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財富的真相:他們可以滿血復活 而你只能被危機消滅

如果以財富衡量,人類社會可能是唯一熵減的系統。市場經濟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馬太效應,即財富是單向匯聚的,一切經濟問題由此產生。

如果以財富衡量,人類社會可能是唯一熵減的系統。

市場經濟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馬太效應,即財富是單向匯聚的,一切經濟問題由此產生。

由於財富單向匯聚,社會形成金字塔結構。

這種結構註定對應大量產品滯銷,大批債務無法償還。

金子塔頂層擁有大量財富,撐的要吐,有能力消費沒需求,消費不足。底層的收入被壓到最低,餓得要死,有欲望需求沒支付能力,也是消費不足。

金字塔兩端都消費不足,對應的必然是大量產品滯銷,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對應大批工人的勞動力滯銷。他們的產品沒人要,他們的勞動力自然沒人要。於是,企業處於破產、停產、半停產狀態,他們處於失業、半失業、放長假的狀態。

這是表現在產能和就業上的現象。

多說一句,一些企業靠貸款維持最基本的運轉,這些企業就成了「殭屍企業」。這些企業的工人,被扣上懶漢的帽子。

話題轉回來。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拋開賭博投機不說(賭博投機的問題後面再說),貨幣流通是商品流通的逆運動。

主要貨幣是信用貨幣的時代。每一筆貸款對應兩部分,獲得貸款的企業或個人,同時擁有兩樣的東西,一筆錢和一筆債務。

這筆錢,很快會被金字塔頂層吸走,而這筆債務卻無法償還——因為頂層已經撐的要吐,他們並不想購買底層提供的商品或勞務,或者,即使他們購買也非常有限。

所以,社會頂層擁有大量利潤的時候,必然對應社會中下層背負沉重的債務。

社會底層的債務到期無法償還的時候,要麼破產倒閉,要麼申請貸款苟延殘喘。底層破產倒閉時,頂層用積累的貨幣購買底層拍賣的財產,同時債務歸零。不足的部分,銀行承擔。銀行的自有資產承擔不了,銀行倒閉。儲戶的帳戶數字歸零。

這個過程很慘烈,有人一夜之間一無所有,上吊、跳樓,有人趁機從地板上撿戰利品,就是金融危機。上吊自殺的是中下層,趁機撿戰利品的是頂層。

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起因都是財富的單向匯聚。

貨幣淤積在頂層,商品流動就不會順暢,債務也難以償還。這個道理很簡單。

但是要承認這個道理,就要承認社會財富的單向集中不利於經濟順利運轉,並做出相應的經濟政策調整。這就很困難了。

畢竟,不同的社會階層對經濟政策的影響力是完全不同的。金字塔社會,頂層的影響力遠遠大於社會底層——否則也不會形成金字塔型社會。

(二)藥方選擇

這種情況怎麼解決,頂層可以要錢不要命,政府不能看著不管。不然失業率爆棚,那還得了?

目前有四種方式,一是鼓勵投資,二是增加出口,三是政府印鈔購買這些產品,四是否定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

在產品全面滯銷的時代,沒有人會主動投資。

金字塔頂層不是傻子,現有的產品賣不掉,繼續擴大產能,增加投資那不是犯傻嗎?

於是,有人提出創新。新產品出現了,原有的產能要被淘汰,為了更新換代,都要買新設備,內需不就上去了嗎?

話說回來,創新哪那麼簡單?蒸汽機替代人力、畜力、水力,內燃機、電動機替代蒸汽機,都需要科學界重大的理論突破,否則新產品與老產品之間很難有跨代性的突破,改一改外形設計,優化一下結構,增加點功能(許多功能還是華而不實的),這樣的創新沒多大意義。

想想就明白,沒有巨大的技術門檻,能創新早創出來了。

當年矽谷的奇蹟,其實是美國政府和軍方多年來大量投入產生的軍用技術積累在短期內商業化的軍轉民的過程——巨大的勢能早已具備,剩下的只是誰來推動,讓這些勢能釋放出來。於是,釋放這些勢能的人,成了風口上的豬。

