃衣男子連忙喊:「別走,他來了!」

11月16日:對話·死豬肉做羊肉卷

藍衣男子說豬是有,因為下雪送不進來。長春邊上有一個做羊肉卷的地方,用的就是這個肉。

來的那名藍大衣男子正是站在門口打量記者半天、並在小賣店買酒的那兩個人中的一個。「藍大衣」與「黃衣」耳語了半天,將記者請進了停放卡車旁邊的那間屋子。

記者與「藍大衣」聊了起來。

藍大衣:你想要什麼肉啊?

記者:要點兒便宜肉,不要整扇的,要肥膘子什麼的。

藍大衣:剛才不知道你倆是幹啥的,所以沒敢吱聲。你們是咋知道我這兒的呢?

記者:當然是朋友介紹的了。想買些便宜的豬肉,回去跟好肉摻在一起做香腸。

藍大衣:嗯,我以前有朋友也做過香腸,我當時幫他收了一些這樣的肉。當時收的就是死在家中的老母豬肉,要不不夠肥。

記者:你這裡的肉都是些什麼肉?

藍大衣:就是送到屠宰點途中死在車上的豬,整回來殺了。有這樣的肉,還有病死的小豬,扒了皮。不過小豬肉你做香腸用不了,肉太嫩。

記者:你能整多少肉?我這邊需要用的量很大,一天咋也得百八十斤吧,老母豬肉也行。

藍大衣:你能出多少價?

記者:市場上的價格也就是3.5元一斤。

藍大衣:這個價我得問問能不能合得上。(隨後藍大衣打了一個電話,核實了一下當前豬肉的價格。)現在豬是有,這幾天下雪,車開不到屯子裡,得過兩天,咋也得4元錢一斤。

記者:肉一般送到哪裡?

藍大衣:像小豬什麼的一般去了蹄子和腦袋,扒完皮,送到長春邊上一個做羊肉卷的地方。紅色的部分是小豬肉,白色的部分是羊肉,再用一種特殊的膠捲在一起,一般人根本就吃不出來是豬肉。

記者:這個肯定能賺錢,現在豬肉多少錢一斤?羊肉多少錢一斤?能領我們過去看看嗎?

藍大衣:你們穿得這麼體面,肯定進不去那個地方,一般人哪能讓進去呢,可以把產品拿來給你們看看。

記者:有檢疫票子嗎?

藍大衣:那咋沒有呢,肯定有,上屠宰點就能搞到,5塊錢一張,隨便買。我這豬本來是要送到屠宰點宰的,半道上死了,不還有其它豬嗎?那些豬是有檢疫票子的,用那個就行唄,也不是一頭豬一個檢疫票子,一般都是一起開。

11月16日:參觀·小豬拔毛

「藍大衣」請記者參觀他的「加工點」,兩名婦女正在忙活著,將豬蹄放進黑色液體裡面拔毛。

「藍大衣」和記者聊了半個多小時,雙方互留了電話。「藍大衣」說,收上來便宜肉馬上就給記者打電話,可以過來驗貨。「藍大衣」還邀請記者到他的地方去看看。

轉了兩個胡同,「藍大衣」領著記者來到一個卷閘門前。在卷閘門旁邊的一個棚子裡,兩名婦女正在忙活著。案子上擺著幾個小豬的腦袋,她們正將豬蹄子放到一個大鍋里,整個裹到黑色的液體裡面,等冷卻後再將表面上的一層黑膜拔掉,豬毛也跟著脫落下來,而且豬蹄通身雪白。

「這是什麼?」「這是松香,用來拔豬毛用的。」

穿過拔豬毛的小棚子,「藍大衣」繞到了卷閘門的後面。把門打開,一口黑色的大鍋里盛放著腥臭的湯水。牆上的鐵鉤子上,掛著6扇已經切開的小豬肉。

「這是剛收上來的小豬?」「對!」

11月20日:成交·買走死豬

死豬脫手,「藍大衣」還向記者傳授經驗:下次來別開麵包車,太扎眼,可能會被肉管辦的攔下來。

11月19日晚上,「藍大衣」打來電話,「剛從下面收來一頭死豬,有興趣過來看看。」

11月20日下午,記者租了一台麵包車來到合隆鎮。「藍大衣」非常高興,拉著記者的手問長問短。隨後他撥打了一個電話,「把豬送過來吧。」

掛斷電話,藍大衣說:「這肉不錯,已經把骨頭去掉了,你回去放心用,如果不夠可以再給我打電話,咱們以後就是好哥們兒了。」

10多分鐘後,一輛農用小卡車停在了門口,車廂里放著已經收拾乾淨的死豬肉。骨頭、內臟和肉皮都已經去了,肉色是深黑色,聞著有臭味,用手按一下肉,壓不出一點鮮血。稱了重量,記者以4元錢一斤的價格購買了豬肉,「藍大衣」抹去了零頭,收了記者900元。

