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中國的酒文化,主角根本輪不到白酒?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白酒?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白酒約等於中國的酒文化?

或許該這麼問,白酒什麼時候征服了中國?

——題記

如果要理解中國文化,一定繞不開那杯小小的白酒。

或許你認為白酒理所當然地在中國存在了千百年,代表著深厚的中國文化。但是事實上,白酒的發展也就是近四五百年的事兒,白酒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也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時間。

白酒發展的過程,是早期全球化的一部分。從它的歷史裡,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如何緩慢地聯繫在一起。

 

 

 

在年輕人心目中,白酒跟老一輩、老土、土老闆這些詞聯繫起來。喜歡喝白酒的人則吹噓,白酒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其實,白酒沒有那麼古老,中國傳統酒文化通常是指黃酒、米酒。

白酒又名燒酒,從發明算起,歷史只有短短的四五百年左右,最初只是一小部分人愛喝,到了清朝中葉才逐漸傳開,等到白酒獲得酒類王國至尊地位,是20世紀後期的事情了。在商周時代就誕生,擁有三千年歷史的黃酒面前,白酒就是個弟弟。

中國自商周以來,人們主流飲用黃酒,劉邦項羽鴻門宴喝的是黃酒,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喝的是黃酒,李白杜甫「痛飲狂歌空度日」,喝的還是黃酒。

黃酒

今天市面上,白酒品牌宣傳唐代宮廷酒之類的,大多為營銷噱頭,白酒從元代才開始出現。而且白酒誕生過程中深受外國影響,並非東亞本土自產,所以談不上什麼中華傳統。

白酒是中西結合的產物,制酒過程中,關鍵的蒸餾技術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明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本草綱目·谷四·燒酒》:「火酒,阿剌吉酒。」清朝學者郝懿行《證俗文·酒》持相同看法:「火酒,秫酒也……火酒自元時始創其法,一名阿剌吉酒,見《飲膳正要》,李時珍《本草》詳之。」

文中的阿剌吉(Araq)一詞,現代學界有兩種解釋,一說為「阿拉伯」的諧音,另一說為色目人語言的「出汗」,喝了白酒之後,容易流汗。

公元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發動了西征,一路殺伐。蒙古人滅掉了阿拉伯帝國,帶走了蒸餾酒技術,從此東亞人品嘗到新的酒味。

旭烈兀西征,攻占巴格達

一來自阿拉伯的先進科技

儘管阿拉伯帝國尊奉伊斯蘭教,名義上禁酒,但民間私下喝酒成風,屢禁不止。阿拉伯文學界出了不少李白式的詩人,愛酒並且寫了一篇篇頌酒詩。

文人艾布·努瓦斯(Abu Nuwas,762~813年)寫道:「手中酒紅如玫瑰,且為玫瑰干一杯!」「在清醒時我總是失意潦倒,醉如爛泥才走鴻運發大財」。三詩傑之一的艾赫泰勒(a1-Akhta1,約640~710年)寫道:「他通宵達旦地暢飲美酒,酩酊大醉,只要還不曾死屍般倒下,他就繼續狂飲。」

為了能喝上一口酒,有些詩人經常跑去基督徒的修道院,因為在阿拉伯帝國治下,基督教享有一定的自治權,可以合法釀造葡萄酒。波斯散文經典《卡布斯教誨錄》裡說,喝酒原則上犯禁,所以,你非要喝,就去喝最好、最名貴的。

阿拉伯的文人騷客,醉酒之後,詩興大發,寫了不少山水田園詩,歌頌修道院的景色,甚至還有歌頌基督教的禮儀之美。在中世紀早期,阿拉伯帝國為政寬鬆,管得並不嚴。

公元8世紀,阿拉伯文明達到頂峰,文藝科技各項事業大繁榮。鍊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在實驗室里,無意中探索出制酒的最先進技術——蒸餾。

酒的蒸餾技術

東西方釀酒方式,無論是中國以大米五穀釀酒,還是歐洲的以葡萄釀酒,都採取發酵方式,酒精度數較低,中國的黃酒通常15-20度,達到30度的相當罕見。

各個檔次黃酒,無論工藝再怎麼精妙,只是讓口感更有風味,酒精度數很難再提高。金庸古龍武俠小說,江湖人士必點的女兒紅正是黃酒的一種。小說里經常有句「小二,來一壺上等女兒紅」,搞得現代人以為,大俠們很厲害,戰鬥力很強,實際上根本不醉人。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劇照

阿拉伯的蒸餾技術對酒精進行提純,使得酒突破大自然的限制,創造了30度、40度乃至50度以上的高烈度酒。首創酒精蒸餾提純的賈比爾•伊本•哈揚,在科技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發現了硫酸和硝酸,改進了金屬融化和晶化的方法,歐洲人把他推崇為鍊金術師鼻祖,其崇高地位可見一斑。

某種意義上來講,白酒確實是高科技產品,不是醬香型科技,而是蒸餾提純科技。白酒與中國傳統的黃酒、米酒不同,就是多了關鍵的蒸餾程序,因而白酒口感要比黃酒、米酒更強烈。

不過,這也可能導致了白酒在中國較晚出現。唐宋時期,民間吸收異域外來文化,琵琶、胡旋舞、胡人服裝早早來華,融入進中國傳統,而酒精蒸餾技術直到蒙古西征,才被帶進來,遲來數百年。看來,從事東西方交流的貿易者可能不愛這種高烈度酒。絲綢之路上,暢銷的還屬葡萄酒。

