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後來我才知道 誰才是抗日英雄

作者:
日軍戰死185萬,日本將他們供奉在靖國神社參拜。中國軍隊死亡148萬,國民政府為紀念他們,在衡山修建忠烈祠,安葬陣亡將士的遺骸。53年,「反動遺蹟」忠烈祠的碑文被鑿,一字不留。66年,所有墓葬都被挖毀,無一倖免。絕大多數屍骨至今不可尋。我寫了,無論你刪與不刪真相就在那裡;我說了,無論你封與不封事實就在那裡;我罵了,無論你抓與不抓思想就在那裡;我反了,無論你殺與不殺真理就在那裡。我付出的不過是一點鄙陋的口水,而他們付出的卻是生命。

南昌會戰(1939年3月-1939年4月)日本投入了12萬軍隊,隨後日本發動了對蘇聯的諾門檻之戰(1939年5月11日-1939年8月27日)僅投入3.5萬人。若不是中國戰場牽制住了大量日軍,日本軍隊完全有能力調動30萬軍隊進攻蘇聯,世界歷史將被改寫。

當戰爭處於棗宜會戰(1940年5月1日-6月18日)時,日本在華的兵力已達到80萬人,中國巨大的領土面積將這80萬軍隊分的零零散散,根本無法很好的控制占領區。龐大的戰爭開銷更是讓日本的黃金儲備在1938年底的時候就消耗了2/3以上。

第2相持階段

1941年12月~1945年8月是中日戰爭的反攻階段。這個反攻並非像蘇聯對德國那樣,一鼓作氣從莫斯科城下打到柏林。中國軍隊組建了遠征軍出兵緬甸,給予日軍強烈打擊,粉碎日軍和德軍會師中東的計畫。而在中國本土,日本仍處於有限度的戰略進攻,中國仍舊像相持階段那樣處於守勢。這樣的局面,是由中國的農業國現狀決定的。所以我更願意稱它為第二相持階段。

第2相持階段中,國民革命軍經歷了——

27,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941年10月)

28,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

29,香港保衛戰(1941年12月)

30,滇湎路戰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31,鄂西會戰(1943年5月-1943年6月)

32,常德會戰(1943年11月-1944年1月)

33,豫湘桂會戰(1944年4月-1944年12月)

34,豫中會戰(1944年4月)

35,長沙會戰(1944年5月)

36,衡陽保衛戰(1944年6月-1944年8月)

37,桂柳會戰(1944年8月)

38,緬北滇西戰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39,密支那戰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40,強渡怒江戰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41,雪峰山會戰(1945年4月-1945年6月)

42,桂柳反攻戰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艱難的血戰後,中國人終於迎來了勝利。這個勝利並不完全是靠自己的實力獲得的,美國和蘇聯是打敗日本的決定性力量。中日之戰,中國輸著輸著就贏了,而日本贏著贏著就輸了。所以日本至今都不承認自己是被中國打敗,而是被美國和蘇聯打敗。

是,這個中華民國沒有打出一個漂亮的反擊戰,這個中華民國內憂外患、又貧又弱,這個中華民國節節敗退喪地千里,這個中華民國軍閥四起,民不聊生。但也正是這個日本人認為3個月會投降的中華民國,浴血抗戰了56個3個月,整整14年!是這個頂著清朝沉積下來的羸弱和共產黨暴亂的中華民國,取得了100多年來第一次反帝鬥爭的完全勝利,收回了盧溝橋事變後被日本侵占的領土,也收回清朝割讓給日本的台灣、澎湖列島,一雪國恥。是這個在民族、民權,民生道路上奔跑的中華民國,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和蘇、美、英、法共同組建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

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兒子曾經問他的父親:「為什麼要援助中國?」羅斯福總統跟他兒子說:「如果中國崩潰,幾十個師團的日本兵將從中國戰場抽調出來,毫不費力地武裝起500萬同樣是黃種人的中國人向我們進攻,他們可以占領東南亞,占領澳大利亞,再度跟德國人會師,如果那一切發生,將是基督教文明的末日。」

第二次中日戰爭在正面的戰場作戰中,中國屢戰屢敗,但也是屢敗屢戰。這個中國太窮、太苦、太積弱了……但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這個中華民國頑強的不肯倒下。儘管日本獲得了多少戰役的勝利,卻始終無法逼和中國,最終將自身的力量在中國戰場消耗殆盡,以至於不得不火中取栗,招惹美國。

