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北京大地震 康熙如何善後?

作者:

清代北京地區發生了36次地震,平均每7年一次,級別最大的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8級大地震。據民間人士董含在《三崗識略。京師地震》中記錄:

「官民震傷不計其數,至有全家覆沒者。……內外官民,日則暴處,夜則露宿,不敢入室,晝夜不分,猶如混沌。朝士壓死者則有學士王敷治、員外王開運、總河王光裕、……,積屍如山,莫可辨識。……有李總兵者攜眷八十七口進都,宿館驛,俱陷沒,止存三口。……三海關、三河地方平沉為河。……」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當時的皇帝康熙是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發了「罪己詔」,言道:「朕御極以來,孜孜以求,期於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協,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職業,以致陰陽不和,災異示儆。」他還遣官告祭天壇,並數次率諸王、文武官員詣天壇親行祈禱。

其次,趕快查明災情,救濟百姓,「嗣經部查明,計地震所及,東至奉天之錦州,西到豫之彰德,凡數千里。平谷、三河極慘。自被災以來,或一日數震,或間日一震,多日尚未寧靜,誠亘古所稀有之災也。」辛酉,戶部、工部遵諭意,地震傾倒房屋,無力修葺者,旗下人房屋,每間給銀四兩,民間房屋,每間給銀二兩。「」壓倒人口不能棺殮者,每名給銀二兩。「

發給老百姓的救濟金是:對於死亡者,「壓斃之男女每名棺殮銀二兩五錢」,「壓倒人口不能棺殮者,每名給銀二兩。」

對於房屋,「旗下人房屋,每間給銀四兩,民間房屋,每間給銀二兩。」

在實際賑災過程中,康熙發現「近因家無衣食,將子女入京賤鬻者,不可勝數」、「通州、三河等地處地震災變,壓傷人口,無人收瘞,殊為可憫」,於是降旨:「所議尚少,著發內帑銀十萬兩,酌量給發。」


北京燃燈塔

  燃燈塔(全名燃燈舍利塔,俗稱通州塔)位於北京市通州區城西北白河岸邊。塔的建造年代,一說建於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一說建於唐太宗貞觀七年(公元663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大地震損壞,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磚石結構,平面八角形,高53米,十三檐,密檐式實心塔。塔下部為高大的須彌座式基座,束腰部分雕刻精細。第一層塔身很高,正四面辟門,其餘則辟直欞假窗。每層每檐每角都2224個,成為國內古塔中懸掛風鈴最多的一座,而且每個外表都鐫刻「信男信女」的姓名,真、行、隸等書體蒹有,與眾不同。塔頂還有銅鏡,也是至今古塔中發現最大者。「古塔凌雲」曾為通州八景之一。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728/25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