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讀蔣介石日記最多的人:他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中國的每一寸領土

1945年2月二戰結束前,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在雅爾達開會,討論戰後世界新秩序等。美英兩國為了爭取蘇聯在遠東地區參加對日作戰,同意外蒙古獨立,納入蘇聯勢力範圍,並承認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包括允許蘇聯繼續租用旅順港,以及與中國共同管理大連港和南滿鐵路等等。中國政府事先並不知道會議討論了這些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的事務。蔣介石為首的中國政府和蘇聯在1945年8月14日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實際上以承認外蒙獨立為條件,換取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條件。

畫外音:外蒙古是中國現代史中丟失的最大一塊國土。迫於當時對日戰爭的需要和蘇聯的強大勢力,蔣介石為首的中國政府和蘇聯在1945年8月14日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實際上以承認外蒙獨立為條件,換取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條件。當時的中國外長宋子文曾經拒絕在條約上簽字,並且憤而辭職。

李肅:在1949年之前,還有一個事情我們想問一下。就是蒙古國的獨立問題。俗稱「外蒙」。外蒙在獨立過程中實際上已經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的這個期間。當然,無論是中華民國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最後都是承認了蒙古國的獨立。但是在最初的時候,的確確是在中華民國政府的期間蒙古國獨立出去了。蔣介石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怎麼處理的?

郭岱君:很多人都很關心這個問題。這個是《中蘇友好條約》1945年,是宋子文率領的一個代表團到莫斯科去談。最主要的最羞辱的就是允許外蒙獨立。另外當然就是旅順大連這些港口繼續地租借。所以宋子文談完之後,他不願意簽,因為他覺得這是喪權辱國。至於中國為什麼不能爭取更好的條件呢,那時沒有辦法。為什麼?因為弱國無外交。所以孤臣無力可回天。那些條件在雅爾達會議後,美國、英國、法國已經暗自允許了蘇聯,要換取蘇聯能夠參加戰爭,這個聯盟國。

畫外音: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在蘇聯雅爾達開會,討論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的利益分配。美英兩國為了爭取蘇聯在遠東地區參加對日作戰,同意外蒙古獨立,納入蘇聯勢力範圍,並承認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包括允許蘇聯繼續租用旅順港,以及與中國共同管理大連港和南滿鐵路等等。中國政府事先並不知道會議討論了這些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的事務。

郭岱君:所以宋子文也沒有辦法。所以最後是王世傑,新的外交部長去簽。蔣介石日記在這裡面有很多很多的記載,他也做了各種的分析。實際上宋子文在蘇聯談判,跟蔣介石每天都有電報往返。那麼為什麼同意外蒙,蔣介石他分析,外蒙其實在1920年代就已經不是我們的了。雖然名義上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蘇聯從1920年就駐兵了。所以整個是蘇聯的勢力範圍,我們根本進不去的。所以他就想寧願讓外蒙,因為他想反正不是我們的我們也拿不回來,換取蘇聯東北和新疆的,交換東北和新疆給我們。因為他認為東北和新疆是我們可以掌握的。他怕蘇聯最後不肯把東北和新疆交回。所以他作了各種的斟酌,在日記裡面左考慮右考慮。他覺得反正不是我們的了,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喪權辱國,其實我們早就已經沒有了。所以他最後同意外蒙獨立。但是他有個條件,因為表面上你不能把領土讓給人家,所以他有個條件,他說要讓外蒙人民舉行公投,如果外蒙人民選擇他們要獨立那我們也沒辦法。舉行公投,這是唯一的。

李肅:據說這次公投好像說是百分之九十幾的蒙古人贊同獨立。

郭岱君:是的。他們贊同。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蘇聯控制的,因為蘇聯有軍隊在那裡。所以等到王世傑要去簽的時候王世傑也很猶豫,他不願意做這個喪權辱國的人。所以蔣介石還勸王世傑,他說你放心好了,他說外蒙早就不是我國領土,我們現在是以外蒙來交換東北跟新疆,這是他的一個考量。

李肅:如果說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把外蒙給割讓出去的。這個說法準確嗎?

郭岱君:在中華民國政府的時候把外蒙給割讓出去。

李肅:剛才我們講過對蒙古國,蔣介石對蒙古國獨立的看法。在中國還涉及到獨立問題的還有西藏。西藏的問題蔣介石是怎麼看的,他在日記中有沒有寫到西藏問題?

郭岱君:有的。西藏比外蒙的情況要單純。因為外蒙實際上在2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被蘇聯占領,所以他的勢力早就在那個地方,中國根本進都進不去。可是西藏不同。西藏是英國的勢力範圍,一直是英國人在控制。但是在抗戰的時候,因為沿海被封鎖,所以後來我們要蓋駝峰,蓋滇緬鐵路,以及從西方的各種其他運輸中,為了蓋這些公路,曾經進入到西藏去,所以國民黨的勢力確實達於西藏,但是國民黨從來沒有達於外蒙。在盟國最高首長會議里好幾次,在抗戰時候,英國每次對西藏問題講來講去,好像是他的地方。宋子文都不客氣地講,首相先生,西藏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不需要你來教導我們怎麼處理西藏問題。然後蔣介石日記里也講了很多,他非常痛恨英國對西藏的染指,所以他跟宋子文也說絕對不可以讓英國染指西藏,我們有自己的西藏政策。當然因為抗戰勝利後,內戰馬上就出來了,而且整個內戰我們看出,先是東北,華北然後華東,最後再往西南,所以西藏這一片國民黨是鞭長莫及。但是蔣介石在各種場合都明示堅持西藏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一點他們是很堅持,也因為如此,在日後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可以說是國民黨當年奠定了法理的基礎,所以西藏英國就沒有多說什麼,還給中國,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隊進去了。

