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英媒:中國轉型面臨山雨欲來之勢

 

專家指中國必須提高勞動力素質以維持增長

《金融時報》署名文章說,中國正進入一個在政治經濟兩方面的艱難轉變時期。

沃爾夫(Martin Wolf)的分析說,他在北京參加「發展中國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的總結是「中國正進入較低增長和增長模式轉變的困難時期」。

「在中共領導下,過去的經濟成功未必保證未來一樣成功。」

沃爾夫說,溫家寶在3月14日的政改論固然重要,而僅是經濟上的轉變已相當艱巨。

沃爾夫說,中國正進入經濟學上的外延增長或粗放增長(extensive growth)末期,即是靠增加自然資源、資本和勞動等投入實現的增長。中國現在開始內涵增長或集約增長(intensive growth),即是靠提高效率實現的增長。

沃爾夫說,中國目前依賴增加投資、例如房地產市場帶動的增長將不能持續,而隨著勞動力過剩變成勞動力不足,特別是在農業方面,勞工成本將上升,企業利潤下降,儲蓄和投資將減少,這是經濟成熟的過程。

沃爾夫說,中國經濟增長中的生產力上升主要來自勞工成本的增加,這必須改變,工人薪金迅速上升只會損害整體經濟。中國的增長必須以來自技術、勞工素質等綜合因素生產率的提升。

「但這個轉變並不容易,這也是很多中等收入國家陷入的困境。中國希望在2030年前成為高收入國家,必須要進行徹底改革。」

「近期發表的世界銀行與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報告詳細說明了這些改革,貫徹落實的話將影響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

沃爾夫說,中國的長遠挑戰是進行艱巨改革以維持未來二十年的增長,適應新的增長模式並不容易,中國高層決策者沒有因為過去的成功而自滿,或許是令人感到最安慰之處。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322/24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