中國真真正正做到了「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中國也決不停止抗戰」,而日本做不到「一億玉碎」。在對抗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打得最早,打得最長,犧牲最多,獲得援助最少,貢獻卻最大。3500萬人犧牲,275萬3254平方公里土地淪喪,970餘座城市歷經戰火(全國城市約1200座),2億5700萬人口淪為亡國奴(全國人口4億5000萬)。中國以自己的身軀承受了日本最猛烈的攻擊,兩次讓軸心國會師的戰略企圖失敗,中國的焦土戰略和民族精神讓同盟國最終得以戰勝軸心國。

最大謊言

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

中共所謂的平型關大捷是一場非常神奇的戰鬥,如果這戰鬥不是八路軍打的,歷史上根本留不下一絲影子。可在當今的中國大陸,這場僅僅打掉一個輜重隊的伏擊戰的知名度,居然可以與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珍珠港之戰相比,甚至高過庫爾斯科大會戰和硫磺島戰役。真是狂妄的愚念。

為了將自己包裝成抗日主力,中共不斷吹噓戰果,中共黨史課本中的資料一再演變,伏擊物件從一開始的「第21旅團主力」改為「旅團第21聯隊第3大隊和輜重部隊」再改為「21旅團輜重部隊及後衛隊」。

戰果從「與敵萬餘人激戰,一部被俘虜繳械」到「殲敵3000,毀汽車100多輛,大車1輛,繳獲九三式野炮1門,輕重機槍20多挺,步槍1000多支,擲彈筒20多個,戰馬53匹,日幣30萬元,棉大衣1萬5000多件,其餘軍用食品無數。單是日本大衣,就夠我師每人一件,」再到「斃敵1000多人,繳獲步1000多支,毀汽車100多輛,取得了抗戰後第1個殲滅性的勝利。」然後到「殲敵1000多人,繳獲步1000多支,毀汽車80餘輛,」汽車縮水了20多輛,200多輛大車和戰馬也不見了。八路軍損失也從「傷亡近千人」改為「我軍傷亡600人」。

把「1萬多人」悄悄改成「1000多人」,通常宣傳殲滅「板垣師團主力部隊」的戰績沒有了,其中「繳獲大量軍用物資」一說,暴露出是「輜重部隊」,卻仍然說成是「精銳部隊」。

平型關伏擊戰打死了日軍167人,中共將區區一場伏擊戰宣傳成「大捷」,並稱這個「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所謂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和必勝信念,八路軍從此聲威大震。」

平型關伏擊戰是1937年9月11日-11月8太原會戰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太原會戰國軍投入6個集團軍58萬人,傷亡約10萬人,日軍投入14萬人,傷亡約3萬。林彪的平型關伏擊戰僅僅打了半天,伏擊了1支輜重隊,搶了戰利品後立刻撤退,導致日軍援兵再次從平型關湧入,增加正面戰場負擔。

平型關伏擊戰不久後,林彪穿著繳獲來的日軍大衣,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幾個兵前往閻錫山處。林彪事先已經通報了該地閻錫山部第19軍的警戒部隊,但該軍不知何故未能及時通知後面陣地哨。當時大霧瀰漫,晉綏軍哨兵隱隱約約看到一支穿著日本黃呢軍大衣的隊伍過來時,便誤以為日本人來了,沖著騎馬走在最前面的林彪迎面開了一槍,林彪當即中彈落下馬來。子彈從右肋進,由左側背穿出,傷及肺部和脊梁骨。此後「抗日名將」林彪整個抗日戰爭都在蘇聯養病,真正讓林彪這個軍事天才成為「戰爭魔鬼」的是屠殺自己同胞的國共內戰。

現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版本記載:百團大戰在3個月又15天的戰鬥中,八路軍(包括當地民兵在內約50萬軍隊)共進行戰鬥1824次,日軍死傷2萬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等1萬8000多人,日軍投降47人,偽軍反正1萬1845人;破壞鐵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壞橋樑、車站260多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1萬7000餘人百團大戰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鬥志,增強了必勝的信心。

然而百團戰後八路軍總部所作的總結是這樣的:攻奪敵人據點293座,斃傷日軍1萬2645人,斃傷偽軍5153人,俘虜偽軍1407人,戰果一下就縮水了大半。

據軍事委員會西安辦公廳代主任熊斌呈給國民政府的百團大戰電報的數據來看:百團大戰所獲戰績計破壞鐵路200餘里,破壞大道橋樑40餘座搗毀車站11所……敵傷亡3000左右,及偽軍2000餘,中共傷亡亦約3000餘……