站在颱風口,一頭豬都能飛起來。沒有颱風,豬還是豬,飛不起來的。看不到颱風,只看到豬在飛,以為自己像飛起來豬一樣伸展四肢就能飛起來,那是豬的思維。

看不到當年理論突破支持的技術突破,看不到對應的美國政府和軍方技術積累,只看到幾個大學生,在矽谷租幾間辦公室就能創新,那是一葉障目不見颱風。

以為只要弄幾個大學生,搞幾棟辦公大樓,就能創新,就能再造一個矽谷,就能拉動經濟,那就更愚蠢了。

如果出口情況不錯,那麼問題會好解決一些。

頂層消費不了,底層消費不起的商品推出去,換成鈔票回來。頂層繼續賺錢,底層有飯吃,暫時皆大歡喜。

長期看,這也有問題:

第一,這些鈔票怎麼用?鈔票不是黃金,攢多了要貶值。(這些鈔票不是沒有用,後面談用處。)

第二,別的國家不樂意,你國內的就業解決了,我國內的產品滯銷了,我的工人失業了,為了不讓你的商品進來,我要用各種手段阻止你,包括檢驗檢疫,包括配額,包括關稅,包括各國產品標準等等。

第三,別的國家遇到經濟危機,不再要本國的商品怎麼辦?

第四,就業高度依賴別國的市場,兩國關係一鬧翻,本國失業率馬上爆棚。

本國政府不斷購買商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直接啟動印鈔機,這是中央政府的特權。政府印鈔,購買商品,頂層聚斂財富,底層有活干。代價是通脹和泡沫不斷上漲。

一種是用政府使用貸款,這是地方政府常用的手段。代價是通脹和泡沫不斷上漲,外加地方政府陷入債務危機。

如果不想本國通脹爆棚、泡沫破裂,地方政府破產,這種模式就不能一直玩下去。

把頂層多餘的錢收上來,返還給底層,是最後一種模式。

這種模式,頂層絕對不干。對頂層徵稅,那還了得?所以,也很難推動。

說來說去,四種模式或者不可行,或者有局限性,或者有長期的隱患,或者難以推行。

(三)開閘放水

對政府來說,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增加廉價的貸款和勞動力供應,提高利潤,促進資本增加投資。這就是緩解危機思路。

這種思路的來源是薩伊定律的供給創造需求,認為生產者可以完全不顧產品滯銷,不斷擴大投資,增加供給。

具體操作,首先是鼓勵民間投資,鼓勵網際網路,減少審批,放鬆貸款。

先是年輕人創業。年輕人花光了爹娘餓儲蓄以後,產品沒有銷路,只好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因為社會貧富差距太大,兩端消費不足,全社會沒有對應的消費能力,導致傳統產業沒有銷路,現在加上網際網路就有銷路了?個別的有銷路,因為著更多的滯銷。

減少審批、加強監管,放管結合,放要放到位,管要管到位。說起來很容易,操作起來完全沒有可操作性。

如果車站、機場取消了安檢,然後把維護安全的任務全部轉嫁給乘警或空乘。那會是什麼效果?想想就清楚。不在入口排出風險,在運轉過程中就是搞人盯人,也盯不過來。

再加上一句,法無禁止皆可行,那就更厲害了。

還是車站、機場的例子,危險分子是把危險品帶上交通工具了,但是只要他不點火,乘警或空乘就既不能隨便搜他的行李,也不能把他怎麼樣。

有人問,如果危險分子點火造成重大事故呢?

按照守土有責的原則,那就是乘警和空乘的失職了,要被嚴肅處理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各種金融騙子如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各種金融案件造成幾萬、幾十萬人損失,那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涉及健康的食品安全也成問題。放開食鹽專營,結果各種假鹽案迅速爆棚。

資本為了利潤可以上斷頭台,詐騙造假,算什麼?

放鬆貸款,更可怕。

整個經濟循環不是沒有錢,而是錢聚集在少數人手裡,不能順利回流。這樣一來,導致大量的貸款無法順利償還。

現在繼續放鬆貸款,現在經濟循環中的錢更多了,債務也更多了。短期看,大量的債務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借新還舊,暫時掩蓋過去。長期看,必然是更大的窟窿。

那麼能不能一直放貸款,不斷借新還舊下去呢?

