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美國經濟專家:房價跌了 中國人是喜還是憂?


聽眾朋友, 您好!歡迎您收聽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的【時事訪談】節目。 我是靜汝。

近日有大陸網站傳出內部消息,一些央企內部近日發文通知全國各地分公司,不惜降價也務必要在今年7月前賣完手上所有存量房。有海外媒體和專家猜測,京城或許會在6、7月出台一些重磅型的調控政策,導致央企開始甩貨快跑。文章還預測全國失業潮將來臨。旅美經濟學博士傑森先生就此發表了他的看法,下面就請聽本台記者對傑森的採訪報導。

節目長度:10分52秒  下載mp3(16k) | (128k)

記者:傑森,您好!(傑森:你好!)我們知道中國的房地產是泡沫,那房價這樣下調和中國目前的經濟有什麼關係嗎?

傑森:它主要是說明中國的房地產,下面有可能會有更嚴厲的政策,把這個價格再往下壓,至少不會出台好政策,把目前這個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往回推。是這麼一個概念,就是它主要是針對房地產的。

記者:您認為中國民眾是不是樂意看到房價下跌呢?

傑森:看對什麼人說了,有房的人,當然是太不好了,覺得房子要跌價了,他就會大罵。那沒房子的人,他就覺得,就希望這房子真能跌個百分之四五十,他就能買的起了。就看什麼角度說這話。

記者:房價下跌,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的一些影響?

傑森:本身來說的話呢,中國的地方經濟是非常依賴買賣土地的。就是說土地財政已經成了中國地方財政的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有些方,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來自賣土地的這個錢。那麼其實去年,因為房地產政策嚴格造成房地產銷售不利。去年,整個地方政府賣出的就很艱難,比前年少賣了好多。那麼就是說,本身來說,地方政府已經是叫苦連天了。

很多地方政府就時不時的想出點政策,把中央嚴控房地產政策稍微緩衝緩衝,比如有的地方冒出一個什麼高級知識分子可以有一些補助,有的地方什麼買房可以免稅,如果你符合評估,像高級知識分子。那麼就變相的放鬆房地產政策的措施,地方政府就想解救地方的土地財政。但是就是說中央,特別是溫家寶,他好像是決心要把整個房地產價格壓下來。他之前在兩會期間談到房地產還是沒有下來,就是說房地產的政策,嚴控政策不能變。

本身來說的話呢,這種措施實際上表明了中央和地方是兩種態度,兩種說話的語氣。某種意義上講,中央手裡不缺錢,它主要考慮的是中國房地產泡沫要崩了,整個經濟就硬著陸了,而且不要因房地產漲價影響整個經濟。都是地方政府,當地方財政很多錢被中央收走以後,地方政府就面臨著以前每年房地產弄個幾千萬,幾千億的,那麼今年就沒有了,或者很少了,就是大手大腳花慣了,這一旦沒有錢花,而且很多地方基礎建設項目都是撈錢的好渠道,而且這些項目的抵押都是靠房地產做抵押。那麼這回地方政府受不了了。實際上就會出現中央和地方從經濟領域上的一個巨大的博弈。那麼很多人預期這個地方政府的地方債務累積到一定程度,或者說地方的GDP經濟疲軟到一定程度,那麼中央會撐不住,它可能會放寬房地產政策。那麼這個消息如果屬實的話呢,那麼至少這些央企,肯定是從中央拿到的消息,是說這個希望值可能是不大的。就是別指望中央會出台放鬆政策。

換句話說,如果不出台寬鬆政策,那麼壓在手裡的房子,越出手早越好。出手早才能賣個好價錢,同時資金可能回籠,這樣的話不至於房地產企業崩潰,就是直接面臨崩潰。而且出手的越早,拿的價位越高嘛。因為是一個從上往下降的過程,他賣的越早,可能回收的錢越多。這當然就是說可能是不是央企拿到了一些內部消息。但是這個過程中,還是那句話,是個博弈的過程。那麼地方政府徹底甩攤子了,銀行的錢也不還了,基本建設也搞一個爛攤子。那麼如果真的這麼搞的話,我不知道中央能嘴硬到什麼程度。

記者:您剛剛談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這個矛盾,那造成這種矛盾的根源是什麼?