日方資料《華北治安戰》記載:亡302人,傷1719人,皇協軍傷亡失蹤1202人。

百團大戰於8月20開始,破壞了一些煤礦鐵路。而平漢鐵路於8月25日恢復通車,同蒲路9月8日全線通車,石太路9月20日勉強可通車,井陘煤礦區機器修復仍可使用。

百團大戰還是在戰略上照?成了很積極的意義,日本調派近30萬本國軍隊和偽軍部隊對共產黨所謂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展開了掃蕩,百團大戰支持了國民政府的正面抗戰。但是共產黨的游擊戰導致了日本對於共產黨活躍的區域實行了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中國軍民死亡人數超過80萬。

老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有這樣一個鏡頭:日軍指揮官逼問一位農村老婦,八路軍去了哪裡。老婦對日本軍官吐口水,日本軍官惱羞成怒,殺死老婦,然後下令殺死全部的村民。表面上看好像是軍民一心,八路軍打擊日本侵略者,老百姓幫助八路軍躲藏。而實際上正是八路軍這種躲藏在人民中的游擊戰爭,導致了無數平民慘遭罹難,所謂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實際上是將手無寸鐵的平民推上風口浪尖,做八路軍的擋箭牌。

皖南事變和毛澤東的抗戰態度

1941年1月,國民革命軍在安徽南部地區攻擊共產黨武裝新四軍指揮部,消滅了7000新四軍,此為皖南事變,事變後國民政府取消新四軍番號。周恩來為此在《新華日報》上憤然寫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題詞,抨擊國民黨破壞抗戰。

當今的中國大陸普遍認為是國民黨故意製造摩擦,破壞抗日統一戰線,將所有的責任歸結到國民政府頭上。鮮有人知道在1941年1月發生的皖南事變之前,還有聳人聽聞的黃橋事變。國民政府發動皖南事變,是對黃橋事變的報復行動。

黃橋事變是指新四軍對國民革命軍韓德勤部發動的一場戰役。台兒莊會戰時期韓德勤的第89軍負責南線作戰,成功阻擊了由揚州北進之敵,否則徐州受到日軍南北夾攻。掩護運河的交通。日酋阪垣征四郎也承認:韓德勤部的抵抗非常頑強。

徐州會戰失敗後,韓德勤和89軍奉蔣介石命令留在蘇北敵後游擊。韓勤德的抗日根據地影響到了新四軍的抗日根據地,所以新四軍發動了這場戰役。1940年10月,新四軍向當地駐紮的國民革命軍韓勤德部發起攻擊。黃橋之戰國民革命軍第89軍被消滅,傷亡1萬1000人。新四軍在整個抗戰時期最出名的兩大事蹟就是發動黃橋之戰打擊國軍,而後就是在皖南事變中被國軍消滅了指揮部。

1938年至1940年間,國共雙方發生多起武裝衝突,共產黨在國共摩擦上一向態度強硬。毛澤東那句著名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並不是針對日本說的,更不是對美國和蘇聯說的,而是在1939年9月國共摩擦時說的。毛澤東還說:「國民黨頑固派,雖然今天還在抗日,但明天一定會投降,所以,要堅決打擊、絕不手軟。」——毛選第三卷。

以下為毛澤東在1937年8月17日在陝北洛川會議上的講話摘要,歡迎查詢。

「要冷靜,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避開與日本的正面衝突,繞到日軍後方去打游擊,要想辦法擴充八路軍、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要千方百計地積蓄和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對政府方面催促的開赴前線的命令,要以各種藉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軍大大殺傷國軍之後,我們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奪取國民黨的政權。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趁著國民黨與日本人拼命撕殺的天賜良機,一定要趁著日本占領中國的大好時機全力壯大,發展自己,一定要抗日勝利後,打敗精疲力盡的國民黨,拿下整個中國。」

「有的人認為我們應該多抗日,才愛國,但那愛的是蔣介石的國,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祖國是全世界共產黨人共同的祖國即蘇維埃(蘇聯)。我們共產黨人的方針是,要讓日本軍隊多占地,形成蔣、日、我,三國志,這樣的形勢對我們才有利,最糟糕的情況不過是日本人占領了全中國,到時候我也還可以藉助蘇聯的力量打回來嘛!」

「為了發展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在戰後奪取全國政權。我們黨必須嚴格遵循的方針是『1分抗日,2分敷衍,7分發展,10分宣傳』。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得違背這個總體方針。」

