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電影《辛亥革命》國父更名 中共避談台灣不依

  為了紀念辛亥革命百年(台灣稱「建國百年」),大陸今年以巨資支持電影《辛亥革命》、《第一大總統》(原名「國父孫中山」)的拍攝。但對於「國父」、「中華民國」等字眼,官方卻很尷尬,能不提就當「沒發生過」。《辛亥革命》導演張黎就說,他不接受孫中山是「國父」的概念,「那是指『中華民國』之父」。

  耗資人民幣一億多元的《辛亥革命》,將在9月下旬在大陸上映。該片是由大陸全國政協辦公廳全力相挺的史詩巨片。劇中除了描述辛亥革命的前後背景外,還強化了不少黃興角色和歷史人物的情感面。但在談及敏感的政治話題時,官方支持的大片卻往往低調或澹化處理。中華民國或國父的字眼,皆甚難出現在堅守「主旋律」的電影宣傳過程中。

      國父 改名第一大總統

  例如,同樣是本月上映的《第一大總統》,原片名為《國父孫中山》。但因涉及「國父」字眼太過敏感,令官方尷尬,最後被改為《第一大總統》,借殼重新上市。曾執導電視劇《走向共和》的《辛亥革命》導演張黎在昨日的記者會上也說,他無法接受國父的概念,孫文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國父是指『中華民國』之父,但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在記者會後,張黎則改口,若該片到台灣作宣傳,他會沿用台灣(對於孫中山)的稱謂。作為民國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認為,台灣別盡擔心辛亥革命的論述權被中共拿走。因為這些(電影)作品的調性仍跳脫不出中共設下的框架。

  詮釋中華民國 台應主動

  張鳴表示,關鍵在於:台灣想不想論述。若要論述,當然可以比大陸作得更好。若不想,就只能交給中共來說。他認為,中共當前對於辛亥革命的史觀也有問題,「要不要突出中華民國、民主共和的字眼?」。因為一提到「國父」,當然是國民黨概念下的「中華民國」,而非中共的概念。張明說,對於辛亥革命的歷史詮釋,台灣方面應該多主動出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旺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909/21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