不能。

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在經濟停滯期,天量放貸款不引起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的例子,也沒有通脹不失控、泡沫不破裂的例子。

整個經濟體內需不足的時候,注入這些貨幣也不會投入生產循環。但是,這些錢也不會閒著。

社會頂層獲得大量現金以後,必然投機,往往炒房、炒地、炒各種生產生活必需品,通過炒作而不是生產過程進一步聚攏財富。

滯漲沫崩,政府至少要選一個。不想選崩滯,向經濟體內注入貨幣,就會出現漲沫。反之亦然。

(四)金融暴走

消費不足,產品滯銷,工人失業,機器閒置,與之對應,資金自然也閒置。

於是,經濟體內部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面是貨幣總量不斷上漲,一面是對應的債務不斷增加。

大量貨幣失去投資方向,四處亂竄,尋找「價值窪地」。

這些貨幣衝進股市,就會造成股市瘋牛。衝進樓市,會造成樓市瘋漲。衝進生產生活必需品市場,就會導致物價瘋漲。

這些貨幣在國內的投資,與其說是投資,其實都是龐氏騙局式的投機。甲之損失,乙之收益。

還有高利貸,投資者惦記對方的利息,對方惦記他的本金。

這些現金在金融、投機過程中,不斷匯聚集中,就是不進入實體經濟。大量產品滯銷,需要減價處理去庫存的時候,只要思維正常,誰會主動增產?

這些現金進入投機市場,卻不會消亡在其中。

某甲購買了某乙的房產,某甲申請貸款,背負債務,某乙獲得現金。現金由某甲的手中流動到某乙手中。某甲失去了繼續投機的能力,這個能力被某乙獲得。某乙購買了某丙的股票,某乙失去繼續投機的能力,某丙獲得這種能力。

現金不消失,只是不斷流轉。

這些現金絕對不會去購買那些滯銷的產品,只會投機,隨時可能製造新的泡沫、通脹。所以,滯銷的鋼鐵、煤炭的價格不斷下降,住房、股票、食品的價格卻可能猛漲。

那些在實體產業掙了點小錢,或者苦苦掙扎還沒破產的中小企業主,也會變現資產,加入高利貸、投機的行業。於是,在整個實體經濟蕭條的時候,金融、投機卻異常火爆。這種火爆,進一步壓縮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

這時,生產性行業和地區首先發生斷崖式下跌。

與此同時,金融投機行業和地區因為失業資本源源不斷湧入,還保持虛假的繁榮。

實體產業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不能產生對應的利潤。資產價格飛漲,如果不是對應通脹,就是泡沫。一般來說,這種建立在泡沫基礎上的投機,源自甲之損失乙之收益,所有人都收益,只能源自源源不斷的貨幣湧入,經濟規模變化不大,貨幣遠遠湧入就醞釀溢出,通脹的風險。

投機從來都是不穩定的——即使有外來資金源源不斷湧入,也是如此。

一方面,隨著價格上漲,供給會大幅增加。任何商品的供給一旦大幅增加,就不再適合投機。股市上漲,必然吸引IPO。樓市上漲,必然會有大量新開發的樓盤上市。

另一方面,隨著投機品價格上漲,投機品持有者的其他選擇也會出現。比如,出售國內房產,移民北美、歐洲。比如,出售房產,投機糧食等更緊俏生活必需品。

這些現金進入股市、樓市的時候,一片虛假的繁榮,離開的時候,一地雞毛。

那些跟風進入股市、樓市試圖發財的人,他們如果沒有及時找到接盤者,沒來得及變現,就會成為股東、房東,沒掙到錢,大多數還欠了一屁股債。

發生過投機的領域,不易產生新的投機。因為很多人損失慘重成為房東、股東,獲得利潤大資本不會輕易買回他們手中的籌碼,解放他們。

投機如同賭場,甲之損失,乙之收益。除非償還貸款,否則這些貨幣不會主動消失,這些錢哪裡去了?這些錢大多成為社會頂層的戰利品,成為他們的利潤。或者,為他們償還債務。

由於經濟周期的不可預測的性,任何使用的融資手段的社會成員都可能在危機時期負債,社會頂層也不例外。

但是,不同的社會成員陷入債務危機之後的處境是絕對不同的。

大多數企業不斷借新還舊,自然背上越來越沉重的債務包袱。

全社會產品滯銷,希望銷售商品不斷盈利,償還債務,基本沒有可能——除非產品是長生不老藥。不過,以目前的科技,類似讓頂層有無限需求的產品還沒有生產出來。

那些獲得利潤的債權人,也不會無償地用自己的利潤,填平債務人的債務,除非廉價收購債務人的資產。

正常情況下,企業或個人的債務只會不斷增加,不會下降。

社會中下層陷入債務危機,一般難逃倒閉破產。

黃世仁不讓楊白勞破產,怎麼能霸占喜兒?不讓房奴破產,怎麼能收回他們的房子?不把一些潛在的利潤豐厚的企業逼上絕路,怎麼能用地板價收購?