以下為毛澤東在內戰獲勝後的語錄。

「已經賠過不是了,不能天天賠不是!」(1955年10月15日同日本國會議員訪問中國大陸團談話)

「感謝日本皇軍侵略中國!」(1961年1月24日會見日本社會黨議員黑田壽男等人時的談話)

「不是對不起啊,你們有功啊,為啥有功呢?因為你們要不是發動侵華戰爭的話,我們共產黨怎麼能夠強大?我們怎麼能夠奪權哪?怎麼能夠把蔣介石打敗呀?我們如何感謝你們?我們不要你們戰爭賠償!」(摘自《田中角榮傳》日語原版)

1972年7月10日,日本社會黨委員長佐佐木更三偕委員黑田壽男去北京,與毛有下面一段對話。

毛∶我曾經跟日本朋友談過。他們說,很對不起,日本皇軍侵略了中國。我說∶不!沒有你們皇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就不能團結起來對付蔣介石,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不了政權。所以,日本皇軍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好教員,也可以說是大恩人,大救星。佐佐木∶今天聽了毛主席非常寬宏大量的說話。過去,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你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我們大家感到很抱歉。

毛∶沒有什麼抱歉。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沒有你們的皇軍,我們不可能奪取政權。這一點,我和你們有不同的意見,我們兩個人有矛盾(眾人大笑)。

佐佐木∶謝謝。

毛∶不要講過去那一套了。日本的侵略也可以說是好事,幫了我們的大忙。請看,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同時,你們的壟斷資本、軍國主義也幫了我們的忙。日本人民成百萬、成千萬地醒覺起來。包括在中國打仗的一部份將軍,他們現在變成我們的朋友了(摘自《毛思想萬歲》,第533至534頁。)

抗日戰爭中,蔣介石領導的國軍打了22次大型會戰,1117次中型戰役,3萬8931次小型戰鬥。軍人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因病死亡42萬2479人,包括其中21名上將、72名中將、167名少將。6164名飛行員血灑長空,2468架戰機被擊落,海軍的老舊艦艇鑿沉堵住長江,剩下全部打光。1929至1933年4年間,從中央軍校畢業了大約2萬5000名軍官中有1萬名犧牲在1937年7月至11月。

同時,在中國戰場被國軍擊斃的日軍約44萬人(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8萬日軍)。在中國斃命的日軍將領近130人,其中被國軍擊斃的日軍將領至少100人,國軍當之無愧是抗日的主力軍。

中共至今宣傳,共產黨武裝消滅日、偽171.4萬餘人,其中日軍52.7萬人。據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8萬日軍。)根據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一書的統計,國軍在中國和緬甸戰場共消滅日軍共計48萬。

日本方面資料記載,共軍一共消滅了多少日軍呢?以下是分別來自《日中戰爭》、《支那事變陸軍作戰》、《華北治安戰》等檔的資料。

百團大戰,擊斃日寇302人。平型關大捷,擊斃167人。晉察冀區1938年秋反圍攻,擊斃日軍39人。1939年冀南春季反掃蕩,擊斃37人。1939年冀中冬季反掃蕩,擊斃日軍27人。1940年冀中春季反全面掃蕩,擊斃日軍11人。115師陸房突圍,擊斃16人。以上共計擊斃日軍599人。

在國軍在前線和日本侵略者血拼的時候,中共這顆毒瘤把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當成了它寄生裂變的最佳機會。共軍10大元帥的林彪打了一個平型關伏擊戰,彭德懷打了百團大戰,餘下的功勳都是打內戰建立的,而國軍的高級將領個個都和日軍血戰過。

滿身疲憊的國軍打輸了後來那場戡亂戰爭,殺敵抗日無寸尺之功的共軍,在國共內戰之中如脫籠之烈犬,異常之威猛!多少為國家為民族浴血抗戰的國軍沒有死在日本人手裡,而是倒在了中共的槍口下!

日本法西斯和中共,一個想把中國拖入「大東亞共榮圈」,一個想把中國拖入「社會主義大家庭」,成為蘇聯的附屬國。前者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協同作戰下失敗了,而那場悲愴的內戰,則將中國拖入了5000年未有之大劫!土改、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給我們民族無窮盡的災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在大陸幾近斷絕!