傑森:這個實際上就是說,中國目前財政收入的大頭,百分之六十是歸了中央了,百分之四十是歸地方。而實際上,承擔的這種責任,比如說教育,公路建設等等,最主要的都是地方政府來承擔。這樣的話,每年中央收到百分之六十的錢,它使勁花使勁花也花不完,那麼地方收百分之四十的錢,它咋花都不夠,當然地方政府浪費,但確實地方政府總是不夠。那它這個時候就用另外一個方式轉移支付。就是說地方政府要到中央政府去申請說,我們某個縣某個縣需要教育經費缺多少,那麼中央呢,就要把這個錢給它從中央的錢裡頭給它撥一份過來。所以說中央其中百分之三十四收上的錢,最後又以轉移支付的方式再給地方發回來,它為什麼要這樣做?收上去再發回來呢?就是控制,它這個轉移支付的過程就是保證中央能從經濟上控制基層。

但是地方就很不爽,每花一筆錢就都要問上面要,而且有的時候還要拉關係。拉不好,中央還不給,那麼地方政府這幾年就一直用土地財政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如果現在這個土地財政不公,就是房產這條路沒戲了,那麼本身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財政上的矛盾就會激化的很厲害。 而且地方上很多事情,它不是簡簡單單的可以沒錢還能運作下去的,因為它貪的錢,它腐敗的錢,它每年當公款花的錢,地方政府是不會虧自己的。它虧的肯定是建設福利等這樣的問題。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引發的這種民怨可能也就更嚴重。因為地方政府直接跟老百姓接觸,因為地方政府財政的困難造成很多其它的問題,社會問題,那麼也就是說很難收拾。

大概幾年前,當時可能是東莞那邊一個老闆跑了,一個韓國的台灣的老闆,捲鋪蓋走了。工人幾個月工資沒發,一兩千萬。怎麼辦呢,地方政府直接出錢一墊,這些工人就不抗議了。當然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畢竟你是拿納稅人的錢去填了一個企業的漏洞。但是至少,地方政府有這個錢的時候,是可以用錢把這個事平息掉的。警局打死一個人,賠幾十萬,地方政府它能拿納稅人的錢至少可以把一些事情表面可以抹光。如果地方政府連這點錢都沒有的時候,那整個地方的民怨根本沒法控制。以前的一些可以用錢擺平的事就擺不平。這還是一方面。建設,很多爛攤子,半截子工程,拖欠款,三角債,象這樣的問題都出來了。因為中國的建築都是先設計,再施工,施工都差不多了才給你第一批款,施工完一兩年才能把它收完。如果沒錢,那幾年也收不完,收不完那就牽涉到施工的工人的工資,材料費,拖欠,三角債等問題都出來了。所以中國經濟就可能進入一種死的狀態。

記者:象您剛剛談到的這些問題是各國普遍都存在的?還是中國特有的?

傑森:這樣的問題,很多問題都是中國特有的。比如說地方政府先讓施工再逐漸逐漸付款,其實也都是中國官方特有的這種用官方的這種方式做這個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好多問題,其實最終都歸結到了中國本身的體制上的問題。就是說好比這個人,他實際上是得了癌症了,但他今天體現可能就是背上長個疙瘩,明天是鼻子流鼻血。它其實最後都是這個癌症在那裡引發的。

記者:另外,我看文章還提到,這樣導致的其中一個後果是失業潮將至?

傑森:這是肯定的,就說失業潮到多少程度,這個我不知道。肯定會造成就業的問題,因為房地產它是一個龍頭產業,有了房地產,它就有了建築行業,有了鋼鐵行業,有了運輸行業,有了家庭裝修行業,有了售房行業,服務行業,一系列的行業都會出現。你房地產不行了,現在鋼鐵就賣不出去了。前一段時間,武漢鋼鐵總公司撥出幾百億去養豬。為啥呢,鋼賣不出去,不如豬肉貴,所以它就養豬。所以這個時候,明顯這個產業鏈已經看到這個問題了。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是,會影響很多很多的就業的問題。但是同時的話,中國人很有韌性,就是說中國人很勤勞。找不到好的房地產裝修的活,他可能就會硬著頭皮去企業打工,去流水線上幹活。所以說,最終這個事情能互相解決到什麼份上,這就是個問號了。最終,當然中共這個數據怎麼報怎麼說,那是它自己來說的。中共從來只承認自己有百分之四點幾的失業率,從多少年以來,長期不變的百分之四點幾的失業率。

記者:您認為還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傑森:因為這個事情本身是中央拿著一個按扭呢。就是說本身這個事情,它是按著這個房地產不讓它活起來,它用政策壓制它。它不會說把自己整個壓死,把這個經濟整個壓死。它壓到一定程度,一看這個經濟垮了快不行了,它會抬抬手,抬抬手的時候,那個房地產能不能反彈回來, 這是個問號。如果真的房地產從此一蹶不振,那我想中共的GDP別說奔七了,能維持五都不錯了。

聽眾朋友,今天的【時事訪談】節目就到這裡,我是靜汝,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以上評論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圖:大陸某市的巨幅標語-沒有房子 就沒媳婦?(網絡截圖)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401/24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