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物價臨重大調整 人民幣外升內貶致財富外流

客戶端查看最新行情

與往年經常出現的季節性波動相比,今年1月的通脹壓力有所減輕,這緣於過年前食品價格較為平穩。而食品價格占我國CPI約三分之一,是影響我國通脹水平的最大短期因素,豬肉價格又是食品價格的最大決定因素。近幾個月來,由於豬肉產量從2013年的低谷中回升,價格也有所下滑。雖然臨近1月底時鮮果鮮菜價格開始攀升,但豬肉價格的下降足以抑制整體通脹水平的上漲。商務部網站公布的周度數據顯示,1月,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僅有一周為環比下降,其餘三周均為環比上漲;而豬肉價格則連續四周皆為環比下降。

雖然這種低通脹通常可能會讓政府安心開啟信貸閘門,但考慮到對我國債務負擔日益加重的擔憂,政府現在還不太可能開啟這個閘門。在當前的通脹和實體經濟環境下,央行貨幣政策可能將繼續保持穩健,不會太緊亦難言太松。

筆者認為,從控制通脹和爭取改革空間的角度來看,CPI下降當然是正面信號,但從當前我國經濟形勢來分析,CPI下降幅度太大則未必是好事。當前CPI下降有可能意味著當前經濟過於疲軟。具體反映在PPI上,1月PPI同比下降1.6%,降幅要高於去年12月的1.4%。PPI連續第23個月下降,既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結果,也是製造業產能過剩的結果。PPI在近兩年時間裡一直在同比下跌,表明當前工業生產形勢難以樂觀,仍面臨比較大的壓力,這和工業增速及PMI的黯淡表現也是相吻合的。

雖然今年1月的外貿進出口超預期回升,同比增長7.3%,而此前的市場預期基本在3%以下。但是綜合分析今年的國際經濟走勢,發達經濟體市場復甦,新興市場普遍承受資本流出的壓力,亂象頻出,似乎已在暗示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將向傳統的發達市場回歸,外貿出口企業需要及時調整方向。此外,考慮到近年來淨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減小,今年的外貿復甦對整體經濟增長的推動或許有限,但將令中國承受一定的資本流入壓力。無疑,據2014年將近兩個月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顯示的信號,暫時還難以形成穩定的樂觀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CPI下降從側面也印證了當前消費動力不足。雖然在剛剛過去的過年長假裡,消費和旅遊市場增長平穩。商務部近期發布數據顯示,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至2月6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6107億元,比去年過年黃金周增長13.3%。但是從消費轉移來看,當前中國經濟弱點一覽無遺。據相關統計,中國境外遊客購物支出超過了總消費的三分之一。出境旅遊消費繁榮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弱點,警示未來中國經濟必將經歷調整。中國人的消費轉移——海外消費取代國內消費,更大原因是由於中國多年來通脹高企,且稅負名目繁多,再加上人民幣在很多國家大幅升值。中國的物價水平不僅使百姓買不起房,令製造業缺乏競爭力,而且也使消費支出轉移至海外。

可以肯定,中國的物價將不可避免地在某一階段經歷重大調整,首先需要調整的可能是人民幣匯率。這兩天人民幣匯率的急速貶值,已發出了確切無疑的信號。而對國人來說,感受最深的還是人民幣的「外升內貶」。自人民幣2005年匯改至2013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35.7%;而同期我國的CPI年均上漲3.1%。從外部看,人民幣兌美元在不斷上升,拿著人民幣能購買更多美元商品;但在國內市場,人民幣的購買力卻在不斷下跌,不論是買服裝還是買房子,人民幣的內部購買力整體上不斷走弱。對此,央行也是認可的。央行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應正確認識和對待人民幣「外升內貶」現象,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階段性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幣的外升內貶正在造成財富的不斷輸出。至於形成人民幣外升內貶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民幣匯率的扭曲,本來兩種本幣的價格應該一致,但在現實中發生了偏離,表明存在人為干預市場的行為;二是人民幣購買力和物價統計有較大誤差,尤其是價格水平的統計不能反映實情,致使匯率應貶未貶。這兩種因素是交織在一起發揮作用,而人民幣外升內貶的實際結果,是鼓勵更多的資金流向國外,其實質是中國在對外輸出財富。

不論怎麼說,人民幣「外升內貶」都是背離立足內需的經濟發展根本點的,尤其在2013年消費增速比2012年顯著放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顯著下滑,2013年的月度增速下滑到2005年水平的情況下。無疑,中國消費型社會的建立、消費環境的改善,高度依賴改革,尤其是政府改革。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但從今年開始,我們必須切實加快推進步伐。

我國的物價將經歷重大調整的第二個方面,是亟需建設區域性農產品流通體系。過去10年間,我國食品價格相比居民消費價格顯示了更快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我國食品平均價格是居民消費品價格漲幅的2.5倍,其中肉禽及其製品和鮮菜類價格年均漲幅是居民消費品價格漲幅的3.06倍,糧食、水產品、蛋類價格漲幅分別是居民消費品價格漲幅的2.8倍、2.6倍和2.5倍,水果價格漲幅是居民消費品價格漲幅的2.1倍。何以如此,原因眾多,除了供求矛盾、成本推動、資本炒作、國際市場和政策推動等原因外,區域性物流體系的不完善影響更為巨大。有調查顯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湖南等地所有的蔬菜批發市場都稱他們的菜是從山東壽光買過來的,而不是直接從產地進來的。這意味著部分農產品在搬上百姓餐桌之前已在公路上運輸了好幾千公里。農產品流通中間環節過多,已成農產品價格高企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已有提議要求國家發改委在新近啟動的區域發展規劃上嵌入區域蔬菜等食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規劃,並希望農業部等相關部門大力參與圍繞全國主要城市群規劃區域農產品物流中心及其體系,並在信息服務、規劃指導和政策扶持等領域給予種植戶和農產品經營企業以幫助,從而形成全國性和區域性互為補充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27/37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