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孫娟:在災難面前,請檢查自己和孩子被馴化的程度

作者:
有些場景里的人們,明顯表現出里被馴化後的特徵,災難臨頭,沒有自救意識。這不能怪他們,他們是無辜的。哪一幕呢?地鐵里那一幕。地鐵里的人們,水已經沒到肩膀了,可是那麼多人,表情居然那麼淡定,淡定的非常詭異。據我所知,能在生死關頭凝神靜氣的,都是大賢大聖,一個時代能出現的屈指可數。普通人在危險面前,慌亂,驚嚇,恐懼,崩潰才是正常的現象。人格完整一些的,勇敢一些的,也是興奮,想辦法自救。可是地鐵里的那麼多人,集體表現出那麼淡定,實在太詭異了。更大概率是,他們在迷茫,懵懂,聽天由命中。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在被社會馴化。往往這種馴化是不知不覺的,悄無聲息的,最後讓你覺得那就是你自己。我們現在做出的任何行為和選擇,以及腦中的思想,都是信息環境的產物。與其被環境馴化,不如自己馴化自己。

因為很多時候,你都不知道是誰在馴化你,也不知道你已經被馴化到了什麼程度。也不知道被馴化後的行為是對自己有利,還是對馴化你的人有利。一定要時刻警醒,不要被別人灌入腦中的毒液麻痹;不要用別人的鎖,給自己的思維套上籠頭。河南洪災使那麼多人丟失家園,該追責追責,該救助救助,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也希望梳理清楚提醒自己和他人。這樣可以避免災難的發生,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多掌握一些主動權。

有些場景里的人們,明顯表現出里被馴化後的特徵,災難臨頭,沒有自救意識。這不能怪他們,他們是無辜的。哪一幕呢?地鐵里那一幕。地鐵里的人們,水已經沒到肩膀了,可是那麼多人,表情居然那麼淡定,淡定的非常詭異。據我所知,能在生死關頭凝神靜氣的,都是大賢大聖,一個時代能出現的屈指可數。普通人在危險面前,慌亂,驚嚇,恐懼,崩潰才是正常的現象。人格完整一些的,勇敢一些的,也是興奮,想辦法自救。可是地鐵里的那麼多人,集體表現出那麼淡定,實在太詭異了。更大概率是,他們在迷茫,懵懂,聽天由命中。他們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其他力量。在親歷者的表述中,我們看到更多的詞是,別人命令,自己等待,等待救援,期待救援。

有人曾試圖用安全錘砸窗,被人制止後,就再也沒人砸窗了。一開始要往出走的時候,工作人員發現有水進來了,吩咐乘客確認鍵廂,於是大家就都很聽話的回去等。也沒人懷疑工作人員做出的判斷是否正確。在網上流傳的視頻看,車廂里的一群人,都在很安靜的等待,在生死面前,不正常的淡定令人覺得詭異。有些人會說,因為車外的水位高於車內,砸窗水會進來。但是,砸窗還有生還的可能,不砸窗,很大概率會死。

畢竟,救援不是一定會等來的,尤其在突發狀況面前,相關部門不一定反應那麼快。就算能反映過來,需要救援的地方很多,不一定能及時趕到。所以,等待和期待,不應該是生死關頭的態度。但是你想想,遇到事情就等待,或者期待他人幫助,這不是小孩子的行為邏輯嗎?怪車上的乘客不懂自救沒意義,為他們開脫也沒意義,很慶幸最後他們得救了。

但是這個事情很值得我們反思,人群有明顯的馴化痕跡。馴化成條件反射的聽命令,跟著大流走,聽從指揮,不管是誰的指揮,也不管指揮的對不對。遇到困難選擇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非常茫然。那種詭異淡定的表情,就是習慣性的等待表情。不止地鐵上的人,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包括自己,其實也有這樣的問題。遇到困難,習慣性的等,靠;看到有人指揮即使心存疑慮也會服從;只要看到自己和多數人的行為一樣就不慌了,不管對錯。我們都仿佛羊群里的一隻羊。絕對不是荒野里的貓,和狼,有獨立的行動能力和思維。每個人都被馴化了,只是每個人被馴化的程度不同。那麼,我們是什麼時候被馴化的?從小到大的時時刻刻,都在馴化我們。回想一下。

小學時候,老師讓我們做活動要排隊,動作要整齊劃一。說話時候先舉手,過節日要聽從老師指揮。後來,每天的生活都是學習書本知識,先去聽老師講,講完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完,最後老師給分數。從小到大經常做操,大家排好隊做操時,老師最多講的是:"小明,別亂跑,別出風頭,要和大家一樣。"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長負責搞定,你只需要跟著老師安排的步驟,完成任務就行。直到上大學。工作後也是這樣,分工越來越細化,工作任務由上級領導安排,你只需要把安排的任務完成就行。對整個系統的目標和發展情況一般不關注,也自己知道關注了沒用。人在25歲前,是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多數人在此後的人生中,遇到事時,這兩種模式會自動運行。如果不去常常審視,很難疊代。審視一下就能發現,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我們被教育的最多的是"服從安排聽指揮",同時還被教育"不要給集體添麻煩,不要出風頭。"從來沒人教育我們遇到困難主動解決問題。所有的日程都排滿了,任務一個接著一個。完成任務,獲得獎賞,跟著大家一起走,這就是從小到大的日常。我們也基本沒有遇到困難讓自己解決的機會。

人是很容易被馴化的。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如果你對某人的一個行為給出積極回應,他以後就會經常做這件事。如果你對他的另外的行為給出消極回應,他慢慢的就會杜絕那種行為。一旦思維和行動形成了慣性,不加思考就會完成任務,服從命令了,絕對不會亂來。馴化成功。外界的馴化一旦成功,就像給大腦帶上了鐐銬,哪怕給你自由自主的權力,也不會去做沒做過的事。我們曾經看過很多例子,從小被養在籠子裡的動物,即使打開了籠子,他也會回籠子睡覺。因為在他的經歷里,意識里根本沒有"原野"這個概念。"社會化"是社會學的一個經典的概念,從小的經歷,外界的信息,是塑造一個人的最大力量。經常有些老年人對我說,他們的前半輩子,被灌輸了太多錯誤的東西,下半輩子,努力的為大腦排毒。力求活成一個清醒的人。我也是這樣,我對世界的認識,30歲前全部來自書本,學校和家長。但是後來發現,世界的真相完全不是他們說的那個樣子。於是在竭盡全力,一項一項的解開別人套在我大腦里的枷鎖。雖然這種精神上的手術讓人非常痛苦。但當把別人強加給我的虛假的東西全部置換掉以後,變得頭腦清明,看清了世界的真相,原來更加廣闊明亮。所以,一定要經常審視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動模式里,是不是有外界馴化後的痕跡。多一些自主意識,面對緊急情況懂得自救,徹底根除等待,聽從,盲從,期待他人的行為習慣。

警惕在生活中被事情推著走,而不是自己主宰生活的進程。警惕自己是否在尋找人群歸屬感,那種歸屬感是假的,人一旦群體中,智商會降,行為會遇到阻力,有時候將集體滑向錯誤。警惕自己和孩子變得太乖,太聽話。

不要把自己的任何決定權交給他人。遇到事情一定要自己主動觀察形勢,想出辦法,並且付出行動。如果是經過深思熟慮得出的結論,就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想法,不要盲目隨大流。有時候大多數人會在迷茫中滑向危險,也許你的清醒,不僅能救自己,也能救別人。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孫娟的書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6/162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