「藍大衣」幫著記者把豬肉往麵包車上裝,同時還傳授了記者一招妙計:「下回你要來,不要用麵包車,太扎眼,有可能被肉管辦的攔下來。我們一般都是用捷達車,在後備箱裡焊一個特製的鐵箱子,往裡面塞3頭豬都沒問題。」

記者向「藍大衣」要票子:「你得給我整一張票子,怕有人查。」藍大衣給了一個手機號,「這是巨源的一個刀手,你第二天去他那裡,說我讓你要的就行,票子5塊錢一張,隨便開。但今天不行了,第二天才能開出來頭一天的票子。」

屠宰廠的秘密

11月17日:綠園·死豬也宰

裝豬的貨車從合隆鎮開出,豬又被轉移到藍車上,來到長春市綠園區一屠宰廠。工人說,宰死豬「都這樣」。

與 「藍大衣」成交前的17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合隆鎮中轉站蹲守。裝著一頭小豬的白色貨車進入了記者的視線,這隻小豬看上去不到50公斤,身上有大片膿瘡。白色貨車一路開向長春。在一個岔路口,因為車速過快,在拐彎的過程中,小豬從車裡飛了出來摔到了路上。車上下來一名男子,將小豬扔到車上,繼續上路。

白色貨車開到半路與另一輛藍色貨車接頭,將小豬塞到了藍色貨車的豬籠里。採訪車繼續跟蹤藍色貨車,來到長春市綠園區巨源屠宰廠。

屠宰點的院子裡已經聚集了裝滿豬的車輛,院子上還懸掛著「嚴禁死豬、注水豬進廠」的大條幅。趁著藍色貨車將生豬攆進豬圈的機會,記者悄悄地跟了進去。地上倒著一頭死豬。豬圈裡有幾名男子在議論:「這豬誰家的,好像躺好幾天了。」藍色貨車下來的一名中年男子說:「這是我家的,剛從車裡趕下來的。」中年男子找來同伴,兩人拿著刀,朝豬身上捅了幾刀,然後將死豬拽到屠宰點裡。

記者走出豬圈,這時從外面開進院裡一輛貨車,一頭死豬被架在豬籠子上,院子裡的其他人看了一點兒反應也沒有。記者問旁邊一輛車的工人,「死豬也要在這裡宰嗎?」工人見怪不怪地聳聳肩,「都這樣,沒啥。」

11月24日:刀手·給檢疫證

「藍大衣」說的那個刀手很守信用,交給記者一張「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並說都是熟人,不用給錢了。

11月24日晚上,記者來到巨源屠宰廠。屠宰間裡面懸掛了十多頭生豬,有幾頭一看就是「未成年」的小豬,豬毛已經褪掉了。

記者撥打了「藍大衣」說的那個刀手的電話,一名中年男子找到了記者,遞上來一張「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貨主的一欄是空白的。合格證明註明:大中動物一頭一證,此證僅限縣境內使用。上面還蓋著吉林省長春市動物檢疫站檢疫專用章,簽發日期為2009年11月24日。

記者遞給刀手5元錢,中年男子笑了:「不用了,太熟悉了,不用給錢。」

農安還藏著一個屠宰點

11月6日:屠宰點·有小豬

舉報人說:沒有長大的豬就屠宰出售,沒有人會幹這蠢事;屠宰點裡的小豬,都是意外死亡的。

在調查哈拉海鎮和合隆鎮的死豬肉屠宰銷售網絡的同時,又有舉報人向記者反映:農安縣境內,距離長春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屠宰點,經常干違法的勾當。

11月6日深夜,記者悄悄進入到這家屠宰點的屠宰間,滿地鮮血和豬糞,氣味極其難聞。

一個個掛著豬胴(屠宰過後的生豬軀幹)的鐵鉤子從房頂上垂落下來,十幾個人正手持利刃切割分條。還有一些婦女正坐在成堆的內臟前分揀。

屠宰間裡熱氣騰騰,視力所及只有1米左右。工人們低著頭幹活,沒人注意到陌生人。記者注意到,懸掛的豬胴中,有幾頭明顯是「未成年」的小豬。

記者了解到,正規的屠宰場一般不會屠宰小豬,100公斤以下的豬是不允許進屠宰點宰殺的,養殖戶也不會輕易出售健康的小豬。那麼為什麼會有小豬出現在屠宰點裡?