不過,與社會中下層不同,社會頂層有影響國家決策的能力,可以通過調整國家政策,把債務轉嫁出去,轉嫁給接盤俠。

至於金融資本,則更是王中王,如果陷入債務危機,比如在股市套牢,甚至可能由國家,也就是全民接盤。

何況,即使負債的社會頂層破產,他們的財產也不會分散到社會底層,而是會由其它社會頂層瓜分。經過這種瓜分,財富進一步匯聚。

把債務流轉出去,讓別人幫自己背鍋。資金會流轉,債務也會流轉。

地方政府貸款修鐵公基,賣地還債。開發商貸款賣地蓋樓,賣樓還債。地、樓,賣不掉的時候,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會不斷借新還舊。

這時,央行會放鬆利率,讓他們活下去。直到他們找到接盤俠。

頂層不會承擔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債務,這些債務必然設法轉嫁給社會中下層。

比如,取消房屋限購,取消私人房產總量限制和持有年限的限制,降低轉手交易稅費,讓房產變成類似股票的投機品。

比如,國家出政策,鼓勵散戶借錢炒股。那些借錢炒股的散戶最終難免背上債務,但是他們的損失成為別人的收益。

再比如,在某些利益集團陷入債務期間,降低利率。降低利率有三個目的:第一減輕利息負擔;第二推高投機品的價格,吸引接盤俠;第三有利於接盤俠貸款接盤。

經過瘋狂的投機,許多興沖沖衝進投機市場的社會中下層,成為接盤俠。他們交出現金,接過別人拋出的投機品,成為房東、股東。

一旦這些接盤俠用自己的債務置換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債務之後,央行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也沒有必要降低利率了。那時,如果形勢需要,比如物價失控,比如本幣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可以開始加息了。

上吊自殺是接盤俠的事,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誰讓接盤俠當初不謹慎?

經過這債務轉移的過程,絕大多數人都會破產。最終,土豪死於股權信託、中產死於非標理財、屌絲死於P2P。雖然他們破產,他們的財富不會消失,而是會集中到少數人手中,或者替少數人償還債務。

(六)實體凋敝

相比地產和金融,資源、生產型企業往往就沒這麼幸運了。

它們正在遭受多重擠壓,苦苦掙扎,隨時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

首先,因為有效需求不足,導致產品滯銷。既然產品滯銷,那就是產能過剩,要關停並轉去產能。一大批工人正在或即將處於失業、半失業的狀態。

大規模失業,進一步壓縮有效需求。由於社會經濟規模受制於有效需求,壓低有效需求,社會經濟規模也必然下降。

其次,為了避免投機資金把外匯當成價值窪地,寧可消耗巨額外匯存底,也要維持強硬貨幣的形象。這必然導致商品倒灌。

如此一來,國際市場上,原有的產品價格優勢不再,已經不再具備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優點。原有的出口訂單,急劇下降。

糧食、水果、乳類、肉類等食品,煤炭等原材料的商品倒灌必然對國內的食品生產、加工行業和煤炭等原材料行業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

商品倒灌進一步壓縮本來就嚴重不足的有限的內需。

(另外,商品倒灌嚴重影響外貿盈餘,外貿盈餘下降,外儲增量下降。外儲是維持本幣匯率穩定的最重要的資源。一旦外匯下降到一定程度,本幣的匯率就無法保證。)

再次,各種投機,尤其是房地產投機,難免推高生產企業成本,擠掉最後一點可憐的利潤。

每一樣商品都包含地租。地租無處不在。房價上漲,房租上漲,工人要求漲工資。房價上漲,零售商品價格上漲,工人需要漲工資。房價上漲,人工成本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房價上漲,廠房租金上漲,生產成本上漲。只要房價上漲,人工、原材料、廠房租金會全部上漲。

