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強拆,抽貸,石家莊近200家4S店的滅頂之災

經銷商們說,不拆、不簽新協議的話,等兩天就要斷水斷電。他們覺得很悲涼:「朝令夕改,無所適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9月14日,石家莊市最大的汽車園區——河北國際汽車貿易園區正在被強拆。一周前還看得到的廣汽傳祺展廳、比亞迪汽車展廳、日產啟辰展廳,已被夷為平地。

該園區內特斯拉直營店的「T」字標識,被拆樓挖掘機刮下來扔在地上。

同樣門頭標識被拆灑一地的,還有紅旗4S店的「中國一汽」和「紅旗」門頭標誌,像被砍斷的肢體一樣掉落。

紅旗旁邊的長安汽車4S店也不見了logo,光禿禿的,讓人完全看不出這是長安的4S店。

店員們對汽車商業評論說,開拆樓挖機的是街道辦派來的人,每天都打很多電話來問自己動手拆不拆。自己不動手拆,他們就動手了。

店員們說:「街道辦的人明明通知搬遷的期限是9月底,怎麼突然動手拆門頭標識?」

街道辦的人不和他們聊原因,就要求必須拆店,過幾天可能會斷網。

這場以整治臨建違建低端市場為名的行政搬遷,根據石家莊市商務局的統計,涉及177家具有規模的4S店,幾乎波及了石家莊所有的4S店,還沒算上其他各種形態的展廳。

強拆,抽貸,石家莊近200家4S店的滅頂之災

強拆,抽貸,石家莊近200家4S店的滅頂之災

但截止到汽車商業評論發稿,石家莊4S店的投資人們並未看到關於拆遷的政府紅頭文件

這場搬遷似暴風驟雨般迅疾。4S店被各自所在的街道辦要求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完成搬遷。新園區尚在建設,原店就要拆掉,沒有緩衝時間,沒有過渡安置。

強拆,抽貸,石家莊近200家4S店的滅頂之災

這讓還沒從疫情中緩過來的汽車經銷商們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不少股東抵押了房產從銀行貸款才能維持現在的經營,沒有誰能夠再打掉重來。新建的4個園區租金相比現在,要高上2-5倍,一家具有規模的新店耗資上千萬元,裝修需要2-3個月。用當地一位汽車經銷商的話說,「我們去也去不起。」

據汽車商業評論走訪,一些證照齊全的4S店甚至是此前政府重點的招商項目,也被「一刀切」式勒令搬遷。

這場搬遷涉及近2萬人直接就業、近5萬人間接就業、超過百萬顧客的維保服務,如果強制搬遷,了解內情的匿名人士稱直接損失將超過20億元。

僅在長安區的河北國際汽車貿易園區一個園區,涉及1萬人就業、年營收100億以上、資產約20億元。

多家經銷商對汽車商業評論表示活不下去了。

一位經銷商表示:「作為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貢獻的民營企業,我們尋求的是平等對話的解決機制,做企業是被尊重、被認可的。」

但是距離9月20日的最後搬遷期限越來越近了。一些經銷商向汽車商業評論反映,4S店已經被斷水斷電,圍欄圍擋,無法正常營業,被街道辦逼迫自己拆店,自己不拆他們直接開著挖掘機就過來了。

這場罕見反常的搬遷,是誰主導的?石家莊市的相關部門,是否知情?

石家莊的經銷商們投訴無門、走投無路。他們期望在拆樓挖掘機碰觸到自己的店面之前,有關部門能依法解決問題。

1

生死存亡

汽車商業評論走訪了多家石家莊汽車4S店負責人,他們有四問:

一問政府規劃中的4個新園區,還處在工地施工狀態,即使24小時*7天強度地趕工,也不可能在月底前就建好,為何在新園區沒建好的情況下,就強迫現有的經銷商關店拆除?

二問新園區,在租金、未來一些隱性費用沒有公示、政策和補貼是不明朗的,在這些重要的協議條款都沒有公示的情況下,為什麼直接讓經銷商簽入駐協定?這讓人感到不安和焦慮。

強拆,抽貸,石家莊近200家4S店的滅頂之災

三問新園區的建設標準。每個品牌廠家有各自的建店標準和要求,但新園區整齊劃一的四層小樓式的店面,如何滿足建店要求?

四問,國務院7月14日出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31條」,在國家一再發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時候,為何石家莊出現反方向勢頭以及打擊投資人信心的做法?這個城市的管理者們在想什麼、做什麼?

汽車商業評論看到,在西三環的康城汽車園區的東風本田4S店,5月19號才註冊,8月中旬剛剛正常營業,整體投資將近2000萬元。

這個6000多平方米的新店,裝修了3個月,經營架構還在搭建中,目前有員工40多人。據了解,員工還沒有招聘到位,都到位的話整個店面差不多該有60多人。

東風本田4S店9月2號接到街道辦的搬遷通知,通知最後期限是9月10日。

「這對我們來說是滅頂之災。因為像目前這種情況,銀行一聽我們要關店,馬上就抽貸,我現在外債和員工工資,已經無法兌付了。」該店的一位負責人白了鬢角,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現在的汽車行業市場下行非常嚴重,大家都知道的。我貸款投資這家店花了2000萬元,還沒賣出去幾台車,(街道辦)就要求拆店。如果說現在拆了,我們也無力再建新店了,因為沒有資金了,我只有破產倒閉了。」

