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拆瘋了!梅州擬拆除600年歷史漢帝宮

梅州市擬拆除有600年歷史的漢帝宮。消息傳出幾個月來,僅有約100平方米的廟宇拆與不拆在當地引起爭議。羊城晚報記者經採訪得知,梅州漢帝宮不是當地的文物保護單位,但究竟是否屬文物,在專家學者中也有不同意見。梅州漢帝宮的去留目前尚未有定論,梅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是否拆除將傾聽群眾意見。
來源:羊城晚報 
    
    始建於明代的漢帝宮
    
瘋了,拆瘋了!梅州擬拆除600年歷史漢帝宮

    
    600年漢帝宮,拆與不拆惹爭議
    
    梅州市梅江區文管局一紙「不是文物保護單位」的證明,使這座約100平方米的廟宇也成了拆遷戶
    
    梅州市擬拆除有600年歷史的漢帝宮。消息傳出幾個月來,僅有約100平方米的廟宇拆與不拆在當地引起爭議。羊城晚報記者經採訪得知,梅州漢帝宮不是當地的文物保護單位,但究竟是否屬文物,在專家學者中也有不同意見。梅州漢帝宮的去留目前尚未有定論,梅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是否拆除將傾聽群眾意見。
    
    不是保護單位,限期拆除
    
    這座有爭議的漢帝宮,地處梅州市江南紅光五村豆子脈,面臨梅江。宮內現存的四塊碑文記載:該漢帝宮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994年曾對下堂房頂進行改造。如今宮內供奉有漢帝像一座,石雕香爐一座,還有民眾信愛的40多位神明。史料記載,客家人供奉漢帝是一種古老而又特別的民間信仰,主要分布於粵閩贛客家人居住地,漢帝是客家人的坊神,每年客家人盛行「游漢帝」。
    
    據了解,梅州市自2008年進入江南東片工程改造,今年10月12日,該工程拆遷安置辦按規劃部門劃定的紅線,憑梅江區文管局證明「該漢帝宮不是文物保護單位」將補償款近29萬元劃入梅江區佛教協會後,就給漢帝宮劉雪榮居士發出通知,限她在十天內將廟宇交由該拆遷辦拆除。
    
    兩份專家鑑定,意見相左
    
    劉雪榮對記者說:「到我這一代『管』漢帝宮已超百年。」為了弄清漢帝宮到底屬不屬於文物,劉雪榮的丈夫李健盛決定自費請國內對客家地區歷史、建築、文物頗有研究的贛州市專家、教授前來梅州實地考察。
    
    10月23日,贛州市博物館張嗣介研究員,贛南師範學院羅勇教授、周建新教授、林曉平教授以及南昌大學歷史系黃志繁教授一行五人,應邀來到梅州市,對漢帝宮及宮內古建築、文物進行實地考察後認為:「根據文獻記載和田野調查資料表明,漢帝是客家地區民眾普遍信仰的神明,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梅州市這座漢帝宮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較高的客家文化生態保證價格值。」
    
    與此同時,梅州市文化廣電出版局也委託廣東省文物鑑定站的三位專家,對漢帝宮內陳設的佛教造像等物品進行了鑑定,得出的結論是:「宮內的佛教造像為現代製品,不屬於文物的範疇;而石碑四件,其中有兩件為1783年的清代一般文物,而宮內擺放的石雕香爐則是屬於1929年民國時期的一般文物。」
    
    兩份考察鑑定意見有差異。李健盛等人又驅車近千里前往江西省贛州市向專家教授再次討教。
    
    江西專家見到廣東省文物鑑定站的鑑定意見後,一致對李健盛說:「該意見對宮內物品進行的鑑定,意見是客觀的,但沒有對建築結構進行鑑定,是單一片面的。」
    
    規劃部門紅線,或可改動
    
    贛州市博物館兩位研究員對記者說:「漢帝宮的建築物及碑文、香爐雖被鑑定為一般文物,同樣應受國家文物法保護。如果拆了漢帝宮,地點變了,其歷史連續性也就中斷了。漢帝宮在梅州之所以被視為一方坊神,這是幾百年來民間信仰所形成的。不移動它才是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集體記憶』。」
    
    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房學嘉教授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也說:「如果是文物,拆除重建就失去了文物本來的價值。」
    
    目前,這座有爭議的漢帝宮去留問題還沒有結論。梅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震雲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感謝羊城晚報輿論監督,要迅速將情況向上級報告,並請文管、規劃部門作進一步的論證研究。如果值得保留,規劃部門的紅線就必須進行改動。羊城晚報記者黃蔚山通訊員湯少雄陳志平攝影報導(發自梅州)
    

責任編輯: 王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04/18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