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作者:

聶鑫森| 界畫|傅山|廣廈|書畫院_新浪軍事_新浪網

清代學者李密庵,曾寫過一首《半半歌》廣為流傳:

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

旨在告誡人們,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度。達不到或者超過這個度,都不能得到預期的結果。

只有適中,才是最佳選擇,才能受用無邊。

這裡的適中,正是這個「半」字。

世間之事,大多離不開「半」字。

生活一半如意一半失意,人生一半明媚一半淒涼,歲月一半歡喜一半憂愁。

無論對人對事,都不能要求面面俱到,事事周全,凡事只求半稱心,才能知足常樂。

「半」不是破罐子破摔的無奈,而是一種不較真的豁達思維,也是一種看開看淡的人生態度。

半苦半甜,才是生活

人人都嚮往十全十美,期待時時順心,事事如意。

可這世上,哪有什麼十全十美。

大多數人,竭盡全力也只是過著苦甜參半,悲喜交集的一生。

在西班牙,有一位著名的舞蹈家叫阿依達,在不熟悉她的人看來,她是一位光鮮亮麗,光芒萬丈的人生贏家。

但了解她的人就會知道,看上去永遠笑容明媚的她,其實生活里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痛。

有一次,阿依達來中國演出,接受了水均益的採訪。

在採訪中,阿依達坦承道來自己的不幸和幸福。

當年,10歲的小阿依達正活躍在熱愛舞台上時,突然劇烈的背痛讓她動彈不得,後經診斷被確診為嚴重的脊柱側彎。

如果不徹底離開舞台,她的脊柱就會越來越彎,直到危及到生命。

當時的阿依達不明白死意味著什麼,對舞蹈的熱愛讓她滿不在乎地宣告,就是要跳舞,哪怕死在舞台上。

從那以後,她就一直戴著折磨人的金屬矯正器跳舞,過海關的時候,她把矯正器從身上摘下來,擱在包里。

就這樣,她一路帶著明快的笑容舞遍了全世界。

生活的苦,終究沒能將她打倒,反而使她越挫越勇,一路堅持,最終享受到了自己想要的甜。

喜劇大師卓別林說:「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這叫做真實。

真實的人生,沒有百分百的完美無缺,沒有那麼多令人艷羨的輝煌,也沒有那麼多無風無雨的順遂。

有的,只是半苦半甜的現實。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每個人在瑣碎漫長的歲月里,總會遭遇一些挫折,承受一些苦痛。

重點是,坦然接受,熬過去了,才會享受到生命的甜果。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不要沉淪於一時的苦一蹶不振,也不要沉溺於暫時的甜忘乎所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的生命長河裡,淡然自若,泰然處之。

半得半失,方得圓滿

古龍老先生曾說:「你若得到了一些東西,你就同時失去了一些東西。

世上的事,得與失永遠是相輔相成的。

很多時候看似失去,其實在另一方面卻是一種獲得。

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隻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地掙扎,尾巴斷了,小壁虎得以逃命。

農夫看見了,心疼小壁虎,拿出一包草藥說:來,我幫你把尾巴包紮上,這草藥可以止痛。

小壁虎感激之餘,果斷地拒絕:「不用了,我很感謝這疼痛,因為是痛讓我知道自己還活著,而且你包紮了我的傷口,它怎麼能長出新的尾巴來呢?」

說完,小壁虎帶著鑽心的疼痛爬走了。

失去,不一定都是痛苦。有時候,它也孕育著希望。

就像小壁虎,失去了尾巴,但換來了生命。

得到,也不一定都是驚喜。

就像花園裡的花朵,當你因為喜歡而摘下來帶回家,它只會死得更快。

太陽出來時,雪人會融化;秋天來臨時,花朵會消逝。

凡事皆有代價,得到一些東西,必然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在得與失之間學會珍惜,即是一種圓滿。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此處如有所失,彼處必有所得。

哭過了,便堅強了,經歷過,就成長了,失去過,學會珍惜了。

每一份看似悲傷的失去中,都孕育著或多或少的收穫。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得與失,丟掉因失去而鬱結的負面情緒,換個角度,看到的就是新希望。

一半得到,一半失去,人生方得圓滿。

半聰半拙,才是大智

《兒女英雄傳》裡有言:天道忌滿,人事忌全。

意思是不能過分追求事情的完美,太完滿,往往容易走向反面。

做人也是如此。

太聰明的人,反而容易活得累,半智半愚的人,更容易過好這一生。

晚清時期的曾國潘,就是這樣的人。

他沒有超群絕倫的才華,被左宗棠屢屢不留情面地批評「欠才略」,被學生李鴻章當面說太「儒緩」。

連他自己也常說:「吾生平短於才,秉質愚柔。」

在當時的著名人物中,他被認為是最遲鈍愚拙的一位。

然而,他的一生,卻屢建佳績,最後超凡入聖。

這一切,正是得益於他的「笨拙」。

在學習上,他不懂得什麼技巧,別人可以一目十行,他只能踏踏實實一個字一個字地過,看似愚拙,卻也為後來直通科舉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在創建湘軍選拔將領上,他不懂得說好聽的大話,只知道講實實在在的真話,因此收穫了人心,更是徹底根絕了軍隊裡的油滑習氣。

在他的一生中,「天道忌巧,去偽存拙」是最大的人生信條,也是給他帶來最大益處,最值得人們學習的東西。

作家蘇芩說:「曾經以為自己活得很明白,後來才發現,一個真正活明白了的人,不會忍心讓自己活得太明白。」

大凡智慧之人,都懂得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該明白的時候不裝懵,該糊塗的不較真。

霧裡看花,也有一種別樣的美,凡事不必太認真,有時候看得太透反而是一種負擔,懂得太多反而失去了樂趣。

人生,一半糊塗,一半明白,是一種不為難別人,也不困擾自己的智慧。

半人半我,才最自在

有一位老先生,經常到一家商店買報紙,店裡的售報服務生總是一臉傲慢無禮的樣子,就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老先生的朋友看不過去,不禁問他:「賣報紙的地方很多,你為什麼不到其他地方買?反而要在這裡看這張臭臉?」

老先生笑著回答:「為了跟他賭氣,我必須多繞一圈,既浪費時間,又增加麻煩,再說,禮貌不好是他的問題,為什麼我要因為他而改變自己的心情?

人活著,不把別人看得太重,不把自己看得太輕。

不因為別人的不好而破壞自己的心情,也不因外界的不如人意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大的瀟灑自在。

正如楊絳先生所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做人,最怕太過極端,要麼完全不把他人放在眼裡,要麼根本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生命很短,真心很貴。別對不值得的人毫不保留地掏心掏肺,別讓自己總是忍氣吞聲受盡委屈。

留一半真心給別人,留一半善意愛自己。

半人半我,才是做人最舒服最自在的狀態。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驕。

生命過半,終於懂得了,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才是人生最美妙的境界。

也逐漸在前行中頓悟:

半苦半甜,才是生活的真相;

半得半失,才是人生的圓滿;

半聰半拙,才是為人的真諦;

半人半我,才是處世的通達。

共勉。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17/143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