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市民家現59年十萬存單 銀行展開調查

1
存單的正面

2
存單的反面

在湖州德清縣乾元鎮幸福村的蔡女士手中,有張1959年的十萬元定額存單。

這張存單是否是真實的?如果是真的,又能兌換多少錢?

昨天,人民銀行德清縣支行表示,已就此展開調查。

1959年的十萬元存單

這張十萬元存單正面為淡藍色,花紋典雅美觀。票面上方四分之一處為盆狀圖案(寓意聚寶盆),盆內的上方為右讀「中國人民銀行」,字樣下的圓形圈內是右讀美術體「儲蓄」和麥穗、齒輪環抱著的一隻「儲蓄罐」,圓周兩側為右讀「定額存單」,與「儲蓄」兩字連貫右讀為「定額儲蓄存單」。

存單上,還有一行醒目的紅字:中國人民銀行武康支行,左下角是一枚私印「苗瑞才印」。

存單正中印著「人民幣 十萬元」,存入時間是1959年5月27日。

存單背面有4條「請儲戶注意」的條款,其中第一條是,本存單不准抵現,禁止流通,不得購買貨物。

蓋新房時書中發現存單

存單的主人是德清縣乾元鎮幸福村的蔡女士。

蔡女士今年40多歲,她說前不久,家裡翻蓋舊房子,她父親從一本舊的《百家姓》裡發現了這張存單。

這讓蔡女士想起一段往事:她的太婆臨終前,叮囑家人一定要把家裡的那本《百家姓》收藏好,但具體細節沒來得及說,老人就去世了。幾十年來,家裡人一直都沒有去翻過這本書。

蔡女士的丈夫說,蔡家祖上家境殷實。他猜測,這很可能是祖上留下來的財富,但由於當時蔡家算是地主,成分不好,所以這錢一直不敢拿出來兌取。

蔡女士說,她帶著存單請教過一些老人。老人告訴她,1955年3月1日我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2 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1959年的一元錢,等同於現在的一元錢(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 1元等於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而存單上的「苗瑞才」,應該是當時的行長。

存單有兩大疑點

昨天,人民銀行德清支行的姜科長說,他們上周已經接待了蔡女士,她把原單拿來,詢問該如何兌換。

姜科長說,這張存單有許多疑點:一是武康和德清以前是兩個縣,1958年合併為德清縣,怎麼會在1959年的存單上,還出現了武康呢?二是1955年幣制改革,發行第二套人民幣,面額都很小,當年德清全縣發出去的新幣只有191萬元,個人存款有十萬元是個很大的數字。

「人民銀行的業務,後來劃給了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資料也拆分過去了,但銀行檔案資料應該還在的。」姜科長說,已經通知農行和工行查這張存單,但得到反饋說沒有這麼大的存款。「銀行業務開始使用電腦,是上世紀80年代,當時把這些資料都錄入了電腦,印象中沒有這麼大筆錢。」

「這張存單,我們權當它是真的,行里也十分重視,考慮到維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於是先去查找檔案資料,但到目前,還沒有答案。」姜科長說。

銀行尋訪老同志

「找不到檔案資料,也不能說這張存單就是假的。畢竟銀行業務合併、拆分,中間還經歷過文革。」姜科長說,當年知道這些業務的,有的已經過世了,活著的也80多歲了。

人民銀行通過訪問這些老同志,得知上世紀50年代確實發行過十萬元的定額存單,不過不是1959年,而是第二套人民幣發行之前。

曾在銀行工作的徐炎武老人說,存單印章上的「苗瑞才」,1953年9月至1956年10月擔任行長。1959年,苗已經不擔任行長了。

1958年,德清、武康兩個縣合併之後,武康支行撤銷,只有一個千秋營業所,從那兒之後的存單上應該是看不到「中國人民銀行武康支行」字樣的,存單、公章都應該銷毀了。

德清的幾位銀行業的老人看過存單後,都認為存單是真的,可能是幣改前的舊幣。至於時間為什麼是1959年,不好解釋。老人們猜測,會不會是存單流出來了,後來有人把時間填上去的。

徐炎伍說,1959年,個人儲戶手裡有10萬元是不得了的事情。記者查詢到,德清縣誌記載,1957年,全縣農村儲蓄為11萬元,1962年為29萬元。

如果是真的,50多年過去了,利率變動那麼大,當年又沒有電腦計算利率,當年的10萬元,現在能兌取多少錢?「要算的話,總是算得清的。」姜科長說,無論如何,先調查清楚了再說,如果有這個存單,肯定是要兌付的,何況人民銀行還在的,一定要保護儲戶的權益。

今天,他們將來杭州,請教錢幣收藏協會的人員。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浙江在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928/21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