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移民之後,有沒有一些「歧視」來自於我們自己?

作者:

比如,移民之前甚至移民之初,我都聽到過華人圈兒里一個關於「華人被歧視」的「經典例證」——華人找工作「受到歧視」。

而其中與此有關的一個更加「確鑿」的證據,是與菲律賓和印度移民相比,華人找工作無論是成功率還是質量,普遍都比較不理想。

而當我真正移民之後親身經歷了找工作、乃至工作幾年之後又回想起這個「傳說」的時候,我才發現真正而主要的原因在於——早期華人移民的整體英語水平相對堪憂(我感覺2015年之後中國技術移民的英語水平明顯提高)。

比如,絕大部分當地老闆要求能夠用英語「流利溝通」——這個要求一點兒都不過分,我招的人至少能跟我正常交流吧——於是,(跳過口音等等問題不說)在原來的國度里英語就被廣泛使用的菲律賓和印度人,比起中國人當然普遍地更容易被當地僱主接受。

於是,在這樣一個明明由語言問題造成的就業差異面前,「華人被歧視」的結論就出現、乃至廣泛流傳了。

這就是「歧視」被擴大化的一種常見原因——並非「源於」歧視的現象,卻讓人們把它的原因含糊地歸結為「歧視」。

曾經在我身邊,還發生過這樣一個小事——

在大溫Richmond一個我經常等車的公共汽車站,在某年春天的某幾天裡,每到下午下班時間,就會固定地出現幾位東亞裔面孔的老人,看上去是採摘野菜歸來,然後一起乘車回家。

但非常遺憾的是——

他們有一個很「驚人」的習慣,就是不管自己什麼時候來的,總能夠做到「無視」之前已經在等車的人,然後「衝到」最前面去搶著上車。

最「驚人」的動作,是有時會有一個老人率先「沖」到最前面,然後用自己的身體擋住車門,大聲招呼著所有的老年同伴上車之後,才讓出上車的空間給其他人。

所有等車的人不願為了這點小事與一群老人發怒,但是一兩次過後,再看到他們,都露出一臉鄙視。

恰好有一天,有一個越南同事和我一起等車,當那群老人再次結伴而來的時候,與我們一起等車的幾個人用搖頭嘆氣聳肩等等肢體和表情、表示著厭惡與鄙視。

我的越南同事說——「這些人為什麼這種態度,這是歧視這些亞洲老人嗎?」

我說——「你繼續看吧……」

然後,他就看到了我剛才描述的畫面——

最後,我問他——「你還覺得這是因為歧視嗎?」

「當然不是……」

在加拿大的幾年、經常見到媒體在報導亞裔與非亞裔之間的衝突(或者「受到傷害」)的一些新聞時,會跳過事情的起因(或者一筆帶過)而直接完成「歧視亞裔」的定性。

對此,我的觀點很簡單——雖然這個社會有「歧視」問題的存在,但是事情的起因有很多種可能,並非所有的衝突都是因為歧視。

對於那些「跳過」事情過程和原因、簡單直接扣上歧視「帽子」的所謂歧視事件,我只能表示不認同。

歧視,不該是一個「框」,讓人們把什麼都「糊裡糊塗」地往裡面裝。

雖然那樣很省事,但是結果卻不那麼好——

一來,是讓人們忽略了事情真正的原因。

二來,把事情的原因歸結為一種「社會問題」,於是變成與自己沒了干係、輕鬆推脫了所有的責任。

第三,在客觀上營造了「歧視」擴大化效果,容易讓很多人有意無意地在內心裡漸漸埋下一種「我們是被歧視」的弱勢心態。

三、那些「敏感的自尊,內心的自卑」

雖然「歧視」話題似乎很「火爆」,但是我一直覺得它只是一個存在於媒體和網絡上的話題——而日常生活的同事、鄰居、熟人之間,幾乎沒什麼人聊這個話題。

而在真實生活中,真正有人說「遭遇」歧視的兩個故事,都是發生在初到加拿大的前兩年。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一個西洋棋課程里。

起因是授課老師在講述一種源自歐洲的點心時,由於擔心中國兒童不熟悉,於是又專門給「來自中國的小朋友」多描述了兩句。

結果,這下可「點燃」了在場幾位中國家長的熱議——

第一位說——「這老師也太小看中國了!這有什麼呀,這種點心幾年前在北京的很多小區里就到處都買得到了!」

於是其他幾位家長也隨聲附和,最終大家一起表示這個老師就是看不起中國、是對中國人的「歧視「。

我對此感到很愕然——倒不是因為我對這種點心確實不熟,而是因為「太開眼了——原來這也算歧視?」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一個藝術中心的開放式講座里。

當時,一位教師模樣的人,用幻燈片在給現場席地而坐的孩子們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

在提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四大古老文明時,老師描述人類那時候的生存條件非常惡劣,包括要面對非常惡劣的氣候,和今天看來難以接受的食物……講到這裡時,老師生動(或者說誇張)地做了一個表示「噁心」和難以下咽的表情。

結果現場一兩位中國家長帶著孩子「憤然離場」,表示「這是對中國古代的歧視」。

結果,老師在下一張幻燈片裡,講述的就是這些古老文明國度里,那些人們戰勝惡劣條件的偉大,以及我們今人應當向他們致以的敬意。

可惜,「憤而離場」的那幾位中國家長和孩子沒有聽到後面這些。

後來,每當在中文媒體裡看到那些似乎永遠頻繁發生的「歧視」事件時,我總覺得多少都能夠看到這兩個故事的「影子」。

四、結語

一種歧視,來自於別人。

一種歧視,來自於自己。

我們當然要拒絕和反抗來自別人的歧視,

同時也不要呵護和縱容,那些來自於自己內心的歧視。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溫哥華港灣(BCbay.com)專欄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4/165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