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北大前副教授:六十年文學文獻一片空白

作者:

因編本期《黑五類憶舊》,瀏覽到陳思和教授的《六十年文學話土改》一文。該文有句話引起我許多聯想。這句話是:「在1949年為起點的當代文學史上,幾乎沒有人為此(土改)寫出激動人心的文學作品。六十年的大陸當代文學史上幾乎沒有產生過土改題材的傑作。」

我的聯想之一是,大陸六十年當代文學史上,「幾乎沒有人為此寫出激動人心的文學作品」的「此」這個代詞,實在上不止可以代土改,也可以代這六十年裡的一切重大歷史題材。土改題材固無傑作,鎮反、反右、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六四、法輪功、拆遷、野蠻計生這些題材又如何呢?有傑作嗎?同樣沒有。

聯想之二是,不止是文學領域「沒有產生過土改題材的傑作」,史學領域有嗎?同樣沒有。中國每一所文科大學和綜合類大學都有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各省市區社科院裡都有歷史所,那裡的歷史學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多如海沙」,可是以土改為題材的歷史傑作又有幾部呢?不止以土改為題材的,以鎮反、反右、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六四、法輪功大迫害、野蠻拆遷、野蠻計劃生育為題材的歷史學著作又如何呢?不也同樣影子也不見嗎?

聯想之三是,學者要研究文獻,更要製造文獻。中國是文獻大國,所謂學者就是在文獻里找食兒的人。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學者不僅要在文獻里找食兒,還應該,或者更應該,製造文獻食糧。你研究的文獻都是祖先造的,你也應該製造文獻,留給後人當礦藏,讓他們從中尋寶找食兒。

職是之故,大學裡的教授副教授們,研究所的研究員副研究員們,不要單單吃文獻,也要花一些精力把身邊腳下的資料想辦法保存起來,供後來的同行享用。如今是碩導、博導滿街走,可是迄今我沒聽說哪個碩導、博導組織自己的研究生編纂土改、鎮反、反右、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六四、法輪功、拆遷、計劃生育等等當代最重大題材的文獻。

聯想之四是,當代中國學者分兩大類,一是書齋文獻學者,一是御用歌德學者。這兩類學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即眼睛都是朝上、朝虛,下層民眾不入其目。前者的人格理想是傳統計程車大夫,後者的人格理想是政府官員。士大夫不考慮小民生活,他們考慮的不是四書五經就是宮廷政治,都是大話語。胡適、魯迅、陳獨秀不談四書五經宮廷政治了,換成談民主談自由談國民性談朋友談文壇對頭談軍閥政客了,仍然一如舊士大夫,作品裡幾乎不見下層人的災難。

因而我建議碩導、博導們組織自己的研究生,搞搞土改、鎮反、反右、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六四、法輪功、大拆遷、計劃生育等當代重大題材的文獻編纂工作。網上就有很多零散的資料,讓學生分門別類做做收集整理編輯的工作,豐富一下文獻寶庫,也是挺有意義的研究項目。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副教授 焦國標

責任編輯: 沈波  來源:獨立評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102/18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