他說,街道辦的人只通知拆店,沒有通知任何政府補償優惠和過渡安置措施。店裡還播放著歡快的音樂,兩名店員還在迎賓,只是客戶們不能提車了。所有的新訂單由於拆遷這個不定時炸彈,只能都退掉。陳列著新車的亮白色嶄新大廳,不久之後可能就成為廢墟。

強拆,抽貸,石家莊近200家4S店的滅頂之災

與東風本田相隔不遠的奇瑞4S店,投資人張康已經被銀行抽貸破產清算,住進了醫院。張康經營這家店已有10年,效益不錯。疫情結束以來,奇瑞4S店每個月都能賣出六七十台車,最近還上了捷途新車旅行者。張康和他的員工們正準備沖業績,卻遇上強制搬遷。

張康的血壓飆到180,發燒近39度,他一邊在醫院打點滴,一邊在電話中對汽車商業評論反覆說:「我不理解,這是為什麼?」

張康嗓音沙啞:「疫情我們扛過來了,幾十個員工我們一塊奮鬥扛過來了。但是現在我血本無歸,一輩子的心血搭進去了。我覺得有關部門這種一刀切的動作,真的是傷我們民營企業的心。我這2000多萬的負債,我不知道跟誰去要。我不知道怎麼面對我的員工、面對我的家人、面對我的朋友們。」

他說,這家4S店給當地每年貢獻五六百萬元的稅收,疫情期間堅持不裁員保證就業,幾個股東借債維持經營、繳納稅收,結果現在投訴無門、走投無路。很多人勸他健康第一,他反問:「幾千萬外債在你身上,擱誰誰扛得住?」

另一個園區——國際汽車貿易園區的經銷商們也向汽車商業評論反映,每家店面投入了幾千萬元,個別規模大的店面甚至投入上億元,各家都背負著大量銀行貸款,整個園區的銀行貸款規模約為30億-40億元,銀行要求民營企業的投資人夫妻雙方都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個人、父母甚至親戚朋友的房產都抵押給了銀行,投資人的身家性命都投在了園區。

一旦拆遷,各家只能就地破產,不僅前期投資歸零,銀行貸款無法償還,房產被執行,相關產業鏈款項更無法支付,投資人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將背負巨額債務和失信人的身份。

此外,國際汽車貿易園區經過多年經營,每家店大概都有2000名左右客戶儲值。一旦現有店面破產,涉及的近十萬名客戶權益無法兌付,必將引起大量糾紛。

前述紅旗4S店負責人馬弘揚就在國際汽車貿易園區工作。看著紅旗兩個大字被刮落,他又急又心痛。馬弘揚對紅旗品牌有很深的感情,認為紅旗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代表和驕傲。

紅旗品牌在石家莊有3家4S店,經銷商是總部在保定的中冀汽車貿易集團。3年前,經由石家莊政府招商引資,中冀集團在石家莊投資了3家紅旗4S店,結果遇上疫情。好不容易疫情過去,這3家店由於低端市場整治,要進行大搬遷。

張康的奇瑞4S店旁邊,是6月份剛裝修過的長城哈弗新能源4S店。位置在康城汽車園區一進門的寶馬和奔馳店,無論如何都與「低端」聯繫不上。

2

變味的「先立後破」

這場拆遷,始於今年年初石家莊市政府出台的《關於市區臨建(違建)、低端市場綜合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方案》。該方案關乎搬遷整治二環道旁臨建或違建的4S店。

汽車經銷商們並不是不願意配合市政規劃搬遷,他們早就知道石家莊近些年的規劃。

從2000年開始,石家莊市政府就開始「退二進三」政策,把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立的曾經是城市名片的石鋼、華藥、焦化廠、6個國有棉紡廠這些代表第二產業的老工業企業搬離二環,發展第三產業。

2021年,石家莊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準備打造「現代化都市圈」,不僅要退二進三,還要優化第三產業。

一聽「優化」這倆字,人們就知道要淘汰出一批企業。石家莊市提出,在二環內做減法,三環內做乘法。

從地圖上看,石家莊市的4S店集中入駐在4個園區,其中一個康城園區位於西三環;兩個位於北二環,其中一個在新華區北二環西路127號,另一個在長安區園區西街北二環東路86號;還有個自發形成的園區坐落在南二環裕華區裕翔街。

即一個位於西三環,兩個在北二環,一個在南二環。

崔岩在石家莊從事汽車行業超過30年。他向汽車商業評論介紹,石家莊原來真正的汽車園區就兩個,分別是北二環長安區的國際汽車貿易園區和西三環新華區的康城汽車園。二環周邊分布著一些4S店,都是自發形成的市場,位於南北二環兩處(分別位於裕華區裕翔街輔路、長安區園區西街)的大概有55家4S店,西二環10家、東二環3家。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自從私人轎車被允許自由買賣以來,汽車交易形式從最開始的立交橋下買賣、商場展銷,到像在集貿市場一樣的汽車交易市場比如北京的亞市,到本世紀初,從2002年-2004年左右,各品牌4S店這種終端模式迅猛發展起來。彼時,城市的發展也就局限在二環周邊。

石家莊二環的4S店商圈,也差不多在這一時期形成。各經銷商經過前期調研之後,結合當時的市政規劃、商圈的基本環境、顧客需求、競爭狀況等,在二環落子建店。

隨著城市發展,人口在增多,城建規劃在變,從前只有二環,慢慢有了三環,從前的郊區和田地,逐漸起了高樓,蓋了商圈。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路巡 汽車商業評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7/195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