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頭大,經濟金融擺不平;中共巡查,25家國有金融機構問題突出;

被整,阿里巴巴獲利大減逾七成;放棄川普政策!俄足以讓美歐經濟衰退?俄找中共幫忙規避制裁,這樣沒戲;大陸進口玉米29%來自烏克蘭

放棄川普政策!俄掌控石油、天然氣出口,足以讓美歐經濟衰退

俄烏戰火爆發,「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文章分析,資源豐富的俄羅斯正是趁著能源價格高昂的時候挑起戰端;而由於多年來美歐在能源政策上缺乏遠見,讓未來幾個月的能源、尤其是天然氣價格飆漲成為幾乎不可避免的現實。

俄羅斯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石油出口國、第二大天然氣出口國;豐富的資源不僅讓俄國累積逾6300億的黃金及外匯存底,也是俄國面臨任何較嚴厲制裁時可能使用的報復手段,即限制能源出口。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俄羅斯會在這時候發動攻擊,因為從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以來,液化天然氣價格每百萬英熱單位(BTU)通常在10元、甚至5元以下;但是目前已經突破30元,讓俄國有前所未見的龐大能源支配力。

天然氣有本質上的不同,與裝載油輪運送的石油相比,歐洲使用價格更為低廉的管道,導致其40%天然氣仰賴俄羅斯;若從產量數字來看,卡達及美國可以立刻填補歐洲的俄國天然氣缺口,但是將天然氣液化需要投入相當成本,不能一蹴可幾。

要取代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歐美需要投資數十億元在新的核能及再生能源發電廠,還有連結地中海與北非、西亞的新天然氣管道,以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至於美國則需要與他國一起擴大天然氣生產。

但是這些行動不可能在90天內看到效果;文章指出,這是多年來在能源政策上缺乏遠見,才會落得讓俄羅斯有辦法顛覆全球能源市場這步田地,不論如何,只要俄國的能源與世界大部分地區隔絕,歐洲的經濟可能會陷入衰退,美國也是如此。

中央巡視組巡查完畢,25家國有金融機構「問題突出」

中共紀檢部門對25家國有金融機構的巡視完成後指出,這些機構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在防範、識別、預警和處置金融風險方面缺乏足夠的意識和機制,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存在薄弱環節。

這次巡視是中共監管部門對中國大型科技企業、恆大集團等房地產開發商以及該行業存在的嚴重的債務問題進行調查和整頓的一部分。

過去一年,中共中央為了因應美中關係的嚴重惡化,強化對大型企業的控制,對多個關鍵行業展開了整頓。涉及的行業包括網際網路銀行、電子商務、大數據管理、房地產業、教育培訓、電腦遊戲、網約交通平台等。其範圍之廣、力度之大都是中國從1980年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罕見的。

據中共黨媒新華社報導,接受中共19屆中央進行的第8輪巡視的國家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25家。15個巡視組從去年10月開始到近日全部完成,調查摸底持續了約4個月。

報告還特別提出,還有一些機構沒有完全肅清賴小民等貪腐落馬官員的影響。

賴小民原是中國財政部下屬的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董事長,因「受賄罪、貪污罪和重婚罪」在去年1月被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

俄找中共幫忙規避制裁?晶片問題指望不上

在俄羅斯周四啟動對烏克蘭的入侵後,作為一攬子回應措施的一部分,美國實施了對俄出口限制。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周四宣布,將限制俄羅斯獲得技術和其它產品。俄羅斯將無法獲得半導體、計算機、電信、資訊安全設備、雷射和傳感器等產品。這將迫使那些使用美國設備在海外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必須事先獲得美國的許可才可向俄羅斯供應產品。

美國商務部說,這些管制主要針對俄羅斯的國防、航空航天和海事部門。美國與歐盟、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合作採取這一行動。

路透社在2月25日發文指出,在晶片供應方面,俄羅斯無法完全尋求北京的幫助。

報導援引中國的一名晶片顧問的話說,俄羅斯自己的晶片產業是失敗的,依賴全球半導體供應。

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中國在全球晶片出口中的份額仍然微不足道——其無晶圓廠的晶片製造商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6%。路透社說,這也限制了北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受到嚴厲制裁的俄羅斯。

香港城市大學研究中國技術政策的道格‧富勒(Doug Fuller)表示,儘管西方國家完全切斷俄羅斯從其它國家的晶片進口可能會增加中國晶片的出口,但「俄羅斯需要的一些晶片中國無論如何也無法製造」。

大陸進口玉米29%來自烏克蘭,價格或上漲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從烏克蘭進口玉米高達824萬噸,占總進口量近三成(29.07%),中國進口玉米主要用於飼料加工。

由烏克蘭進口的玉米主要從基輔港出發,透過海運送往中國東部、南部各港口。有進口商表示,相對於船期安排,現在更擔心的是玉米價格變化。這段時間以來,玉米進口價格持續上漲,從去年底每噸人民幣1900元,漲到了目前每噸2600元。

俄烏衝突將導致玉米、小麥等農產物價格全面飆漲。專家分析,衝突一旦加劇,短期還將繼續推高玉米的進口價格。

官方整頓之下,阿里巴巴獲利大減逾七成

不用遇上四十大盜,只要中共官方一把嚴格監管的大刀,就很可能讓中國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獲利銳減。阿里巴巴集團24日公布最新財報,截至去年底,營收達人民幣2425.8億元,同比增長9.7%,創下自2014年以來最低的季度增長率;淨利潤則為192.24億元,同比下滑約75%。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26/171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