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曾慶紅一生敗筆:沒看透江 被拋出來抵命

作者:

被指江系的明鏡網近期多次發文,稱曾慶紅是開明的改革實幹家。習曾終有一戰,究竟會鹿死誰手?今鍾認為:此文的敗筆就在結尾:鹿死誰手?讀者一看就明白:讓你說說:是鹿死誰手?曾慶紅根本沒戲,結果他還補上一句,曾慶紅也沒什麼力量了。沒什麼力量你捧他幹什麼?所以這就是圖窮匕首見,把此目的、動機都告白了。

捧曾慶紅恰好是他的痛處

今鍾分析:這個都能看出來。他捧曾慶紅也沒捧到點上,恰好是曾慶紅的痛處。曾慶紅這個人是想利用江澤民,他根本沒把江澤民看透。江澤民確實是在利用他。因為江澤民所短的就是,他對共產黨這一套是不熟悉的,陌生的,他熟悉的是在南京應付日本鬼子那一套,所以他確實也離不開曾慶紅。實在不得已,只得利用這麼一個太子黨。他奉命到北京來的時候,。他帶誰呢--帶的是由喜貴。他根本不帶曾慶紅在身邊。很有戒心。曾慶紅確實是把把命賣給江澤民了,他是想利用江澤民。

曾慶紅對江澤民沒看透

曾慶紅的特長就是熟悉共產黨內的鬥爭哲學這一套,從他家傳下的點是他獨得的。你看這個文革,七斗八斗,幾乎把所有共干都打倒了,唯一就留一小老頭曾山,一點沒碰。所以這個人,入世的功夫太深了。當初蒯大富遇見他的時候,相見好像還恩賜於他,嘻嘻哈哈,他就什麼話也說不出來,顯得很木訥,其實這入世很深的。這套東西就是歷史安排吧,就讓這個曾慶紅得天獨厚。他確實是江澤民的拐棍,什麼時候江澤民一想獨立思考,想自己弄些什麼,總會捅漏子。所以在香港接見記者的時候,他的面貌全暴露了,一副流氓嘴臉。要是曾慶紅,絕對說你什麼也不要講。所以上北京的時候,他也沒有底,曾慶紅告訴他,多聽,少說。所以他帶的是由喜貴,沒帶曾慶紅。

其實呢,好多人,包括曾慶紅,對江澤民沒看透。

因為江澤民被提拔看重的時候,正好就是共產危機最大的時候,當時齊奧塞斯庫夫妻陳屍在地上的照片香港報紙大幅報導,有的占整個版面,有占半個版面。報紙不斷往中南海送,所以這個照片對八個大佬對江來說是很現實的下場。他們就怕人民起來,把共產黨推翻,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就怕改革,再繼續改革的下去,說不定就會成為現實。當時這中南海八個大佬老拿小學生說事,說六四的時候,小學生們到天安門支援大哥哥大姐姐,小學生們說什麼呢:「大哥哥大姐姐們:你們不用費事了,衝進中南海把那幫老傢伙宰了不就得了嘛。所以這個八大佬,他們是一直拿這個說事,所以就很反對這個鄧小平的改革路線。所以他們最後選擇了江澤民。

江就恨鄧小平總也不死

江澤民心裡也明白,和平時期絕對輪不上他這個假高幹子弟。根本共產黨就不講什麼過繼什麼的,而且長子是不能過繼的,所以他這個過繼的事兒老被高幹子弟取笑。所以在他看來,選擇他不是什麼恩賜,是借他的人頭來保護高幹子弟的性命和財產。

所以他對共產黨沒有一點感恩,江就恨鄧小平總也不死,給他留下的時間太少,留下的機會,留下的撈這個世界的時間太少。所以他這個日夜擔驚害怕,他也是要取得補償。所以對曾慶紅是儘量利用,他確實是需要曾慶紅,最後江身邊高幹子弟只是留下曾慶紅,對薄熙來根本也不信,知道都有野心也是利用。

所以曾慶紅的一生呢,明鏡網這捧來捧去正是他的痛處,最大的敗筆,他為了實現他的野心,就把命都賣給了江澤民,最後江澤民還是在最後把他拋出來,代替他當大老虎,轉移習的目標。所以這個事兒就是很明顯。

曾慶紅一生的敗筆

江氏父子在南京談到共產黨都是倆字--共匪。所以這點就是曾慶紅一生的敗筆,一生的痛處,一生的悲劇就在這裡。所以這篇文章寫得就實在是太暴露了。江澤民要救自己燃眉之急,趕快就找一個替罪羊,就是沉不住氣,最後就把實話都說出來,不過如此。

曾慶紅還淨干亡羊補牢的事兒,他處心積慮地搞了一個鄧小平寫的遺囑,在國際上傳播,出口轉內銷。鄧小平的遺囑是什麼呢:說鄧當時找了兩個接班人來談,一個是胡錦濤,一個是曾慶紅。其實就是沒有的事,騙不了任何人,當時鄧小平可能都不知道這個人。所以他就是淨搞露骨的事兒,最後也沒起作用,把自己賣裡頭了。

有陰謀沒見識;被江用來抵命

所以這個人就是有陰謀,沒什麼見識,對中國的文化幾乎就是一摸黑。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腦袋裡就沒這個,所以一直被江澤民利用到最後,最後還要把他拋出來,要了他的命,李代桃僵。

這個攝政王是他自己說的,江澤民的拐棍,離不開他,也確實是這樣。其實呢,他跟他那些朋友講話,他不知道那些就是江澤民按插在他身邊的特務,他一直被蒙在鼓裡,就這麼大的才舉,不過如此。憋得受不了,急於顯示,所以攝政王就是他說的,他自己說的。

曾慶紅一生的悲劇就是在這個地方,不過如此。

沒等到最後,江澤民就過河拆橋了,他沒想到這個結果。

阿波羅網首發

阿波羅網附明鏡網原文在下頁:習曾終有一戰,究竟會鹿死誰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910/61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