還有,各種投機使財富迅速集中,社會金字塔更加尖銳,頂層聚斂越來越多的財富,底層不斷套牢。內需更加不足。

最後,由於投機加劇,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出,債務負擔越來越重,面臨被瓜分的風險。

既然干幾年實業,不如穩穩噹噹炒房,那麼盈利的企業必然不再增加訂單,而是減少投資,甚至逐步壓縮現有生產規模,把富餘資金投入投機之中。全社會生產規模下降,虧損的企業,更加難以盈利,只能不斷借新還舊,最終被利息壓垮,難以脫身。

企業的困境,加劇當地的困境。

生產性行業不斷凋蔽,資金不斷流向金融投機行業。生產性地區經濟全面下滑,當地財政陷入困境。

在實體凋蔽時期,同樣是金融投機,生產性地區的房產往往很難成為投機目標。這時,甚至有人拋售生產性地區的房產,去金融業為主的地區買房。

經濟崩潰的地區,難以就業,無法生存,是當地社會底層遷徙的原因。經濟崩潰地區的房產難以升值,沒有利潤,大量失業人口聚集,社會治安下降,是當地社會頂層遷徙的原因。

於是,這些地區人口淨流出的地區。

經濟蕭條,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必然下跌。

這時如果推行稅制改革,便可能使生產性省份的稅收進一步下降,因為不同稅種的所屬不同,有些稅種的全部或大部分稅款要上繳中央政府,而不是留給地方政府。

對這些地區來說,禍不單行。經濟下滑,稅基下降;稅制改革;稅收大部上繳中央政府;本地土地投機不旺,無法炒作土地獲利。

實體凋蔽,金融暴走的時期,生產性地區的財政危機,幾乎是難以避免的。這時,地方政府會想盡辦法籌錢,一般來說,主要包括砸鍋賣鐵、挖地三尺、沿門托缽。如果這三招不太好使,上級政府又不願意伸出援手,當地基本難免財政破產。

失業人口怎麼就業?全民創業是不靠譜的。大家都修自行車,賣早點,擺小吃攤,開雜貨鋪,且不說城管管不管,哪有那麼多自行車可修,那麼多人買早點,吃小吃,買百貨?

多數人只能向金融投機地區移民。

維護治安也好,賑濟災民也好,都需要錢。地方政府偏偏沒錢。

地方政府挖地三尺,必然激化社會矛盾,所以必然儘量採取其他相對溫和的手段。極少數人等的就是這些地區的地方政府沿門托缽、砸鍋賣鐵。

規模較小的企業任其自生自滅,規模較大的企業則要完成化公為私的過程。

陷入債務危機的企業,不會由國家出政策獲得去庫存的機會,它們被劃為殭屍企業,被描述成拖垮全國經濟的包袱——卻沒有人分析,既然有虧損就有盈利,那麼這些殭屍企業的虧損哪裡去了,成了誰家的盈利。至於沒有陷入債務危機的企業,被描述成阻礙全國復甦的障礙。

其實,按照這個標準,房地產企業基本都可以算是殭屍企業。

社會頂層在刺激經濟,投機、轉移債務的過程中獲得了大量的利潤,免去了大量的債務,這些利潤幹什麼用?自然是用於產權擴張,瓜分肥肉。

債務不能被減免往往被劃為殭屍企業,將被強行停止借新還舊的過程。然後,通過各種手段化公為私。

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影響決策的能力,一方面是一部分社會頂層渴望在它們陷入債務危機時期,以極低的價格廉價收購它們,或者讓他們化公為私。

有些時候,原先的管理層也希望推動這個過程。因為許多時候,私有化之後的管理層就是原先的管理層,唯一的變化,是這些人從企業的經營者,變成了企業的所有者。

這些企業經過這樣的過程,真的提高了效率了嗎?只有天知道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必然導致工人命運的轉折。他們和管理層的命運從此分道揚鑣,從此進入金字塔基,難以翻身。

當年東北的大下崗,便是一個失控的化公為私的過程。大量財富在一夜之間化為私有。占據這些財富的原領導層知道這些財富來路不正。所以,他們迅速變現。這個過程,通俗地說,是拆毀大樓賣鋼筋。

他們並沒有投資實體產業,搞再生產,而是把變現的資金用於購買房產或者金融產品,然後去當寓公。頭類富豪移民海外,二等富豪移民北京上海,三類富豪移民大連。他們都成了食利者。

那些失業的勞動者,喪失了工作的機會。他們就是開個小店都沒有消費者,搞三產增加就業只是一句空話。於是,只好全國各地打工。對這些勞動者來講,他們沒有資本,只有廉價勞動力,不外出打工,又能怎麼樣?

