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驚人之語:日本地震可產生人們意想不到積極影響

—梁京:日本的天災與中國人的反思

滄海橫流,方顯出社會本色。此次日本的9級地震,帶來巨大損失,但也讓億萬不了解日本社會的中國人,有機會看到日本社會巨大的自救能力。日本社會在此次巨大天災面前的出色表現,與專制下的中國社會形成強烈反差,刺激中國人對自己的社會和文化進行反思。因此,這場天災有可能產生人們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的現代化一直走在中國前面。自大的中國人只是在弱肉強食的形勢逼迫下才不得不向日本學習,留下許多屈辱的記憶。不過,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崛起」,中國人越來越不把日本人放在眼裡了。這次日本遭遇地震,就有不少中國人幸災樂禍,暴露出病態的中國社會對國民心靈毒害之深。

當權者顯然知道國人喪失「人性」的反應,不利「國家形像」。於是官方媒體發表文章,題目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民心態?」。該文試圖用當權者的言論對那些狂妄粗野的「愛國者」加以「引導」。文章把一些中國人對文明世界仇視心態和在網上的病態發泄解釋為不夠「冷靜和適度」,他們希望國人,不要那樣「浮躁」、不要那樣「遷怒所有人」,而要顯得「成熟」和「謙遜」。就是說,文明世界對中國的批評,不是出於道義是非,而是出於嫉妒和不良動機。因此,中國人要心理有數,表面上則要「得體」。
官方的這套邏輯,與中國人現實的生存經驗一致,因為今天的中國就是一個叢林法則主宰的社會,沒有公平和正義,國人對這種環境下發達致富的「成功人士」自然沒有敬意,而只有嫉妒和仇視。官方的這套邏輯與歷史上日本欺負中國的經驗也一致,那時候的日本,確實看不起中國人,確實想奴役中國人。

但是,如果普通的中國人對今天的日本社會知之越多,知之越深,當權者的這套邏輯也就越沒有說服力。這正是此次日本大地震對中國的意義。如同2008年中國的汶川地震一樣,媒體對災區的現場報導,直接把觀眾帶到了社會的底層,直接讓觀眾看到社會中最普通的人。中國人應清楚記得,震區的學校成了罹難者最集中的地方,而日本的學校和其他公共建築則保護了許多人的生命。至於兩國的災民,更是讓所有人看到了兩個社會的強烈反差。

我還清楚地記得,中央電視台直播汶川震區的一個細節。在驅車前往震央的山路上,一位女主持人遇到了一位逃難農民。當她上前詢問災區情況時,那位農民顯然不知如何應對。他未老先衰的面容,尤其是他那習慣於被城裡人歧視、無視和忽視的神態,讓所有電視觀眾看到了中國城鄉兩重天的巨大鴻溝,看到了中國二等公民沒有尊嚴的生存實態。望著那位農民獨自遠去的淒涼身影,女主持人忍不住哭了。有心人會明白,她意識到了身為中國農民的巨大不幸。

而展現在中國電視觀眾面前的日本社會,是一個每人都有尊嚴的社會。大災面前,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整個社會不僅秩序井然,而且有著專制的中國社會所沒有的平靜和淡定。旅店和商店為災民提供免費的住宿和食品,就連黑社會組織,也打開了自己的會所收容難民。

在中國的汶川地震央,中國社會也噴發了巨大的自助和自救熱忱。但時間不長,政府就開始驅趕前往民間救災的民間人士,把志願者視為「不穩定因素」。

中日兩國社會在巨大天災面前的反差,正在引起中國人的反思。知名評論家笑蜀發表評論指出,「最可怕的不是天災而是社會無組織。一個缺乏自組織能力的社會,一個只能依靠行政命令來動員和組織的社會,實際上是個一盤散沙的社會。」

為了急於向世界炫耀專制政權的能力,中共政府以瘋狂的速度和驚人的投資規模在震區進行重建,不僅浪費巨大,而且極不公平,留下無數的環境隱患和社會隱患。 19世紀末的甲午海戰,讓中國人懂得要想不受欺辱,必須富國強兵。但富國強兵並非現代文明的真諦。我希望21世紀的仙台海嘯,能夠讓中國人懂得,只有建設一個強大的自治社會,才能為每個中國人贏得做人的尊嚴。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16/19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