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吳國光談布林肯中國政策講話

作者:

所以我覺得只談願望是不能夠清楚的認識這個問題的,實際上我也意識到布林肯在他的講話中,特意強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是中國人民取得的。他也有意在強調和中國相競爭的主調下,避免來自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的反彈。我覺得他是意識到了中國共產黨由於控制著中國強大的宣傳機器,可以動員中國的民族主義力量,來借美國把中國定義成最主要的競爭者來動員中國的民族主義力量反美,實際上一直也都是這麼做的,我想美國能夠意識到這一點,能夠說清楚實際上中國對於美國的威脅,對於世界的挑戰不是由於中國國力的增強,而首先是由於中國這樣一套政治制度,我想如果把這個問題講清楚,還可以再講這個制度是讓中國一般民眾的公民權利、政治參與權利,甚至生活中非常基本的一些自由都被剝奪了,讓中國人生活在物質生活很豐富的情況下,卻生活在那樣一個缺乏公平,沒有正義,最近幾年更為嚴重地剝奪了基本權利的狀態中,如果把這些話都講清楚了,我覺得可能更容易避免來自中國的反操作。

但我認為,他這樣講習近平,也可以讓習近平反操作。

所以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的國家,任何一個國外的聲音要想直接影響其內部運作應該都是很困難的。作為一個一般的公民當然只能表達自己的願望,但是作為一個政治操作者,他應該在表達願望之外,應該能夠有更直接的操作的措施。如果你有辦法來影響中國的政治權力的運作邏輯,當然更好,但是他也同時講了,他並不尋求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而習近平本身是中國政治制度的產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體制中成長起來的,從中國共產黨的體制上得到這個位置,所以我認為根本的問題。

這個講話的盲點就是沒有認清政治制度的根本分歧。

法廣:布林肯在他的講話中也提到了台灣問題,我們知道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在日本訪問時,也再次承諾會在台灣受到武力攻擊的時候保護台灣,但是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都先後出台出面說是"口誤",而美國還是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沒有改變,布林肯在他的講話中也說,美國的台灣政策沒有改變的,如何看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地反覆的說法呢?

吳國光:這個問題(關鍵)也是我所講的要看他做什麼,而不是要看講什麼,當然講什麼很重要,但是做什麼更重要。如果從美國政府最近幾年講什麼上來看,他們每次往前走一點——也就是往支持台灣的方向傾斜一些,然後馬上又會縮回去,又會回到原來的講法上,但是也還是一直在沿著更支持台灣的方向走,只是走了以後又會返回。

在做的方面,我們也看到美國增加了對台灣的軍事上的支持,也有更多的一些相當層級的官方來往,對台灣民主的欣賞和支持也比以前增加了,但是還沒有走到……比如說,在這次新冠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台灣還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成為國際社會的孤兒單獨的奮鬥。美國——至少在這個問題上——還沒有走到像在世界貿易組織中那樣: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行政特別區三個獨立的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在世界衛生組織中是否也可以採取同樣的模式?但是目前還沒有走到這一步,但是總的來說是在朝更加支持台灣的方向走。

那麼為什麼在說的方面會往前走一點又往後退一些呢,我認為可能有外交上和戰略上的考量。

外交上所講的話不能全信又不能全不信,外交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遊戲。我覺得拜登總統前一段時間明確的講,如果台海發生武裝衝突,美國會支持台灣。這是自1972年尼克森訪華以來,國際關係中的所謂"1972框架"建立之後的一個大的突破。這個突破勢必引起巨大的震動。這個震動必須要用外交上的往回走來減弱。那這就是為什麼不論美國哪個層級的官員在這個問題上走了一步之後,都會往後縮一縮,這是一個外交上的平衡的動作,那個前面講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我相信是真的,因為是真的,所以他必定有很大的震動,所以必定要反過頭來平衡穩定當前的局勢,免得會發生一系列的會引起失控的後果。

第二點,1972的框架中,美國的戰略模糊就是承認台海兩岸都承認的"一個中國原則",這個話本身就有很大的餘地。這是1972年1月在上海公報的談判過程中,翻來覆去磨了很長時間,以至於美國總統尼克森到了上海之後,上海方面本來準備的很多熱情的接待措施都被撤銷了,想跟美國一個冷臉看,意思是,你如果在台灣問題上不讓步的話,你們的這次訪問就不會取得很大的成功,最後是玩了一個字眼的遊戲,但是實際上也把立場明確和微妙地表達了出來,就是美國acknowledge(知道)台海兩岸都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方面把它講成是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實際上。美國的原話是"美國知道(你們)台海兩岸都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這也是當時的現實。當時台灣的蔣介石政權是承認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

現在的問題是,台灣那方面是否還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如果台灣方面不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那麼當然美國的認知就是另外一個情況,這個問題講起來就比較長河比較微妙……我想表達的是,為什麼美國一直在那以後都保持戰略上的模糊,不承諾武裝軍事支持台灣——如果台灣遇到來自大陸的軍事武裝侵略的話——我想原因,它不願意看到台灣在這樣一個美國明確承諾軍事支持的情況下增加膽量,直接宣布獨立,所以這個戰略模糊是一個雙重威懾:一方面要威懾中國不要採取軍事冒險行動;另一方面又要威懾台灣不要採取政治上的進一步往前走,一直走到宣布獨立,讓中共被逼到牆角不得不採取軍事動作,進而讓美國不得不面對是否介入這個軍事衝突的困境中。這就是從1972年以來,美國一直在玩的雙重威懾的遊戲。

但是現在情況可能大大的改變了,其一就是美國現在把中國定義為世界秩序的最大挑戰者,也就是美國主導地位的最大挑戰者,甚至是唯一的挑戰者。布林肯這次也強調說,只有中國有這個能力和這個意願要挑戰現存的國際秩序,實際上他也是在說俄羅斯的做法根本構不成對世界秩序的挑戰可能有這個潛台詞。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看到,特別是最近10幾年以來,中共對台灣要採取決定性動作的意願越來越強烈,軍事上的準備也越來越加劇,這就表明台海未來出現軍事動作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高,因此美國首先就要威懾中國不要採取這個動作,至於台灣是否會走向獨立——台灣實際上事實上已經獨立——已經不是主要的威懾對象了。但是也不能說這個威懾就完全不存在,因此他還會一方面拜登直接說會軍事支持台灣,另外方面又通過其他的途逕往回收一收,這也給台灣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意思是不要因為我講了這句話,明天你就會宣布獨立,成為台灣共和國。這會產生一系列的難以預料的失控的事態,我想可能是這樣一定的原因。

非常感謝吳國光教授接受法廣專訪。

對於布林肯的對話政策講話,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稱,美國務卿布林肯的中國政策演講是"渲染中國威脅,抹黑中國內外政策",目的是打壓中國發展和維護美國霸權。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汪文斌說,台灣、涉疆、涉港、涉藏等問題"純屬中國內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堅定意志。中方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空間。"他批評美方口頭上說不支持"台獨",但一再違反向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諾,企圖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

對於美方說"中國是世界秩序最嚴峻的長期挑戰",汪文斌還說,中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而美方所說"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不過是美方和少數國家制定的"家法幫規"。汪文斌說,民主和人權只能從本國實際和人民需求出發,世界上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模式,美國沒有資格充當衛道士,更沒有權利對別國"指手畫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4/175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