於是,富豪和窮光蛋都出來了。

東北的經濟,只能靠殘存的一些國企和政府的支出維持。有這些最基本的企業生產、政府支出和對應的消費,才能有少得可憐的有效需求,支持規模有限的二產、三產。前兩年各地上各種大項目,政府開支擴張,各地需要重型機械、資源,東北暫時恢復了一段。現在各地政府負債纍纍,以裝備製造、資源等生產性產業為主的東北經濟自然再次崩潰。

有人說,東北有資源,所以東北應該能發展。這種說法忽視了三點:第一、國家當年大量開發東北資源,現在東北許多資源已經枯竭或即將枯竭。第二、許多東北資源已經私有化了,這些資源的所有者,在海外、北京、上海、大連享受生活。當地資源豐富不豐富,與當地群眾無關。第三、本幣匯率居高不下,商品倒灌時期,大量進口資源時期,東北當地資源並不能發揮任何作用。

大量生產資料已經歸私人所有,這些當寓公的人即使獲得利潤,也不在當地投資,而是在海外、北京、上海、大連買房,或者投資金融產品,東北成為資本淨流出地區。要重振當地經濟,只能剝奪這些人的財產,把這些利潤重新用於當地投資,而不是轉移出去。這顯然需要使用非市場經濟的手段。

東北的情況,很像外蒙。外蒙有世界上人均儲量前列的各種資源,外蒙也有世界上比例前列的貧困人口。經過私有化,大量資源化為私有,有錢人或者移民歐洲、美國或者生活在烏蘭巴托,他們靠出賣資源享受窮奢極侈的生活。於是,大量利潤不斷轉移到海外,購買房產、投資華爾街或者存入瑞士銀行,而不是投入再生產發展經濟,國內資本緊缺。多數人則窮得要飯!

這樣的行為,毫無疑問有利於金融地產行業和以金融地產業為主的地區,對生產性地區則是毀滅性的打擊。

(八)無以為繼

實體凋敝,金融暴走,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態。維持著這種狀態,需要匯率相對穩定,投機相對穩定,物價相對穩定,社會相對穩定。這需要需要不斷消耗外儲,投機市場不斷上漲,或者不斷出現新的投機熱點,各種商品供應充足,也需要失業率不能太高。這四個條件顯然都難以長期穩定持續存在。

維持這種現象,需要不斷消耗外匯存底,不斷注入貨幣(不斷發現新的投機熱點),各種商品供應相對充足,同時社會相對穩定。

這種本幣忙著投機,拋售外儲維持匯率,進口海外商品平抑物價,商品倒灌,表面一片繁榮的局面不會維持很久。

外儲耗盡、投機崩盤、物價失控、社會動盪,四者互為因果。出現一個,就必然出現另外其他三個。

為了避免投機崩盤,就要不斷地注入貨幣。停止注入貨幣,不能借新還舊,債務危機就會爆發。那時,資本會迅速外逃,拋棄本幣兌換外匯。另一方面,資本互相兼併,最終散戶被收割殆盡,只剩下少數寡頭,投機很快就會終止。

本幣不斷升值,或者匯率長期居高不下,貨幣供給長期居高不下,外貿盈餘下降,外匯存底不斷下降是大趨勢。

開放經濟體,貨幣供應量長期世界領先,必然導致資本流出,商品流入。

這時,如果匯率相對穩定,隨著國內物價、房價不斷上漲,必然出現進口貨相對便宜,國內房產相對昂貴的現象。

買進口貨,移民海外是很自然的選擇。社會動盪也會導致移民增加。

無論是買進口貨,還是移民,都必然導致外匯存底的下降。

因為匯率高,進口貨便宜,通貨膨脹可以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於是,出現了一面印鈔,一面物價相對平穩的假象。

外儲耗盡直接導致幾個問題,本幣價格迅速下跌,本國貨幣和資產被拋售,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推動物價上漲。那時,簡單地說,除了房產、股票和債券,什麼東西都漲價。如果不能理解這個情況,可以參考俄羅斯近期發生的事情。

