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做人的方法數不勝數,古人卻只用兩個字就全部概括

平時關注修身養性的朋友,會從很多途徑學習到各種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方法。當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東西多了的時候,就難免會出現當時覺得有道理,但過後卻又忘記了的現象。

對於這個現象,我們可以把利用古人幫我們歸納總結的方法,把複雜變簡單,記住並做好兩個字,一樣可以得福報保平安。

先來看晚清文學家王永彬在《圍爐夜話》裡講到的這段話: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這段話意思是說:

行善的方法是無窮無盡的,但只要講一個「讓」字,便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處世的道理成千上百,但只要做到一個「敬」字,就能使所有的事情都得到解決。

王永彬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下這其中的含義。

一個「讓」字,可以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是「不爭」,一個是「能舍」。如果在工作生活中我們能做到「不爭」,凡事順其自然,那我們就不會去與人過度計較,更不會為了爭名逐利去做傷害別人的事情。

如果人人都能努力做到「不爭」,我們的周圍就會少去許多勾心鬥角的矛盾,我們的社會也會減少很多的流血衝突。

做到「不爭」後要再努力做到「能舍」,當我們能捨得自己的財物去救助別人,能捨得自己的時間去教化別人,能捨得自己的享受去為服務別人,能捨得自己的生命去匡扶正義,我們就做到了行善積德。

因此,做好這個「讓」字,也就做到了行善的重點,圍繞這個「讓」字,我們百善皆可做,也就可以為自己積陰德,得福報。

說完「讓」字,我們再來說「敬」字。

「敬」字也可以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一是敬人,二是敬事,三是敬自己。

如果能做到敬重別人,則在與人交往中自然會和氣友好,不會與人爭鬥,一般都能愉快地相處。

如果能做到敬重所做的事情,則自然會有強烈的責任感,做事盡心盡力,考慮周全,小心謹慎。而不會去敷衍塞責,草草了事。

如果能做到時刻都敬重自己,則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會去做有虧於自己人格的事情,也不會得過且過,而是會要求自己去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加強自身的修養,增加自己的價值。

因此,為人處世的道理那麼多,只要把這個「敬」字做好了,也就能使有關的事情都事事皆通了,和別人的矛盾少了,自然也就讓自己的平安多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光影書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02/156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