青天白日旗飛揚

70多年了,小小的平型關伏擊戰和百團大戰成了八路軍自吹自擂,肆意造謠誹謗中傷國軍的本錢和炮彈。從大陸出版的抗戰史讀物,從紀實、報導文學、回憶錄之類的民間野史、文學作品,一直到權威機構出版的官修正史和大中小學教科書,極盡污衊醜化國軍之能事,無所不用其極。污衊國軍畏戰,士氣低落,保存實力,並把這種文章編入教科書對青少年進行灌輸。嘲笑國軍官兵無能,吹噓自己厲害,完全抹殺國軍的英勇抗戰,把國軍描繪成畏敵如虎,沒見敵人就逃跑,只會騷擾老百姓的草包。

中國大陸的大多數人對國軍抗日的慘烈毫不知情,他們以為日本侵略者是地道戰、地雷戰、還有麻雀戰打走的。

如果連真相都被掩蓋,那只能說明我們並沒有勝利。

如果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任由勝利者書寫的。如果14年艱苦抗戰是虛構的李雲龍、姜大牙,李向陽們打贏的,那我們民族的歷史就只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如果我們再這樣一代一代的被愚弄,一代一代騙下去,我們將沒有歷史,只擅長篡改和遺忘。

挽救過我們民族尊嚴的人,有何人又會在何時挽救他們的尊嚴?獻出生命的人們,要多久才能得到他們應有的榮光?

所以我要說,如果我因為說真話而死。那就讓我因說真話而死,我不會再沉默。

你不說我不說,誰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他們取笑你們,唾罵你們,那些影視劇和教科書讓我覺得你們是如此的猙獰和邪惡。是的,我也笑過你們,認為你們只是一幫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土匪軟蛋。但是現在我明白你們沒有到像樣的飛機、像樣的火炮、像樣的坦克,你們只有一桿破槍,還有血肉。當你們的抗戰塵封在老舊的相片裡,而共軍的抗戰活躍在螢幕上,我們這些後人該選擇相信什麼。

我一個酸腐的文人,沒有榮幸在70年前和你們並肩作戰,但我會盡力保護這份榮光。我以我個人的名義,給你們我的最高尊重。因為我是一個讀書人,我不容許雪國恥的戰死了,而活著的忘了!

我會記得1932年的喜峰口,國民革命軍29軍1千勇士夜襲敵營,砍掉日寇一個重炮聯隊,974名勇士戰死,歸隊26人。戰中一個外號叫老毛子的戰士匍匐近敵,雙手握住牆體中的機槍,怒火填膺握緊槍口,將機槍破槍拔出,不顧雙手被槍管烤得骨焦肉爛,反槍斃敵。

我會記得1937年的上海,為了扭轉日軍由北往南,切斷大後方重慶和東部國軍主力的進攻路線,國軍主動進攻上海日租界。國軍一個師一個師的填入上海這個大熔爐里,不斷的被日軍的海空優勢火力融化。最早對裝甲部隊使用自殺式攻擊的不是日本人,而是淞滬會戰中的中國軍隊!儘管精銳的德械師損失慘重,但終於達到了開闢第二戰場的戰略目的。日軍主要進攻路線變為由東往西,國軍得以背靠大後方節節抵抗,更是一舉打破日軍「三個月逼迫中國投降」的狂妄叫囂。

我會記得1938年的台兒莊,第二集團軍陣地每天承受6000~7000發的炮彈。當日軍步坦結合推進時,國軍腰纏炸藥包,與日軍坦克同歸於盡。日軍猛攻三晝夜,沖入台兒莊城內與國軍發生激烈巷戰,在仍不能占據台兒莊的情況下用燃燒彈將台兒莊變成了一片火海。守將池峰城利用殘垣斷壁逐屋抵抗,再次打退日軍進攻。當夜,不顧疲憊的國軍組織百人敢死隊手持大刀向日軍砍殺,日軍血戰多時奪得的台兒莊在一夜之間被國軍奪回四分之三。

我會記得1939年的冬季,55萬國軍冒著寒風和冰雪從九個戰區全線出擊,不同程度收復失地。防備疏忽的日軍萬萬沒想到一向被動防守的中國軍隊居然展開這麼大規模的反擊,事後日軍在作戰役總結時也認為:這次冬季攻勢的規模及國軍隊的戰鬥意志「遠遠超過我方的預想,尤其是第3、5、9戰區的反攻極為激烈」,「敵人的進攻意志極為頑強」。日軍大本營也承認:冬季攻勢「中國軍攻勢規模之大,鬥志之旺盛,行動之積極頑強均屬罕見」,「在中國事變八年間,彼我主力正式激戰並呈現決戰狀態,當以此時為最」。

我會記得1940年的襄河西岸,因為在抗戰爆發前和日本人斡旋而背負上「漢奸」罵名的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衝殺10多次。

