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曝E洗車瀕臨倒閉CEO已離職

今日,有消息稱O2O洗車平台E洗車已關閉上門洗車和上門保養業務,上百名員工被裁或主動離職,而之前從滴滴過來擔任CEO的張晶也早已在今年5月份離職。

在E洗車App的登錄頁面,寫有「全國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洗車服務平台」的字樣,只是這個名頭或許早已不再屬於E洗車。i黑馬點開E洗車App時,發現上門洗車和上門保養業務已無法使用,顯示「系統維護升級中……」,只剩下到店洗車能夠繼續使用。「上門業務執行了兩個月吧,上個月初就收了。」E洗車離職員工林果透露,她曾在E洗車初創時加入,最終在上月離開,「外地分公司全撤了。」

公司只剩20多人

i黑馬近日採訪了多名E洗車離職員工,他們都向i黑馬表示,在今年9月中旬,E洗車發生了很大變化,員工人數最多時達到160人左右,如今只剩下20餘人,包括技術、客服、財務,用以維護到店業務。不過,E洗車前員工許冬對i黑馬表示,E洗車在到店這一塊兒做得不盡如人意,「外地的門店都不太支持E洗車」。造成這個尷尬局面的原因,其一是監管不到位,再者是結帳不及時,存在拖欠。

對於裁員情況,許冬說「一部分自己走的,一部分算裁員。」而林果回答得更加意味深長,「以離職的方式裁員。」至於員工離職是否獲得補償,林果透露,個別的有,大部分沒有,總部很多人都沒有要。都是一路走過來的,都不希望今天這個局面。不過對於E洗車為何從當時的風光到現在裁員收縮,瀕臨倒閉,林果以「不方便說」為由終止了對話。

而根據許冬的分析,造成E洗車現在情形的原因,一是組織架構和職能分工混亂。

二是公司業務不明確,而據當時負責E洗車汽車保養業務的員工介紹,保養業務研發了兩個多月,最後只營運了一個月就停滯了。「第一批上線了二十多家修理廠,第二批上線了十家,量也沒起來,做了一個月就不了了之。」該員工表示。而張晶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E洗車不賣卡,傾向於單次消費,不過根據i黑馬的了解,E洗車後來也在售賣洗車卡,包括1次、5次、20次卡三種選擇,一次卡售價25元。

三是人際關係的複雜,E洗車的高層和重要崗位多數是平安那邊出來的人,「老國企的那種態度可能對外人比較排擠」。據他透露,E洗車在今年5月份曾發生過一次裁員,多人離開,當時未透露具體原因。不過該人士分析,一個原因是資金太緊張,之前業務發展太快,補貼過於嚴重;另一原因是為了融資,投資方對於縮編人員有一定要求。「當時E洗車的人員大部分為研發和BD,人員工資結構非常龐大,高收入也非常多。」

據悉,CEO張晶也是在這個時間段離職,張晶曾是滴滴的COO和凡客高管,2014年7月離職,年底加入E洗車,他離職後,CEO職務由董事長段東仁捕手,不過均未對外公布。

洗車入口只是一個美麗神話

3月10日,E洗車宣布完成A輪2000萬美金融資,主投方為平安創投。E洗車上線於2014年11月,其母公司微積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2013年1月曾獲得博洛尼家居創始人蔡明等15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主要為用戶提供網際網路預約到店洗車、上門洗車服務。藉助該平台,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預約到店、上門洗車,未來還可以提供預約到店、上門汽車美容、保養、維修、二手推車評估等系列汽車後服務。

張晶曾把洗車看成是汽車後服務的入口:高頻、低價和基本的標準化服務。他在產品上線3個月後公布了一組數據:用戶上百萬,合作商家3000家,日均訂單突破1.5萬,峰值達到3萬,移動端下單占比達到7成。高速增長時有40%的訂單原自於二次以上消費。

上門洗車的邏輯是通過低價搶占市場,然後將這部分用戶轉化為美容、保養、維修、二手推車評估。張晶曾希望將洗車店的主要收入來源轉向其它的後續服務,比如打蠟、美容等。

只是這種轉化似乎並不盡如人意。E洗車產品總監張寬曾透露,E洗車的洗車用戶選擇保養行為的轉化率在5%-6%之間。從這一數字看來,從線上到線下保養汽車的消費習慣還遠未養成。

攜車網副總裁徐偉對i黑馬表示,洗車O2O行業的預期盈利模式肯定是這個:補貼圈完用戶向其他業務轉化。但其實很多補貼燒出來的用戶都不是真用戶,甚至需求都是在補貼下的偽需求。這種做法的不靠譜也得到許冬的佐證,他透露,洗車用戶轉化為其它業務的比率非常低,洗車的用戶純粹為了占便宜,不洗白不洗,這種補貼很多時候是無效的。

在E洗車的官網上依然還能看到今年3月份的「1分錢洗車」活動頁面。據介紹,這個活動從2014年12月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武漢、蘇州瀋陽和佛山等多地上線。按照日均1.5萬單計算,一個洗車訂單的市場價在20塊錢左右,具體由不同的店面決定,其補貼量之大可想而知。目前,已經很好洗車從業者在進行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在E洗車到店洗車業務中,最低的價格也都在25元上下。