有人說,外匯存底沒有用。實際上,沒有外匯存底,大規模印鈔必然導致本幣貶值,沒有廉價的進口貨平抑物價,物價馬上就上天。

投機焦點總是不斷更新。炒作一種產品,很容易出現溢出。沒有什麼商品的價格能一直飛到天上去。一方面,一種商品價格上漲,難免引起供給增加,改變供給關係。另一方面,一種商品價格離奇上漲,必然使其它商品價格顯得偏低。

所以,只有不斷更新,不斷出現價值窪地,才能不斷吸引投機資金滯留在投機市場。問題是,炒完股票炒房子,炒完房子炒什麼?

回過頭來接著炒股票?那就首先需要解放那些在高點位套牢的散戶——除非貨幣供給極度豐富,否則自己拋出去的投機品,自己在接回來,給別人當解放軍,傻瓜才會這麼做。

所謂,其它商品,必然也包括外匯。國內投機越激烈,各種投機品價格上漲越多,匯率越穩定,外匯越容易成為價值窪地。一旦外匯成為價值窪地,很容易出現資本外逃,外儲很快就會耗盡。

越到金融暴走的後期,經濟政策的制定者越擔心熱錢衝出國門,於是不斷製造投機熱點,試圖留住這筆熱錢,結果是熱錢規模越來越大,越容易衝出國門,或者衝進生產生活必需品市場。

這些貨幣如果衝出國門,就會導致本幣暴跌。如果衝進生產生活必需品市場,就會導致物價暴漲。

為了避免這些貨幣衝出國門,就要保持高匯率。高匯率一方面可以使外匯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相對廉價進口商品,控制物價。

本國央行放水越多,物價上漲越快,泡沫越大,本幣匯率越高,為了維持歌舞昇平的局面,外儲消耗越多、越快。

但是,這對國內產業是進一步的毀滅性的打擊。本來國內市場就消費不足,進口商品又占去很大一部分,國內企業更加困難。

放開商品進口,保持本幣匯率不變,不斷印鈔放水,其實是絞死本國企業。

那些暫時還活著的企業,也會儘量壓縮產能,變現貨幣,加入投機大軍。於是,投機大軍在一段時間內,能從凋敝企業、凋敝行業和凋敝地區不斷地獲得援軍。

實體產業的凋敝,進一步促進金融投機暴走。

外匯存底消耗到一定水平,就無法維持匯率,本幣出現下跌的風險。那時,國內的巨額熱錢必然衝出國境。

境外投機基金會趁火打劫,加速外匯存底下降。但是,如果認為境外投機基金是本幣下跌的根本原因,就本末倒置了。認為剷平了境外投機基金,就萬事大吉,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生產生活必需品也可以投機。

投機完股票和房產以後,很可能投機生產生活必需品。

一場農業歉收,也可能刺激生活必需品投機,導致價格暴漲。

不論是實體產業凋蔽,還是投機終止,都會導致大批貧困人口,危及社會穩定。

市場經濟之中,財富金字塔無處不在。現在,首先凋敝的是二三線城市和生產性地區。財富從二三線城市向北上廣的房地產和金融業匯聚,二三線很快就會枯竭。當一線大城市和金融性地區還歌舞昇平的時候,這些地區已經揭不開鍋了。於是,各種討薪事件此起彼伏。當地政府難免陷入困境:經濟萎縮,財政枯竭,失業增加,無力維穩。

事情不會到此為止,這些地區的人口和資金會迅速向一線大城市和金融行業流動。無論是當地的富豪還是窮鬼都會向一線大城市轉移。

社會動盪必然加劇資本外逃,使外儲迅速消耗殆盡。

那時會出現國內投機品(房產、股票)被拋售,國內投機品找不到接盤俠,資本外逃,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推動物價上漲。