近6000名日寇包圍了張自忠,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張自忠壯烈殉國,屍身炮彈傷二處,刺刀傷一處,槍彈傷五處。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用上好木盛殮埋葬,全軍行禮。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漢口的廣播電台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了張自忠陣亡的消息,並稱:「我皇軍第39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並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擬用專機運送漢口。」

我會記得1941年的上高,日軍集中萬餘兵力,在數十架飛機掩護下猛攻74軍雲頭山、白茅山陣地。74軍與日軍反覆爭奪,先後七次與日軍白刃肉搏,主陣地三度易手,死死拖住日軍,為後續趕到戰場的援軍爭取了時間。日軍倉皇突圍之時,74軍又乘勝追擊,擊斃日軍第34師團長岩永少將。

74軍在戰役中「拼死力拒,雖血肉橫飛、傷亡慘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間敵我傷亡均在四千以上」,戰功顯赫,榮獲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被譽為抗日鐵軍。整個上高會戰,日軍第33師團遭到重創,第34師團及獨立第20混成旅團傷亡更是高達70%以上,共斃傷日軍1.5萬,被何應欽譽為「開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

我會記得1942年的緬甸仁安羌,孫立人帶著新38師113團(後編入新1軍)800多人攻擊日軍33師萬餘人,擊斃1200日軍,日軍崩潰。此戰解除7000英軍之圍,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美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500餘人,並將日軍搶去的英方一百多輛汽車交還英方。孫立人將軍因此榮獲英王喬治六世頒發「英帝國司令」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頒發的豐功勳章,蔣介石頒發的四等雲麾勳章。

我會記得1943年的常德,國民革命軍57師8000人被日軍3萬主力部隊包圍。瘋狂的日軍廣泛使用生化武器和化學武器,在超過36公里半徑的城市傳播鼠疫,並將炮兵推上第一線,對常德城分區實行炮火覆蓋,將整個城市打成廢墟。57師將士守護著常德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甚至每一寸廢墟、每一寸焦土。最廣為傳誦者為賈家巷陣地戰鬥,該陣地僅有一個排的國軍堅守。日軍在空襲後派一大隊衝鋒,不能逐退這個排後,再度集中炮火轟毀該區域。余兵八名奮戰到底,排長殷惠仁在日軍迫近時引爆最後一枚手榴彈,與敵寇同歸於盡。

57師堅守在已成火海的常德城師部指揮所僅300平方米左右的彈丸之地,除一小部分突圍外,餘下的將士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刻,57師僅餘300人。中國大陸後來拍攝了電影《喋血孤城》銘記常德之戰,卻絲毫不敢提及57師番號全稱——國民革命軍第74軍57師!

我會記得1944年的怒江,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5個軍強渡怒江,國軍士兵一個班一個班的對日軍堡壘自殺性衝鋒,爬過機關槍火力網的封鎖地帶,連續攻克高黎貢山日軍的所有據點,將騰衝城進行了4面合圍。碉堡林立戰壕縱橫的軍事要塞騰衝城終究難以抵禦遠征軍不顧一切的攻擊。日軍指揮官絕望的向師團長發出告別電後,焚燒了軍旗及密碼本,帶領餘部垂死抵抗,最後被國軍全殲。

我會記得1945年的南京,中國人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光榮的一刻。驕狂的日本法西斯終於在9月2日遞上降書,「日本陸海空軍及其附屬部隊向蔣委員長投降」,受降落款——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部特級上將蔣中正特派代表,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

已經多少年了,已經多少個晝夜,中國人終於等來了勝利的那一刻。1945年9月的南京,中華民族站在一個新時代的起點,那一刻中國人遙遠的掙扎和吶喊,你,聽見了嗎?

我會記得這14年的舉火燎天,中華民國全圖1117萬4002平方公里,縱橫千萬里的戰線上奮勇作戰的身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國民革命軍,而在我24年前的歲月里,管他們叫國民黨反動派。

我會告訴我身邊認為共產黨軍隊在抗日,而國民黨軍禦敵無方擾民有術的家人朋友……

是「不抗日」的蔣介石在七七事變後發表廬山講話,「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號召全民準備浴血抗日。

是「大惡魔蔣介石」寫下「竭全國之力,抱必死之心,保民族之生存」後,毅然奔赴110萬國民革命軍雲集的武漢坐鎮指揮。國軍頂著日軍的飛機大炮以及375處地點的毒氣攻擊,付出了20餘萬人的代價,終於讓日本陷入戰爭泥潭,徹底摧毀日本迫使民國政府投降的妄想。