舉報人說:「小豬在生長過程中出現意外死亡,養殖戶為了減少損失才會將其低價售出。不等長大的小豬,便屠宰出售,絕對是幹了一件虧本的蠢事。」

11月12日:跟蹤·三輛貨車

3輛採訪車跟蹤:屠宰點裡的幾輛廂貨車都是半夜出發,將貨運送到長春市區內個別農貿市場。

11月11日晚,舉報人說,今晚會有一批「貨」從屠宰點送到各大市場,不確定由哪輛車運送。

當晚,為了不放過任何一輛可疑車輛,本掃決定出動3輛採訪車對屠宰點內的車輛進行跟蹤。

22時許,採訪車到達農安這家屠宰點,兩輛車在距離屠宰點500米的公路旁邊等候,另一輛開向屠宰點。

屠宰點裡,燈火通明,院子裡停著3輛白色廂貨車,和一輛大型藍色貨櫃車,車櫃門都敞開著,工人們正忙碌著將宰好的豬肉半子搬上車。

23時左右,又開進來兩輛廂貨等待裝車,院裡一共停了6輛車。

第一輛:運往雙陽 12日零時10分,第一輛白色廂貨車出發,一輛採訪車馬上跟了上去。

白色廂貨車在長春市區內連續闖了7個紅燈。1時許,停在了一家經營肉品的食品廠門前。因為不知道此處是什麼位置,記者裝成醉酒者,一邊嘔吐,一邊接近黑暗中的司機。

記者看到,從食品廠內走出一名男子,司機從兜里掏出一沓錢,用來交換食品廠男子手裡的一沓紙。整個過程只用了幾秒鐘,雙方都沒有說話。

隨後,白色廂貨再次開動,採訪車一路跟蹤。2時許,白色廂貨來到了雙陽區一農戶家中,司機下車打開黑色的鐵門,將車開了進去,隨後黑鐵門關上了。記者在門外守候了半個小時左右,鐵門內的燈光熄滅了,採訪車只好離開。

10時許,記者再次驅車來到黑鐵門處。記者敲開了鐵門,出來一名男子,記者表示想買些便宜豬肉回去,男子很詫異,「我這是冷庫,不賣肉。」男子表示,這處冷庫是雙陽一農貿市場賣豬肉的宋某家的,如果想買便宜肉,可以去找宋某。

第二輛:在南關區失去蹤影 零時15分,屠宰點內的第二輛白色廂貨出發。

白色廂貨在長春市區內繞來繞去,來到二道區。從一平房裡接來一名男子,又開到朝陽區,再開往南關區,在一農貿市場附近,借一個紅燈的機會,失去了蹤影。

記者在附近繞了半個多小時,沒能找到它的影子。

第三輛:運往綠園區一農貿市場 零時25分,第三輛車——藍色貨櫃車出發,記者一路跟蹤。

1時30分許,它駛進了長春市綠園區一大型農貿批發市場,貨櫃裡的豬肉被送到一個攤床上。

1時40分許,又有一台白色廂貨駛入農貿批發市場,車牌號碼與記者在屠宰點看到的是一樣的。

記者拿到的檢疫合格證明


這個女老闆向記者介紹「生意」

11月13日:初談·高價收「淘汰豬」

攤床的大姐說,他們高價收購「淘汰豬」,想買便宜肉,一個電話就行。

13日下午,記者來到雙陽一農貿市場,找到了冷庫男子說的那個宋家豬肉攤床。

記者:大姐,我們是附近學校食堂的,想買點肉,過來看看。

攤床:啊,附近食堂的,一天能用多少啊?