這時,本國會努力凍結多餘的貨幣,避免本幣成為沒人要的廢紙。

具體操作一方面會提高利率,一方面會壓縮貸款,一方面會主動貶值,減少貨幣供應,把物價控制住,減少資本外逃的壓力,爭取把本幣留住,並逐步改變國際貿易情況。

所以,那時本國國內貸款會異常緊張。許多還能勉強維持,但是需要以貸款為流動自己的企業會被活活絞死。

至於銀行,則會有大量的不良資產。

九)危機之後

由於財富單向匯聚引起的危機,試圖以增加財富的方式緩解,必然引起更大的危機。

危機的後果,則必然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

信用貨幣的時代,大多數貨幣來自貸款。增加貸款供應,必然也增加債務總量。

金融暴走時期,巨額貨幣與巨額債務並存。

天量資金四處亂撞,衝到哪裡哪裡一片混亂,走的時候一地雞毛。

隨著不斷注水,全社會的債務黑洞越來越大。

投機不是政府能駕馭的,政府只能不斷抱薪救火。

一旦對股票和房產的投機結束,這些資金就可能投機生產、生活必需品導致物價失控,或者衝出國門導致本幣下跌。兩者都會導致加息。

最終,局面必然失控,為了保住貨幣,政府必然採取收緊貨幣的手段。於是,金融暴走的烈焰瞬間熄滅。全國一地雞毛。

財富的匯聚並不意味著具體某個人,或者某一些人能夠控制財富。

在這種時期,任何人都有破產的可能。不過,破產的機率是底層的概率極大,頂層的概率極小,資源產業、實體產業的機率大,地產、投機行業破產機率小。至於金融,則很可能是大而不倒——只要國家政權存在,有財政支持,核心金融大企業就不會垮掉。

那些背上債務的人,在加息時期,必然難以保住自己的財產。

另一方面,少數人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迅速完成資本的積累。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資產。

勝者將是那些在危機高峰時期能夠獲得低息貸款的人,或者那些還僥倖擁有足額現金的人。

然而,什麼時刻是危機高峰時刻卻並不確定。這既取決於經濟形勢的惡化程度,也取決於高層對危機的認識。

高層往往會採取以將來的更大的危機為代價,暫時緩解眼前的危機的經濟決策。最常見的就是進一步擴張貸款總量,大規模放水、印鈔,小車不倒只管推。

與黃金、白銀時代不同,這樣的時代,長期持有現金,很可能因為現金縮水而失去效用。

持有資產,則很可能無法及時變現。一旦高層內部決定不再飲鴆止渴,資產價格會在瞬間一落千丈。屆時,變現資產換取現金也沒有太大意義。

現金還是資產,這是金字塔中下層頭疼的問題。

這個問題對塔尖永遠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屆時可以獲得充足的貸款。

金字塔不同層級,擁有的權限是不同的。

塔尖可以影響經濟政策,可以獲得低息貸款。在他們持有大量資產時,他們可以鼓勵放水,便於他們找接盤俠、去庫存。在他們需要現金時,他們可以獲得低息貸款。當他們深陷債務危機時,他們可以要求國家提供信用支持——大而不倒,是全球共性,雖然華爾街是罪魁禍首,但是政府不得不援救,因為華爾街是經濟的核心,一旦倒掉,真箇經濟循環崩盤。

如果你的企業是一市的支柱,那麼你就有資格向市長求援,並獲得他的全力支持;如果你的企業是一省的支柱,那麼你就有資格向省長求援,並獲得他的全力支持。如果你的企業是在全國有影響力,那麼你將有能力影響全國經濟決策,將不會有任何困難。

你將有資格在全國範圍內廉價收購任何你覺得有價值的資產,你只需要貸款即可——這種貸款幾乎不需要任何抵押,只需要你的名字作擔保。你還將獲得財政巨額補貼,以折上折,再打折,免費送的方式,迅速完成資本擴張。

危機是很多人敗家破產的時期,也是大資本攻城略地最快的時期。敗家破產者負債纍纍,他們的土地、房產、股權、債權、廠房、店鋪、技術設備、智慧財產權、古玩字畫都不會消失,而是被別人廉價買走。

不出意外,一小撮新的全國首富,甚至世界首富,即將在危機後誕生。

金字塔的塔尖可以廉價獲得一切資源,也可以高價脫手一切資源,還有滿血滿魔法復活的能力。

凡人只能步行,社會層級稍微高一些的可以騎馬。凡人羨慕騎馬者,騎馬者以為自己很優越。其實,真正穩拿是騰雲駕霧的。

這就是財富的真相,也就是少數人鼓吹的敢於冒險,獲得巨額財富。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阿爾法工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503/92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