只有彪悍的遊牧民族蒙古人,才受得了高度酒精,他們征服了阿拉伯人,從敵人手裡獲得了蒸餾這一關鍵核心技術,再結合中原的糧食發酵,最終產生出中國特色的白酒。

二哪些群體愛白酒

元代是酒文化的一個高峰期,在入主中原之前,蒙古貴族就喜好飲酒。貴由和窩闊台可汗,都因為酗酒而身體大損,窩闊台在一次打獵過程中,「進酒歡飲,永夜乃罷」,隔天就暴崩了。

等蒙古人從阿拉伯那裡,獲取蒸餾技術,造出酒精度數更高的白酒,飲酒之風更加酷烈。忽必烈早年飲酒節制,晚年敞開了喝,再也不約束自己,放飛自我,對酒的熱愛可能已經刻在黃金家族的DNA里。

《忽必烈傳奇》劇照

元朝皇帝幾乎沒有不愛酒的,只分為兩類:普通愛酒的,與極度愛酒的。其中最誇張的當屬武宗,他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常年酗酒,連忽必烈也無法忍受。元世祖命令實行嚴格的戒酒醫療,但是伺候皇太孫的色目人找出一個鑽漏洞的辦法,他偷偷把酒用管子引入浴室,讓皇太孫趁洗澡時解酒癮。為了喝上酒,拼盡了全力。

武宗登基後,沒了管教,喝酒更猛,最終因長期酒精中毒,英年早逝,享年30歲。後續列位皇帝,在酒場前仆後繼,壯烈犧牲。元仁宗享年35歲,泰定帝享年35歲,文宗享年28歲。末代皇帝元順帝倒是滴酒不沾,也因此高壽。

蒙古人滅了阿拉伯,阿拉伯人帶來造酒技術,致使數位元朝皇帝喝酒喝死,政局動盪。令人懷疑,白酒是不是阿拉伯人報亡國之仇的秘密生化武器。

阿拉伯的蒸餾器

白酒局限於蒙古貴族,在漢人士大夫階層傳播有限。上等工藝釀成的黃酒回味綿長,微酣又不醉人,符合士大夫的品味,白酒激烈,只有遊牧民族和下層體力勞動者喝的慣。

元朝滅亡後,黃酒重新奪回霸權,明代上流社會品鑑酒類,爭論哪個地方的黃酒最正宗,根本不把白酒放在眼裡。有的文人還宣稱燒酒有毒,明末的反清志士屈大均就認為,飲用白酒是元人遺毒,白酒很熱,裡面火氣太大。

明代的名門望族還保持對葡萄酒的愛好,在《金瓶梅》小說中,葡萄酒是西門慶的日常飲品,這也反映了時人飲用葡萄酒的盛景。而白酒只有底層平民才喝,窮人更偏好短時間內獲得酒精刺激。喝白酒的風氣,與底層勞動力嗜辣重油鹽的吃飯口味幾乎是同時產生的。

在生產上,白酒的潛力更高。黃酒的釀造原料黍米和糯米是口糧,易受戰亂饑荒影響。白酒的釀造原料之一高粱,是不適合直接食用的穀物,但卻非常適合釀酒,以高粱蒸餾出的白酒,酒度也更高。

從明朝隆慶到清朝乾隆的200年間,高粱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到了乾隆後期,北方白酒的生產量已經超過了黃酒,「通邑大都,車載燒酒(即白酒)販賣者,正不可計數」。

三白酒的勝利

晚清以後,黃酒雖然產量逐年降低,但仍然是士大夫們的心愛之物。翁同龢與高級京官互相應酬吟詩,都喝黃酒,而且以紹興出產為尊。浙江紹興的花雕、太雕、女兒紅,皆為一流。咸豐十年,恭親王奕訢與俄國外交官會面,他贈送的禮物,有「紹酒四壇」。

到了民國時期,北洋政府設宴席,依舊用上等黃酒招待客人。北京市民有點錢的,優先買高檔黃酒,普通人家喝檔次稍低的黃酒品牌,比如山東黃酒、良鄉黃酒,實在太窮的家庭,才去喝白酒。

魯迅的弟弟周建人愛喝酒,但是剛工作,收入不高,只能喝白酒。魯迅得知後,心生憐憫,決定擔當起大哥的責任。他每月給十塊大洋,讓周建人消費好一點的酒,按照當時的物價,一塊大洋可購買一瓶中高端檔次的紅酒。

北方各省雖然白酒產量大,但是高消費群體仍偏愛上等黃酒,陝西省的黃酒品類有杜康,西鳳,太白,稠酒。白酒最終大獲全勝要到1949年後,傳統上原本沒有白酒文化的地區也開始飲用白酒了。

主要原因是老問題,糧食緊張,黃酒的原料大麥小米,用途優先作為主糧。以高粱雜糧釀成的白酒,可以網開一面,保持生產。1950年代以後,釀黃酒的老作坊大批倒閉,貴州茅台和瀘州老窖,愈發興旺,白酒的釀造工藝進一步提升,實現體系化,現代化和工業化。

茅台鎮

到今天,白酒成功逆襲上位,不再是明清時候窮人的酒。茅台出現於生意場,受到成功人士的青睞。年輕一代的人如果喝酒,偏好歐美的葡萄酒、紅酒,顯得時髦。現在的高端酒類品牌,不是洋酒,便是白酒。有招數千年歷史的黃酒文化,失去往昔的光輝,隨著士大夫文化一同沒落了。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硬核讀書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11/161761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