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名醫北腫沈琳:為何確診胃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25歲上班族胃部脹鼓鼓,一查竟是癌!

30歲白領患上胃癌,竟和家庭有關!

32歲年輕女性,從出現症狀到確診胃癌,僅半個月時間……

在各大媒體平台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類似的真實案例。一個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好像在提醒我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被胃癌「纏上了」。

為何確診胃癌的年輕人原來越多?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告訴搜狐健康,目前,胃癌仍然是中老年人易發生的腫瘤之一,大家覺得年輕人的發病率似乎在提高主要和兩個因素有關。

一方面,在胃癌的發病人群中,患病年輕人的比例似乎有上升的趨勢。中老年人群的發病率比較穩定,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從趨勢上來看,年輕人的發病率在增加,這是大家直觀的感受。再加上任何一個年輕人發病都會引起全社會和家庭的廣泛關注,這種關注度和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遠遠要大於老年人群的。

另一方面,胃癌成因複雜,與家族遺傳易感性有關,同時也受到生活方式、身體免疫狀態的影響。現在年輕人普遍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想吃一頓就放開了吃,不吃的時候就餓一頓,再加上吸菸喝酒多,晚上睡眠不充足,作息不規律等,的確容易讓胃癌趁虛而入。

「並不是年輕人胃癌高發,而是相較於以前,現在年輕人中的確是有不少胃癌病人。這要讓大家引以為戒,多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多注意自己有沒有家族和遺傳病史,在工作、生活中,要調節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體檢。」沈琳強調。

胃癌異質性強,創新療法亟待突破

胃是一個多功能器官,不僅僅具有消化和容納的功能,還具有內分泌功能,對體重,還有代謝都會產生影響。此外,體內最大的微環境是腸道菌群,而胃是否健康、是否切除,對於整個腸道菌群有很大的影響,這會進一步影響全身的總體環境。

胃的不同部位作用不同。例如賁門部位的黏膜和胃底的黏膜、以及胃竇部分的黏膜功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泌酸,有的是分泌黏液,每一個部分結構和功能都不一樣,所以長在不同基礎上的腫瘤本身就是有異質性的,小類大類一分,重新排列組合後可以有許許多多類型。

這一特點在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好發的胃癌類型上就能窺見一二。沈琳介紹說,年輕人好發的胃癌類型絕大部分是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細胞癌,常發生在胃體或者近端,但中老年群體中,胃食管結合部發生比較少,胃體癌也沒有明顯占優勢。

異質性強導致胃癌在治療上面臨著比其他癌症更大的困難。失去了手術治癒的機會之後,以往只能採用化療,而化療藥物療效有限,即便發展至新型化療方案,通常也只能帶來不到一年的生存獲益,所以到了這一步,往往就意味著患者的生命進入了倒數計時。

多年來,針對晚期胃癌的創新治療探索力度正在不斷加大。這其中,胃癌免疫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日前,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基於一項名為CheckMate-649的全球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數據,批准了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含氟尿嘧啶和鉑類藥物化療適用於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或食管腺癌患者。這是目前唯一在中國擁有胃癌適應症的PD-1抑制劑。

沈琳指出,對於胃癌研究,特別是對於胃癌的免疫治療研究,這項研究不僅僅給病人帶來希望、給醫生帶來了新手段,也為未來胃癌免疫治療建立了一個質量非常高的臨床隊列。研究結果出來以後可以發現,胃癌局部進展期的免疫治療探索也開始了,所有其他的新的靶點藥物也開啟了在胃癌當中的探索。

當然,從目前來說,並不是所有胃癌病人都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因為免疫環境太複雜了。而且和其他實體瘤比,胃癌的獲益也相對較差。在未來的研究中,沈琳認為,應該通過多個標誌物或建立預選模型來篩選免疫敏感人群,讓病人用某些藥物的有效率更高。這也是現在常說的精準治療,是腫瘤治療發展的重要方向。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19/164878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