記者:最少也得百八十斤啊,看你肉的質量好不好。

記者將老闆拉到旁邊角落,一再表明,想要買「便宜肉」,死豬病豬都行,只要是便宜就行。老闆聽記者說這話,馬上拿出來一張名片,上面寫著高價收購「淘汰豬」,「我這辦事你放心,來個電話,告訴我你要啥肉,如果要好肉你得強調一下,這你一聽就明白,是不是?一個電話就行。」

11月14日:再談·有了警覺

籮筐里的肉顏色發黑,記者稱量太少。第二天,女老闆的態度有了變化,稱沒有便宜豬肉了,就是7.5元一斤。

14日上午,記者按照名片上的電話打了過去,表示想要一些「便宜肉」,「我這正好有些碎肉,便宜肉,你過來看看?」

記者再次來到攤床,女老闆忙將記者拉到一偏僻角落,拿出一個籮筐,裡面有一些凍肉,顏色發暗,「這些肉便宜,5.5元一斤賣給你怎麼樣?」

冷凍過後的豬肉無法從外觀辨別是否為死豬肉。記者表示,這些碎肉塊太少,最少需要一扇「便宜豬肉」,讓老闆幫忙搜集一下,第二天再來。

15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雙陽,也許是有了警覺,這次女老闆的態度有了變化,「我這現在沒有便宜豬肉,就是7.5元一斤,你看你要不要?」

記者仔細辨別,這些豬肉皮上蓋有檢疫章,肉色正常。隨後記者以肉太貴為由離開。

帳本

賣死豬肉有利可圖

記者從業內人士了解到,為了降低成本,有不少屠宰戶將病豬混在活豬中宰殺。

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現在買一頭15公斤左右的幼豬要200多元,成豬一般要餵到一百二三十公斤才能出售,時間要七八個月。一頭毛豬賣1200元左右,除去購買幼豬的錢和防疫以及飼料錢,最後可以掙三四百元。而屠戶將豬買回宰殺再賣豬肉,市場價格抬不上去,一般賺錢很少,加上各種費用在內有時會虧本,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就將目光投向回收死豬了。」

豬販子收購病死豬,一般都是按個兒大小算錢。二三十公斤的半大死豬四五十元;100公斤以上的二三百元,平均3元錢一公斤。他們將豬送到屠宰點,100公斤以上的死豬每公斤可賺1元錢;屠宰點再以高價批發給肉販子,肉販子將這些死豬肉拿到早市和集貿市場去出售。

據了解,他們出售這些肉的價格,要比正規途徑來的豬肉價格低兩元左右。

支招

給豬戴「耳環」上「戶口」

有關部門如何堵住漏洞,如何阻止這些病死豬肉流向市場,如何讓人們在餐桌上多一份放心?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養殖戶說,目前南方先進地區的養殖戶,給剛出生的小豬都直接戴上「耳環」。可別小看這個「耳環」,它類似於「身份證」,從豬出生到屠宰全程記錄,可全面了解這隻豬的疫病情況。

目前我省雖然也強制要求這樣做,但是還在推廣過程中,尚沒有完全普及。

記者也了解到,目前「生豬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正在江蘇等發達省市試點。系統建立後,農貿市場裡的豬肉製品電子秤將更換為「溯源電子秤」,電子秤不僅記錄了生豬製品的全部檔案,還能夠通過電腦上網追溯源地方式,輕鬆點擊一下滑鼠,便可知道自己所購肉品是否新鮮和衛生。

上海,不僅每頭生豬都有「戶口」,農貿市場上的任何分割豬肉都帶有一塊條形碼,裡面就記載著這頭豬從出生到屠宰的一切信息。

識別

如何區分病死豬肉

看表皮。健康豬肉表皮無任何斑痕;病死豬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點,甚至出現暗紅色瀰漫性出血點,也有的會出現紅色或黃色隆起腫塊。

看脂肪。健康豬肉的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病死豬肉的脂肪呈紅色、黃色或綠色等異常顏色。

看肌肉。健康豬的瘦肉一般為紅色或淡紅色,光澤鮮艷,很少有液體流出;病死豬肉顏色發紅髮紫,無光澤,擠壓時有暗紅色的血水滲出。

看彈性。好豬肉有彈性;病死豬肉無彈性。

聞氣味。好豬肉無異味;病死豬肉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異味。

查淋巴。好豬肉淋巴結大小正常,肉切面呈淺灰色或淡黃色;病死豬肉的淋巴結是腫大的,其脂肪顏色為淺玫瑰紅,肌肉為深紅色。 ww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文化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130/15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