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阿里事件的背後:在酒桌上被「圍獵」的年輕人

在職場諸多的隱秘角落,早已被人罵爛的「酒桌文化」,還是讓很多年輕人在「職」難逃。
三還沒進入職場,就備受酒桌文化的折磨

(妮妮女00後西南地區研一學生)

我的導師是一個學術很高的80後。同時,他也是一個極其愛喝酒的人。

我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所以一直以來都滴酒不沾。誰成想,短短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我們導師找了諸多「藉口」邀請我們去喝酒。

我是西南某985的研一新生,這屆一共六位同門,五女一男。雖然還沒開學,就已經提前到學校開始打工了。

初次報導,老師就邀請了他帶的所有學生,組了個酒局,美名其曰「歡迎新生」。

在飯桌上,他會說:「這是你老鄉,你不得敬一個?」「你倆以後是一個小組的,你不得喝一個?」「這是你同門師姐,你不敬?」一開始我嘗試過拒絕,說自己喝了酒會起炎症,心臟也不是很好。結果老師臉一下子就黑了,「不可以,你不喝就是不給面子」。他會一直逼我喝,不喝就說我要造反。

迎新生喝酒就算了,可他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還要一起喝酒,甚至打羽毛球等集體運動之後也要一邊吃宵夜一邊喝酒。

而且每次去都要所有人先喝3杯,然後大家要輪流去敬他,再彼此互相敬。我們一個導師組10個人,這樣下來,每個人20杯起步。

《將戀愛進行到底》劇照,圖源網絡

有一次喝完第一杯酒,我給自己倒飲料,老師就喊我:「你要幹嘛?」當時我就舉著杯子僵了10秒鐘,一動不敢動,我們老師也黑臉黑了10多秒,最後說再給我拿個杯子。

老師特別看重面子這塊,他覺得導師就是導師,師姐就是師姐,師兄就是師兄。

師兄師姐要坐在導師的旁邊,然後才是我們。而且師姐在酒桌上是要調節氣氛的,比如聊一聊生活、家鄉、習慣,順便開開玩笑。如果師姐沒照顧好我們,老師就會生氣;如果師姐不喝,老師就說師姐在帶領不良風氣。

之前我還「頭鐵」地和老師說自己要養生,要長壽,現在開始要遠離酒桌。結果他說:「年輕的時候不幹這些,那你幹什麼?」

他認為年輕人就要拼搏,要鍛鍊好身體,要做好學術,還要能喝酒。他讓我們在學校里就學會這樣的文化,不然以後到社會上會鬧笑話。在酒桌上,如果有哪些「酒桌文化」沒學明白,老師會很不開心,然後平時工作也會針對你。

比如那些喝酒厲害的,平時工作中他就不怎麼說,那些不怎么喝酒的,工作中出了點差錯,他就會罵得很厲害,特別雙標。

現在我對吃飯已經PTSD了。有一個新同學來實驗室的時間比我們晚一些,他來之前的那半個星期我一直處在恐慌的狀態,因為肯定又會被老師叫去吃飯、喝酒。

我覺得真的很痛苦,那些工作中被「酒桌文化」迫害的人,如果不是迫切需要這份工作還可以離職,而我真的需要這個學歷,所以只能忍受。

唯一能逃離的辦法只有平時吃飯的時候,坐的離老師遠一些,趁他不備,偷偷把酒倒掉。

四「工作要求——陪客戶」,這是最糟糕的體驗,沒有之一

穆白男80後華北地區IT從業者

我最初頻繁參加酒局,就是公司指派。公司派我去了,我肯定得喝,還得搶著別人的酒喝,以顯地主之誼。

「工作要求——陪客戶」,這是最糟糕的體驗,沒有之一。

《無恥之徒》劇照,圖源網絡

說好聽點叫陪客戶,其實就是免費的傭人。從機場接機開始,除了他上廁所不用我扶著,幾乎什麼都幹了。

要給人準備酒,要敬酒,還得想祝酒詞。這不單單是一個喝酒的過程,說白了就是客戶來當爸爸的,我受的傷害比別人都大,才能顯示出地主的狀態,我覺得非常噁心。

酒桌上喝酒分幾種情況。

一是談生意。一個合同10萬塊錢,一杯酒也10萬塊,那一排酒倒滿了,起步三杯,30萬塊錢。我們盡全力討好客戶,客戶也覺得自己就是王,他滿意了就會投資。其實他不滿意也不會跟我們談,但是沒人敢不喝,沒人敢賭,就怕責任落到自己身上。

二是自罰。無論是說錯話、遲到了、禮數不周還是被客戶挑了毛病,都要自罰三杯,白酒、紅酒、啤酒都得喝。這哪是喝酒啊,這是去決鬥去了。

所謂的「一輪」「二輪」「三輪」,每輪都離不開酒,表面說是喝酒助興,其實就是一種藉口。酒壯慫人膽,借著酒勁,這些人會開始罵街、動手,甚至輸出粗魯黃段子。並且光明正大地給自己找藉口——「我喝多了」,可笑的是大家還都會接受這種藉口。