畫外音:抗日戰爭以後,共產黨再次成為中國政府的主要威脅。蔣介石為了對付共產黨,曾經與投降的侵華日軍進行合作,並且參加因此保護過一些日本戰犯。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以後,蔣介石還將日本軍官請到台灣,協助訓練軍隊。

李肅:剛才說到了一點點,在二戰以後,蔣介石是跟侵華日軍達成了某些諒解,由投降的侵華日軍來幫助蔣介石的部隊,幫助國民政府的部隊對付共產黨,這個可不可以再詳細說一點?

郭岱君:在抗戰尾期,勝利在望,他想到和日本合作,第一個,因為接收的問題,國民黨的軍隊在西南,占領地很多都是日本軍隊,他希望日本能夠維持秩序,並且跟國民黨交接,而不是跟共產黨交接。第二個,他想下一步是內戰,就是跟共產黨打仗,日本跟共產黨是有經驗,日本人在占領區裡面跟共產黨打過仗,而且日本是反共的,可以協助剿共。在這點他認為美國人不可信,美國人沒有經驗,而且美國人早就被共產黨那一套宣傳被弄得昏頭昏腦的,他覺得美國人幫不上忙。第三點很重要,抗戰的時候,他看到,雖然是我們的敵人,抗戰的時候他看到日本軍人的軍容,士氣,訓練,他批評自己,他說國軍「士氣蕩然,將軍都怕死,將軍置士兵之生死於不顧」,但是日本從來沒有發生這種事情,所以他覺得整個軍隊要重新訓練,尤其是日本的這一套訓練方式,他覺得是國軍可以採納的。基於這三點,希望日本人跟他合作,不只是在內戰的時候,由日本專家叫根本博,他是個中將,他曾經是日本駐蒙古的總司令,他成為國民黨的顧問來協助他,所以重慶保衛戰的時候他就在的。當然內戰很快就結束了,等到到了台灣之後,蔣介石是認認真真地把日本的軍事專家請到台灣來。可是那個時候還有美國在,這些人都是隱姓埋名。秘密來的,一方面有美國,二方面你說不過去嘛,他是我們的敵人,你現在讓我們的軍隊跟他們學習,不要說軍隊不能接受,人民也不能接受。在台灣的聯絡人,他叫作富田直亮,所以他的化名叫作白鴻亮,後來我們叫「白團」,十幾個七十幾個都來了。

畫外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以後,蔣介石邀請由幾十名前日軍中高級軍官組成的「白鴻亮軍事顧問團」到台灣,簡稱「白團」,對中華民國軍隊校級以上軍官進行培訓。「白團」還曾經協助蔣介石制定各種軍事計劃,包括反攻大陸的初期作戰大綱等。在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中,白團教官曾經親赴前線督導。在美國的壓力下,「白團」於1968年解散。

郭岱君:幾乎國軍高級將領大概有一萬人以上都是受過日本人訓練,當然美國是非常不高興,所以在他日記裡面好幾次,美國軍事顧問團蔡斯當面跟蔣介石說你不可以這樣,讓他們走。他說敷衍,最後拖拖拖。這個時間也相當久,前前後後大概有十幾年。當然後來美國是完全不能容忍,所以慢慢最後就退掉。因為中間還有個插曲,就是日本的軍官來訓練台灣的軍官,孫立人第一個反對,同時孫立人是訓練新軍,他用美式來訓練,所以雙方的想法是不同的。蔣介石日記里就罵他,心胸狹小。我們來做師對抗,你找你的師,我找日本的師,大家來彼此對抗,不單是陸軍對抗,同時是兩棲登陸對抗,那一次對抗日本訓練的表現非常好,所以後來孫立人也沒話說。

李肅:但是在蔣介石日記當中有沒有反映這樣的情況,就是說他從實際上來說,那當然是有用,就是實用主義可以這樣來用,道義上面他有沒有覺得自己這樣是不對的?

郭岱君:我想倒沒有這樣考慮。你想那是生死存亡之戰。當然我們要講的更遠一點,因為蔣介石自己是在日本軍事訓練,所以他了解日本人的長處跟短處,所以他想用日本軍人計程車氣那是不用講。他就覺得說國民黨的失敗是「士氣蕩然」嘛,沒有士氣了,所以他特別希望能夠日本人來訓練。另外就是日本人作戰的這一套,他也覺得有可取之處。

李肅:那麼是不是也因此,蔣介石有意識地保護了一些本來應該受到懲罰的日本戰犯?

郭岱君:那當然,岡村寧次大將,他是中國戰區的頭號戰犯,但是蔣介石保護他,把他送走了。所以他後來也感恩,好幾個日本的軍官,都是將領,感恩他們就組織了一個叫作「富士俱樂部」,名為富士俱樂部,實際上就是個軍事研究院。專門搜集各種戰役的資料給中華民國,給國軍。不單是日本,最早的時候在1933,34,35年,幫助國民黨軍隊訓練的法肯豪森,德國的將軍,他也是紐倫堡大審裡面的戰犯,可是最後蔣介石還是救了他,因為他對中國的軍隊有貢獻。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401/126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