是「大漢奸蔣介石」把他一手栽培的黃埔精銳和嫡系部隊當做誘餌,送到日軍的海空優勢炮火之下,將日本的戰略進攻路線徹底扭轉。

是「賣國賊蔣介石」收回日本在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從中國竊取的長達50年之久的台灣和澎湖列島,恢復了中國的領土主權。

是「民族敗類」蔣介石帶領這個內憂外患,支離破碎的中國,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堅守到了最後一刻!1940年,德國進攻法國,42天後法國投降;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半年內即有100多萬蘇軍投降;1941年,6萬日軍進攻14萬美菲聯軍,12萬聯軍投降;1931年,日本進攻軍閥混戰的中華民國,蔣介石領導國民政府抗戰整整14年!

我會告訴他們是「國民黨反動派」第5軍鐵血崑崙關,力挫日本鋼軍板垣師團,將板垣師團中最精銳的「陸軍之花」,侵華急先鋒第21旅團打的幾乎全軍覆沒。21旅團含旅團長在內的85%軍官陣亡,4000多人擊斃(一個旅團約3000人~8000人),此後21旅團名存實亡。日旅團長中村正雄在日記中寫道:「帝國皇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之所以獲得「鋼軍」稱號,是因為我們的頑強戰勝了俄國人的頑強。但是在崑崙關,我應該承認,我們遇到了一支比俄軍更加頑強的軍隊……」

我會告訴他們是「外戰外行的國民黨」第18軍白刃高家嶺。18軍11師師長胡璉戰前立下遺囑,將指揮所設在第一線陣地附近,親自督戰。整個高家嶺3個小時沒有槍聲,全部是白刃戰。日本人一群一群衝上來,國軍迎頭撲上去,攪在一起拼刺刀。戰鬥最慘烈的是兩軍在此彈丸之地反覆衝殺。雙方幾萬具屍體漫山遍野,陣地前兩軍屍體呈金字塔形。國軍殺紅了眼,每一據點必拼死爭奪,寸土不讓。日軍在付出7000多人的重大傷亡之後,紛紛撤退,國軍全線反攻。此戰將參與南京大屠殺,在中國戰場不可一世的第13師團打的徹底失去戰鬥意志及機動作戰能力,1943年的戰敗讓該師團直到1945年都未有發動攻擊。

我會告訴他們是「消極抗日的國民黨」新編22師(新6軍前身)雪恨胡康河谷,給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王牌第18師團毀滅性打擊!單在卡盟一役就斃傷日軍不下5000,間布山山區擊斃3000多日軍,在攻占瓦魯班戰鬥中突襲18師團司令部,繳獲18師團發布作戰命令的關防大印,這在抗戰期間絕無僅有。蔣介石的嘉獎電只有三個字:「中國虎!」也正是這支軍隊在9月2號負責警戒南京,接受日本投降。

我會告訴他們是「土匪軟蛋的國民黨」新38師(新1軍前身)血戰緬甸,斷絕西通路。新38師112團冒著大雨晝夜行軍,穿越日軍的重重封鎖前去襲擊日軍後方的物資供應站。112團沒有木排竹筏,更沒有汽艇,他們靠著隨身攜帶的膠布、鋼盔、水壺、乾糧袋渡過了水流湍急的南高江,打死日軍900多人,一舉斷絕日軍補給線。此後使加邁地區的日軍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整個動搖,竟有全副武裝的日軍2000以上集體餓死。國軍趁此大舉進攻,將其全部殲滅。新38師在整個孟拱河谷戰役中,共擊斃日軍1萬2000餘人,自身傷亡尚不到千人。

我會告訴他們是「反人民反革命的匪幫」武裝國民革命軍74軍獲得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106師團1萬餘人,隨後上高一戰斃傷日寇岩永少將1萬6000餘人,74軍獲國民黨軍中最高獎「飛虎旗」一面,贏得「抗日鐵軍」的稱號。74軍在成立後幾乎參加了自滬會戰後所有位於華中華南的各大會戰,並多次創下重創日軍的重大戰功。而這支軍隊被殲滅的孟良崮之戰卻在中國大陸被人津津樂道,傳為美談,孟良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紀念殲滅74軍的戰果。

我回憶這些年輕的臉,是他們的生命抹去了清朝以來一個個屈辱的字跡,是他們的鮮血讓以罪惡為榮的日本法西斯屈膝投降。他們中的許多人才剛剛學會打槍,甚至還沒有學會打槍就已經戰死在沙上!