汽車後有太多誘惑,最為汽車後從業者津津樂道的,無疑是來自數據的想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5447萬輛,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億輛。2014年,國內汽車後市場總收入達到6000億元。只是想像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距離,據有數據統計,洗車O2O的公司在最高峰時達到50多家。他們之間大多通過一元洗車,零元洗車的價格戰搶占市場,一旦轉化無望,這裡面大部分將走向合併或者死亡。

截止發稿前,i黑馬致電客服依然無人接聽,i黑馬能聯繫上的人員均已從E洗車離職。段東仁最近一次接受媒體採訪還是今年7月初,他當時向《國際商報》表示,E洗車已經對資本市場開放,希望今年11月能在新三板上市。

(註:應被採訪對象要求,離職員工林果和許冬均為化名。)

附:O2O項目死亡榜

1.餐飲類

2013年,中國餐飲行業O2O市場規模達到623億元。預計到2015年,我國餐飲行業O2O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左右。資本市場對於餐飲O2O也是相當照顧,隨著餓了麼今年5月份獲得大眾點評8000萬美元的融資,美團近日獲得7億美元D輪融資。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以下為O著O著就消失了的餐飲類企業名單。

死亡原因

1)「平台黑洞」:必須不斷地燒錢、補貼、砸流量、搶用戶。餓了麼、到家美食會、美團等不斷掀起用戶搶奪戰。但用戶能夠持續選擇的入口是有限的,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甚至淘寶、百度都有可能成為直接競爭對手。這類項目難度係數較大。

2)有空間,但運作難度大:挑食火鍋、8號蝦館、叫個鴨子、愛鮮蜂等都是基於特色產品而形成的O2O模式,但也均面臨著物流和規模化的壓力,就看誰能蓄謀突圍了。

3)行業壁壘低:創業者所選領域是否是剛需決定了議價能力。因此,細分領域的用戶量和需求頻次就決定了項目質量。比如大廚上門做菜的這個項目,面向的人群比較垂直,但是流量有限,做大不易。

對於創業者來說,如何切入藍海的細分市場,做出特色,迅速做大流量,形成時差優勢成為關鍵。

2、生活服務類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一部分生活服務類的項目開始躍出水面,並開啟了高效融資之旅。2014《創業家》雜誌&i黑馬也做過多期有關O2O項目的專題。目前生活服務類O2O項目眾多,既有傳統企業向O2O轉型的,如e袋洗、e家潔;又有大企業的重點布局如58同城的58到家在家政領域的發力,還有諸多創業新秀在家政、維修、搬家等具體細分領域掘金。除了新人的燦笑,看看下面的死亡名單。

死亡原因

1)整個市場的競爭環境也不樂觀:58到家、阿姨幫、泰迪洗滌、e袋洗、閃送等,拼到最後都是看燒錢能力和整合資源的營運能力。

2)一個強需求勝過一個好產品,細分市場雖然有機會,但也要看是否是大剛需高頻次的消費。比如地板打蠟,一年一個家庭最多給地板打一次蠟。用戶群基數小,消費頻次低這樣的項目就不適合做單獨的項目而是放在整個家政平台上。

2、出行類

2014年騰訊支持的滴滴與背靠阿里投資的快的在全國轟轟烈烈地上演補貼大戰,據統計,兩家燒錢的金額高達24億元。隨著百度谷歌參與的Uber進入中國市場,汽車出租市場硝煙瀰漫。旅遊和汽車相關的創業項目雖多,但是目前已經巨頭林立的競爭環境下,死傷者也大有人在。

死亡原因

從死亡名單可以看出,汽車後市場與搭計程車平台一樣,是一個拼資源,拼流量的血路戰場。

1)對於初創者而言,汽車領域O2O創業是有較高門檻的。尤其是汽車平台類項目,BAT三巨頭分別涉獵了滴滴、快的、Uber三家搭計程車項目。即使是易到用車、一號專車也逐漸形成氣候,因此搭計程車平台基本上沒有機會可言。

2)圍繞汽車行業做周邊相關產品的O2O項目,可避開巨頭的競爭壓力。但是,對於服務O2O新手來說,傳統線下汽車從業者轉而做線上也會是強大的潛在競爭對手。因此,有選擇的規避平台黑洞,依據用戶痛點做產品,迅速累積流量成為關鍵。

3、美業類

隨著雕爺的上門美甲的迅速崛起,以美甲為首的美業O2O市場被逐步打開。上門美發、美妝、上門按摩spa等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傳統的美業是否連上網就能成功轉型O2O呢?美業O2O大部分發起於2013年,短短一年內,已有多個項目掛掉。

目前以河狸家為首的美甲,美發行業就存在秀美甲、嘟嘟美甲、波波網、我們的髮型師、以及真優美、更美、新氧等整形美容社區。

死亡原因

1)像之前的描述一樣,所有服務類的關鍵就在於流量。因此切入細分領域,迅速做起流量來,是創業者最需要打磨的功夫。美發行業雖然有很高頻次和需求,但是上門美發這一O2O項目,是否真的是剛性需求,恐怕還需要創業者三思吧。且不說剪完頭髮留在家裡地板上的一地狼藉,就說你能否請來理髮店裡真正的「大牌」上門都是難題。即使老婆請來了,估計家裡的老公們也不會樂意吧。

2)諸多上門服務,雖然丟掉了店鋪等租賃成本,但是也要考慮線上營運與線下到達的成本。才能實現盈利。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科技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011/62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