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為何不抽菸不喝酒也會患上癌症?

腫瘤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工業污染導致的化學致癌物和肺癌、膀胱癌有關;EB病毒與鼻咽癌,B肝病毒與肝癌,愛滋病與宮頸癌、口腔癌、肺癌密切相關;飲食污染如香精、香料、長霉物體產生的黃麴黴菌引起消化道腫瘤。

  「湖南人不要吃檳榔,注意飲食衛生、多吃新鮮食品,多運動、不飲酒、不抽菸,保持正常體重對預防腫瘤大有裨益。定期體檢也是重要的防癌措施。」雷衍凡表示,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戰勝癌魔的法寶。

  「平時我很少抽菸,只是應酬時才抽點,也不喝酒,工作環境也不是灰塵多的那種,怎麼突然之間就患上癌症了。」近日,在湖南省湖湘腫瘤醫院病房內,來自邵陽的王保華(化名)苦悶地說,之前沒有一點症狀,只有咳嗽時痰中帶有血絲。

  不抽菸不喝酒也會患上癌症

  王保華今年33歲,一直在沿海一帶打工,平時生活規律,身體一直都很好。「過完年後的一天早上,咳嗽幾聲後,發現吐的痰里有淡淡的血絲。開始沒在意,過幾天還是一樣,家裡人急了,催著我去醫院看病。」王保華回憶著,從鎮醫院到縣醫院,從縣醫院到邵陽市人民醫院,最終確診肺癌

  「王先生雖然不吸菸、不飲酒,生活也規律,但並不表明不會患上腫瘤。曾經還碰到過3歲的腦膠質瘤、2歲的腎母細胞瘤小患者,現在病房內還有個20歲的女研究生肝癌患者。」湖湘中醫腫瘤醫院巫愛華教授表示:「目前,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與環境污染、年齡老化、醫療水平增高等各個方面都有關係。」

  生活中致癌的幾宗罪

  「目前癌症高發順序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結直腸癌。」湖湘中醫腫瘤醫院雷衍凡教授說,80%的腫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所致。

  雷衍凡表示:「腫瘤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工業污染導致的化學致癌物和肺癌、膀胱癌有關;EB病毒與鼻咽癌B肝病毒與肝癌,愛滋病宮頸癌口腔癌、肺癌密切相關;飲食污染如香精、香料、長霉物體產生的黃麴黴菌引起消化道腫瘤。」

  專家特別指出:微小環境如工作、生活空間的吸二手菸,極易導致口腔、鼻、肺部腫瘤,而家庭中常用的大理石地板會產生放射線,湖南人最喜歡嚼的檳榔,都是導致腫瘤的密切相關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科學防癌

  巫愛華說:「提倡健康生活,科學防癌。定期體檢,有B肝的患者最好一年檢查兩次AFP;40歲以上吸菸男性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肺部健康;發現腫塊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相關連結

  你屬於癌症易患人群嗎

  理論上人人都可能患上癌症,但醫學調查證實,有下列情況的人群患癌症的可能性更大,應及早防範。

  常喝熱的濃茶:經常飲用高溫(70攝氏度以上)濃茶水,易燙傷食道形成慢性潰瘍,且茶中的鞣質可沉積在損傷部位,刺激受傷的食道上皮細胞,使潰瘍經久不愈,導致癌變。

  經常熬夜: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夜間是細胞分裂最旺盛的時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體的免疫力降低,發生變異的細胞不易被及時清除,導致癌症的發生。

  偏吃肉食: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人,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少量肉食者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險性也隨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

  癌症病人的子女:腫瘤遺傳學研究認為,人類癌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癌症病人的後代患癌的風險顯著高出一般人群。

  夫妻一方患癌:夫妻雙方同時或先後患癌的現象,有逐漸增多的趨勢,稱為「夫妻癌」。專家認為,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是其禍根。

  維生素缺乏:專家認為,體內保護性維生素少的人易受癌症侵犯。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險增加3倍;維生素C缺乏者,罹患食道癌、胃癌的危險分別增加2倍和3.5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肺癌的發生率都會增加。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中華健康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103/23173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