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房市寒颼颼 多城住宅地零成交

中國各地的房市,價、量持續下滑,土地市場也開始冷卻。一項最新的數據顯示,南京瀋陽等多個城市5月份推出的住宅土地出現零成交現象;一線城市也有土地流標或者流拍的罕見情況。

下載連接:16K

   下載連接:128K3分40秒

目前大陸很多城市的土地交易,可以用「慘澹」兩個字來形容。前不久,武漢出現堪稱是「史上最短的土地拍賣會」,7分鐘就匆匆結束。據大陸媒體報導,拍賣會上的10幅地塊都沒有開發商舉牌競價;9塊地以底價成交,1塊地流標。另外,成都市國土局最近推出149畝的雙流東升街道地塊,半年內第二次流標;這和去年當地土地受到熱捧和高溢價成交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13號,《中國事務》主編,時事評論家伍凡向本台分析:

【錄音】放在房地產的錢都在減少,而這些自營的房地產公司他們看這種情勢,他們根本不會在土地上再投資了,他寧可把錢投資到紐約、投資到舊金山、洛杉磯去,他也不願意投資在南京,因為就不看好嘛。

北京師範大學MBA導師段紹澤分析,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本應當早就破滅。

【錄音】包括房市的有價無市、這個土地的流拍,都是一種市場信號,就說明這個地產真的的很快就會這個泡沫就破了。因為這些開發商比普通老百姓更理性,他們也已經預見到這個地產在短時間內,特別在今年內如果去開發的話,是有可能虧錢因為中國的空置房太多啦,空置房多就是泡沫多。

報導引用「中原地產」的統計,瀋陽5月共推出18塊土地,有10塊地流拍;佛山推出4塊地都流拍。南京、蘇州、長春、長沙、貴陽等過去熱點的城市也出現同樣的流拍、流標現象。不僅是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的上海,5月推出的4塊土地只成交一半,出讓面積不到10萬平方米,近幾年來相當罕見;另外兩塊地沒有人競拍。在住宅用地受到冷落情況下,長三角一些城市的地方當局開始「抱團」推地。土地市場低迷的氣氛在向全中國蔓延。

段紹澤分析:

【錄音】土地流拍了是一種房地產泡沫要破滅的一種市場的前兆,意味著這個中國的房價泡沫真的要破了,我認為這是一個好事,再不破滅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大的損失,破的越早損失越少。第二點,它會迫使我們政府放棄土地財政的依賴,這會迫使政府好比縮減財政開支,因為我們老百姓確實負擔太重了,這個政府老百姓養不起;因為我們的官員可以說60%都是沒有必要存在的,他們這些官員就是來吃飯的,他們的存在都是沒有價值也是沒有意義的。

有報告顯示,全中國300個城市5月份共成交土地1767宗,同比大降45%。10家大型房企5月份用於買地的金額環比回落超過60%,創下23個月以來的月度新低。有大型房企的高層人士向媒體表示,急轉直下的房市行情讓開發商措手不及,改變了年初定下的全年計劃。越來越低迷的市場令開發商緊握現金,心思都放在拋售手中的房子。

另一方面,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1號發布的《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報告》顯示,截至5月底,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再創歷史新高,庫存面臨「壓力山大」的窘境。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梁欣、楊芳採訪報導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614/40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