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郎咸平:製造業面臨危機 2013大家回去哭吧

—郎咸平長沙論道:中國製造業面臨危機 建議扶持智慧產業

「2013年,大家回去哭吧!」今天下午,一身筆挺的西裝、一頭標誌性的白髮,一向以「語不驚人死不休」著稱的國內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再次現身長沙。在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2013年新春客戶答謝會上,他為現場近1000名交行客戶帶來了「2013年長沙第一講」。報告會上,對於2013年中國經濟形勢,郎咸平顯得並不樂觀。他指出,中國經濟正遭遇「冰火」兩重天,製造業將面臨空前危機,大力扶持智慧產業才能「化險為夷」。

(1月10日,國內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再次現身長沙作主題報告會。)

(報告會上,郎咸平對中國經濟形勢發表了犀利而又獨特的見解。)

預言:2015年中國製造業遭遇空前困境

「今天的中國經濟是什麼形勢,叫做冰火兩重天。」這是郎咸平的開場白。所謂的冰是實體經濟不景氣、股市樓市低迷。火呢,體現在高檔樓盤、豪車、高檔奢侈品、高檔古董藝術品一片火爆。

這寓意著什麼?郎咸平回答:發燒,生病,就是這種感覺。那麼,中國經濟到底生了什麼病?郎咸平的歸納是製造業危機和產能過剩危機。他表示,中國一直以製造業大國自居,但在產品研發、渠道物流、關鍵零配件這三個重要環節上,卻沒有話語權,導致定價權逐步喪失。

郎咸平認為,中國製造業由於喪失了產品定價權,使利潤過低,從而導致製造業的實體經濟資金大量退出,這些應該投入實體經濟的錢,進入樓市、股市,催生了樓市、股市泡沫。

「稅費過重、資金成本太高、生產成本優勢不再,這是中國製造業目前的三大困境。」此外,郎咸平分析比較中美兩國企業時認為,中國製造業除了經營環境惡化外,還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他指出,隨著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的爆發,外貿需求大減,加劇了國內產能過剩,製造業營商投資環境進一步惡化。

「2015年中國製造業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郎咸平大膽地預言。

智慧產業是製造業發展出路

中國製造業如何「化險為夷」?報告會上,郎咸平開出了藥方,那就是智慧產業。

郎咸平說,很多人只知道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沒聽過智慧產業。智慧產業就是美國的第四產業。這些年,美國通過智慧產業革命,全面拉抬了製造業效率,已經取代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

「美國的智慧產業革命已經悄然實施了10年,這10年裡,美國製造業的產值提升超過50%,工人工作效率提升超過20%,而工人工資僅增長2.8%。」郎咸平舉例說,相比之下,近年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越來越貴,而效率沒見有多大提升。長此以往,中國的製造業對於美國將沒有太多優勢。

「智慧產業對於製造業而言,就是把每個生產節點進行優化,只干小事,不做大事。」郎咸平認為,智慧產業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出路。只有把智慧產業引進去,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提高利潤,才能讓中國製造企業實現「偉大升級」。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紅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112/27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