我懂,你們是中華民國的軍人,背負了中華民國全部的幸福期待,無論前面是什麼,你們都要去戰鬥。腳下的這片土地,曾經的炮火和瓦爍,曾被你們不成功便成仁的守護過。我仿佛看見那些頂著鋼盔,流著鮮血的面孔。是他們挺身而出,頂著日軍的飛機、坦克、毒氣、炮火,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

當硝煙散盡,當炮火遠去,你們是否會微笑,你們的靈魂是否會深深擁抱,在盧溝橋、在上海灘、在長沙、在武漢、在高家嶺、在崑崙關、在仁安羌,在每一個你們為我們戰鬥過的地方!

然而在內戰後,那些曾堅持長期英勇抗戰的國民黨官兵們中的倖存者,多數被打成「歷史反革命分子」。他們或被處以極刑,或被判刑、關押、勞改、勞教,或被關押、即在家鄉被強迫勞動,並且蔭及子孫「永世不得翻身」。打內戰的共產黨是革命的,打外戰的國民黨卻是反革命的。

王甲本,國軍79軍軍長。1944年9月7日與軍部手槍排在湖南東安遭遇大部日軍,43歲的王甲本與日軍力拼刺刀,血戰而死。他是抗戰期間直接與日軍肉搏而犧牲的級別最高的中國將領。1949年,王的三子一女遺於大陸。其妻被作為反革命家屬槍斃,其子王寶光與楊振寧為同窗,文革期間亦被摧殘致死。

仵德厚,時任30師88旅176團3營營長,於1938年3月下旬奉命增援台兒莊。當時日寇已從西北城角竄進城內,團長命令他率領全營從西門衝進去援助友軍。這位中校軍官組成40人敢死隊並任隊長,手掄大片刀,腰束手榴彈,一馬當先衝進台兒莊西門與日軍血戰一夜,後40人只倖存3人。國民政府曾授予他「甲種一等嘉禾獎章」、「華胄榮譽勳章」和「寶鼎二等勳章」。49年-75年被俘判刑、下放。

應美瑤,1917年出生,兄弟幾人參加抗日戰爭,大哥二哥戰死沙場,三哥僥倖生還,應美瑤眼睛被日本人炸彈炸瞎。老五去了台灣。解放以後,應美瑤被鎮壓、管制23年。三哥被批鬥。1983年後,老五從台灣來信,來信必須先給當地公安看完之後,才能再給應美瑤兄弟看。應美瑤說:早知如此,我爬也要爬到台灣去。

吳其軺,中國最後一個飛虎隊隊員,2010年去世,從此結束了從王牌飛行員到三輪車夫的一生。他曾擊落6架日軍機,見證日本投降儀式,赴台後艱難回到大陸。1954年起勞改長達20年,1974年出獄後靠蹬三輪車為生,1980年平反。最後一個清明節,他強撐身體祭拜岳飛廟,清淚長流。

曾暉,蔡廷鍇將軍的衛士,抗戰後他回到增城。整個抗戰期間,曾暉曾身負九槍卻倖免於難。曾暉多次向廣州市民政部門申請生活補貼,但都杳無音信;雖然政府為老人辦理了最基本的農村醫療合作保險,但報銷額度十分有限,每個月能領取的補貼並不多(養老金100元、低保290元和高齡津貼300元人民幣)。

2010年9月,國家為抗戰老兵派發一次性生活補貼3000元,但派發範圍僅包括1937年7月7日後共產黨領導的抗戰部隊老戰士,並不包括國民黨軍人。廣州市民政局優撫處處長許永明向記者解釋道,「政策對原國民黨軍人一直以來沒有說法」。

二戰時期,日軍戰死185萬,日本將他們供奉在靖國神社參拜。中國軍隊死亡148萬,國民政府為紀念他們,在衡山修建忠烈祠,安葬陣亡將士的遺骸。53年,「反動遺蹟」忠烈祠的碑文被鑿,一字不留。66年,所有墓葬都被挖毀,無一倖免。絕大多數屍骨至今不可尋。

我寫了,無論你刪與不刪真相就在那裡;我說了,無論你封與不封事實就在那裡;我罵了,無論你抓與不抓思想就在那裡;我反了,無論你殺與不殺真理就在那裡。我付出的不過是一點鄙陋的口水,而他們付出的卻是生命。

你們共匪欠我們中國人的,總有一天會還的。

願戰爭永不再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黃花崗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117/34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