最恐怖的還不是勸酒、敬酒,而是那些有錢、有權的人,喝完酒就想釋放自己的欲望,體驗那些之前從未體驗或是不敢體驗的事情,從而獲得更大的快感。這不就是一种放飛自我麼?他就是想做那些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看著那些暴露真面目的人,我真是從吃驚到嫌棄,甚至現在已經麻木了。算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吧,有點像自己在廁所里呆久了,就不覺得廁所惡臭了,因為我的身體敏感度降低了。

在酒桌上,被摸手、被摟摟抱抱真的太常見了,而且那些黃段子基本都是奔著女生去的。有時候,大家都喝的稀里糊塗的時候,我也會借著酒勁去打亂那些客戶的「如意算盤」,事後給予這些女性相應的提示。

但是前提我得保護好自己,用自己的智謀去幫助那些女生,正面衝突我得儘量避免。

面對強權,有的人只能忍氣吞聲,有的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人反而投懷送抱,有多少人敢真正的抵抗?真沒辦法,只能凡事多留證據,挺無奈的這個事兒。

我屬於比較被動的那種,很難拒絕別人,所以不得不喝。尤其是在摧殘型的風暴式的勸酒面前,什麼擋酒令、耍滑頭,甚至提前準備醒酒、解酒物品根本沒用,在喝快酒、喝急酒的攻勢面前簡直是收效甚微。吐過膽汁、吐過血,撞完馬桶、撞玻璃、撞牆,我都體會過。不能說完全迷失,但真是在極力地控制自己,動作幅度也變得越來越大。

後來,因為工作犯了一場哮喘,差點喪命。那時候就想明白了,我不再在乎別人對於我的任何威脅、恐嚇,甚至一切讓我喝酒的理由都是空氣了。

我命最大,我對家庭有責任,對我愛人、對我雙方的父母有責任,我不需要再取悅任何人。老天給了我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我就過好自己這後半生就行了。

五年輕人能終結酒桌文化嗎?

「酒桌文化什麼時候能滅絕?」仿佛成為一個世紀難題。年輕人拒絕的不是和朋友一起喝點小酒的愜意,而是酒局上的PUA和服從度測試。「拒絕喝酒」本是一項權利,而行使這項權利卻需要勇氣。萬不得已時,這裡還有一些我們徵集到的年輕人酒局自保指南。

@關丞(男95後研一學生)

「酒桌文化」確實應該控制,它真是無處不在,哪怕是身邊的朋友,都會「是朋友就干」。誰沒遇到過被勸酒的時候,難受幾次慢慢就學到了不少知識。酒桌上都是有套路的,不想喝就開始狂演,別人以為你喝醉了,就不會勸你了。

第一,動作幅度喝說話聲音要顯著提高。

第二,要讓旁邊的人煩你,比如用手抓個豬蹄,再故意往誰身上一靠。看你這樣誰還願意和你喝酒啊?

第三,隨便不經意間打翻些什麼東西,讓大家知道你的腦袋仿佛已經不是你的腦袋了。

平時生活中我也會有意無意地強調自己經常「漲肚」,這樣也算給自己上廁所躲一躲找個藉口……

@無風不起浪味仙(女90後國企員工)

硬性上,如果是感覺不好的工作飯局,可以攜帶錄音筆。有一種看起來像隨身碟,其實是錄音筆的鑰匙鏈,可錄時間長。這是一種堅決取證,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方式。

軟性上,飯局上如果自己感覺不太好,一定要向人求救。首選自己的女同事、同事、領導,其次是對方的女同事,包廂服務員和酒店管理人員也可以。一定要讓別人知道你的態度是堅決拒絕的。

我曾有過一次私人飯局,進包廂前拿了100元給服務員,交代她幫忙看著點,不能讓人在飲料里下東西,也不能讓任何人帶走我。如果我失去意識,讓她以丟失重要東西或者打碎東西的方式報警,並立刻聯繫我給的緊急聯絡人。那個大姐沒有收錢,說一定會保護好我。後來沒有發生什麼事,是很溫暖的經歷,girls help girls。

尾聲

當90後的時代到來,「酒桌文化」會被終結嗎?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對109441名青年人進行了一項調查,35.7%的受訪者每月要參加三個及三個以上的酒局,84.0%的人直言反感當下「酒桌文化」。

有些反感「酒桌文化」的年輕人,會有勇氣說出:「天王老子來了我也不喝。」

阿里「性侵事件」後,某大廠實習生直接向公司CEO及總裁發送消息,建議頒布「拒絕陪酒」的相關條令,杜絕所謂的「酒桌文化」。大家也紛紛呼籲公司制定關於「反酒桌文化」的規章制度,以及反職場性騷擾的機制。

《熔爐》劇照,圖源網絡

當越來越多敢於反抗、發聲的年輕人出現,正如@無風不起浪味仙所希望的——從80後、90後開始,我輩自強,從我們開始保護下一輩年輕人。我們努力工作,全力拼搏,是為了有朝一日肅清風氣,不讓自己經歷的噁心事再傳遞到95後、00後。

有的人是「屠龍少年終成惡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成為那樣的人。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後浪研究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15/163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