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睡覺有這4個小動作千萬別忽視!越早重視越好

寶寶睡覺常常會有一些小習慣,在媽媽們看來只要寶寶沒醒、睡得踏實了,就問題不大。但其實,有些小動作暗示著寶寶的身體健康問題,需要媽媽們引起足夠的重視。

到底是哪些睡眠習慣容易被媽媽們忽視,需要更重視?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張嘴呼吸

媽媽應該知道,寶寶越長越沒有小時候好看,跟寶寶睡覺「張嘴呼吸」有密切的關係。

正常情況下,人是用鼻子呼吸的,只有鼻塞又或者患有某些疾病的時候,才會用嘴呼吸。短時間用嘴呼吸問題不大。

但是,養成了習慣,長期睡眠時用嘴呼吸,最後就會影響面容。所以,如果你家寶寶睡覺時經常出現張嘴呼吸的習慣,建議帶寶寶去看看耳鼻喉科,檢查呼吸不順暢的主要原因,看看是否慢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等問題。

二、容易出汗

「寶寶睡覺時特別容易出汗,就算天氣不熱也常常會汗濕衣服,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生理性出汗——

多出現在入睡之後大概1-2小時。原因有很多,比如:

◆體質原因。白天運動量大產生了很多熱量,機體無法把多餘的熱量散出體外,當孩子入睡之後,熱量就會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也會減弱,身體只能通過出汗將體內多餘的熱量散出。

◆護理原因。衣服穿太多或被子蓋太厚,室內溫度高。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機體代謝旺盛,外界環境太熱的話,他們只能通過排汗來釋放體內多餘的熱量以維持正常體溫。

◆飲食原因。入睡之前喝了牛奶、麥乳精等,寶寶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也會通過皮膚散發出來。

其實,寶寶容易出汗,大部分情況是生理原因,不需要過於擔心,但也有少部分是病理原因,常常不易被重視。

病理性出汗——

如果室溫舒適、睡前活動少,孩子是在進行深度睡眠時、安靜的狀態下大量出汗,那麼要懷疑是否某種疾病引起。

比如佝僂病引發的出汗,就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前半夜,頭部有明顯出汗,有「枕禿」。佝僂病除了會出大汗,還會伴隨有夜驚、夜啼、煩躁、方顱、胸部畸形、O形腿或 X形腿等症狀。這種情況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和鈣。

再比如寶寶不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還會有低熱、疲乏無力、食慾減退、面頰潮紅等症,多數是病症表現,最常見的是結核病。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

如果家長不確定寶寶是否是病理性出汗,那麼務必要密切觀察寶寶的伴隨症狀,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早日治癒疾病,出汗的現象也自然就會消失了。

三、睡覺磨牙

「半夜給我家寶寶蓋被子,小傢伙牙齒磨得咯咯響,看樣子肚子裡蟲子多,要吃點打蟲藥了!」

細心的媽媽發現,寶寶晚上睡覺時常常磨牙,咯咯響,但是要注意,不要盲目給寶寶打蟲或者補鈣

有數據顯示,大概5%~30%的兒童患有磨牙症,其中學齡前兒童比較常見;一般情況,磨牙會在6歲左右消失,但也有部分6~13歲左右處於換牙期的兒童也會磨牙。

導致磨牙的原因比較多,其中最常見的有:

◆腸道寄生蟲病。常說「夜裡磨牙,肚裡蟲爬」,主要是蛔蟲和蟯蟲在作怪。蛔蟲會掠奪營養,分泌物質刺激腸管使蠕動加快等,導致寶寶睡眠中神經系統依舊興奮,引起磨牙;蟯蟲則會在寶寶睡著後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瘙癢,導致睡不安穩而磨牙。如果發現寄生蟲要在醫生指導下驅蟲。

◆咬合不佳。牙齒的咬合不佳,比如牙頜畸形、缺牙、牙齒過度萌出、單側咀嚼等,這些情況也都會出現磨牙現象。

◆精神不好。壓力和焦慮都可能會誘發磨牙,比如大人的過度責罵、換了老師、剛上幼兒園、去到陌生的環境、白天過度疲勞或興奮等等。

四、睡覺打呼

「我家孩子才5個月,睡覺居然打起了呼嚕,睡得那叫一個香啊,這睡眠質量看著都羨慕!」

大部分媽媽認為,寶寶睡覺打呼嚕就是睡得香。如果寶寶是偶爾發出鼾聲,又或者鼻息聲都正常,有節奏地打呼,就不需要擔心。

比如——

睡姿引起的。寶寶仰面向上睡時,舌頭根部因重力關係而向後倒,舌頭過度後垂而阻擋呼吸道,阻塞了咽喉處的呼吸道,所以容易打呼,稍微調整睡姿即可。

奶塊淤積。新生寶寶的呼吸道,如鼻孔、鼻腔、口咽部就比較狹窄,喝奶時如果奶塊淤積了,很容易導致呼吸不順暢,出現打呼。這種情況導致的打呼要注意,媽媽餵奶之後,不要立刻把寶寶放下,輕輕拍一拍後背,防止奶塊淤積。

除了生理性地打呼,長期睡覺打呼還是暗示著一些問題的,為了安全起見需要重視。

比如——

寶寶間歇性打鼾並伴有喘息聲,可能是呼吸道有部分堵塞(比如扁桃體腫大),是兒童時期特有的疾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醫生診治。

孩子過度肥胖也會打呼。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起寶寶的體重,當體重超標時要嚴格控制,等到肥胖很嚴重了再來減肥的話,就會變得比較麻煩,而且還會出現其他疾病。

所以,媽媽們平時除了關注寶寶睡不踏實等問題以外,也要多多關注寶寶的一些睡眠習慣。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溫州辣媽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22/166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