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國難忍大馬無力 破例高調助搜救

  親赴大馬調查馬航失蹤事件的美國航空專家雖然掌握大量資料,但此前一直保持低調,直至周四才打破空難由飛機註冊國或航空公司所在國負責調查的慣例,高調參與搜救。有專家指出,慣於調查空難的美國人員或難忍大馬無力掌握狀,才決定出手「協助」,但勢令大馬政府尷尬。

  國際公約:事發地組織調查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學院專家謝孜楠指出,國際民航組織(ICAO)成員國均需按《國際民航公約》調查空難,事故發生地的所在國家應負責組織調查,而飛機註冊國、航空公司所在國、飛機設計及製造國則有權派代表參與,遇難旅客所屬國家亦有權派出專家,查看事發現場及查閱獲准公開的資料。若事發地點並非任何國家的領土,則主要由飛機註冊國或航空公司所在國負責調查。調查的相關信息需由組織調查的國家公布,參與調查者不能率先披露信息。

  美一度指大馬領導調查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局(NTSB)今次派出曾參與多宗空難調查的資深雷達專家,協助判讀事件中有限的民用及軍用雷達數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亦有派員協助。美方一度罕有發表聲明,強調今次調查由大馬領導,美方人員只會提供技術協助,無計劃作出評論,顯示美方只想擔當幕後分析角色。

  美多以觀察者角色助查

  多名NTSB及FAA的前主管人員及調查人員向《紐約時報》稱,美國派赴外國調查空難的專家,一般會以觀察者的身分提供技術支援,並緊守避免主導調查的原則。由於部分國家缺乏處理空難事件經驗,所以實際上美方人員經常成為調查主力,但NTSB會按照國際公約,控制調查資料流通,FAA亦會「保持緘默」。

  惟美方相關官員周四破例陸續透露所掌握的具體信息,惹外界關注。獨立研究機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資深研究員鮑爾(Ernest Bower)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稱,美方可能難忍大馬當局連日來說法不一,又無法自行判讀大量資料,缺乏自信作結論及主導搜索,才決定「出手」。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315/38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