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羅翔: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所以我嚮往勇敢

03.

這個世界本身不完美

看理想:當下生活中普通人面對著許多無力感,法律在諸多意義上能夠保障人們的生活安全和社會秩序,但一定層面上它也不是完全萬能的,很多遵紀守法得人也會遭受不公。作為普法人,您會如何看待這種無力感呢?普通人有應對的方式嗎?

羅翔:這個問題確實過於宏大,我們可以談一些對周邊事物的看法或立場。

人關於周遭事物的看法,無非有理想主義、虛無主義,還有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就是想畫一個完美的圓,想方方面面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按照自己的規划進行。但是你會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一旦這個泡沫破滅了,很多人就會陷入犬儒,就會陷入虛無。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讓心靈適應我們根本無法控制的事情。某種意義上,還是像愛比克泰德所說的,對於可控的事情保持謹慎,對於不可控的事情保持樂觀。因為人生有太多事是不可控的,我們只能盡責任做好我們可控的事情。這大概就是理想主義和虛無主義中間的立場,樂觀的現實主義。

看理想:作為一個學法律的人,您怎麼看待整個社會的浮浮沉沉?學法律是否賦予您一些比較獨特的視角?

羅翔:法律給我的一個重要的思考維度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我想在事件中追求完美,那可能會帶來更不完美的局面。

人類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像火山口上的一層薄紗。它可能會瞬間為各種狀態所突破,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法治那麼重要。

法治承認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它也承認人的內心有幽暗的成分。它知道人類的一些美好設想,都會因為人性本身的幽暗適得其反。法治在這種悖論性的命題中,接受人類理性的不完美,所以它要限制人的權力,它要控制社會,同時要限制社會的權力本身。

對於個體,當你深刻意識到人類理性的有限性,那麼你也不再糾結於畫出完美的圓。但這並不代表理想不存在,還是秉持著樂觀的現實主義吧。

04.

悖論與荒謬

看理想:您平時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

羅翔: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淺,不太深刻,所以讀的書比較雜。我會讀一些輕鬆的、純粹娛樂的、解乏的、打發時間的書。另外,也會讀一些讓我變得厚重一點的哲學書籍和歷史書籍。

看理想:最近有沒有哪本書對您的影響或者啟發比較大?

羅翔:最近讀了很多關於悖論的書,人生中的悖論,人性中的悖論,物理學中的悖論,數學中的悖論,深刻地發現人生就是一個悖論性的存在,會發現很多憑感覺判斷的事情,完全是錯誤的。所以這再次提醒我,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感覺,感覺經常會出錯。

看理想:如果太相信悖論的話,會不會讓您進入到一種不確鑿的狀態?會不會沒有那麼容易獲得平靜?感覺人如果要好好生活,終究得有一些自己確定的信念。

羅翔:關鍵在於怎麼看「悖論」這個詞。我們經常會把悖論看成一種矛盾,但是悖論這個詞語其實有兩種解讀,一種是似是而非,一種是似非而是。

「似是而非」就是你覺得對的,其實是不對的。你憑感覺判斷筷子在水裡是彎著的,但它其實是直的,這叫似是而非。還有一種悖論是「似非而是」,你覺得它不可能,但它就是對的,比如光既是粒子又是波。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的「悖論」是一種似非而是的悖論,那可能會讓你更加擁有篤定感。在你認識到你的有限性的情況下,你更能對現實持一種樂觀的關注。就像剛才所說的,人既是為命運所選擇的,人又要有所而為。這看似矛盾,但其實並不矛盾,它是一個paradox。

看理想:聽說當寶珀理想國文學獎的評審需要在短期內讀很多本書,您讀書的過程還好嗎?

羅翔:我非常感恩有這樣的一個機會讓我系統地閱讀了六、七十本年輕作者的文學作品。從來沒有過這種密集的閱讀文學作品的時段,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從年輕人的文字中看到了一些共通點。

看理想:作為一位法律教授去當文學獎的評委,也算是跨界,您為此有做什麼準備嗎?

羅翔:我非常誠惶誠恐,因為跨界本身就代表著沒有自知之明,只有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才習慣於跨界(笑)。後來理想國和我說的是,就是希望一個文學的圈外人來參與,所以嚴格意義上這不叫跨界,我就秉持著圈外人、普通讀者的身份來參與這個評選。

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我首先更多地憑感性閱讀,而不是理性。比如這段文字在哪個地方瞬間打動我,打動我的同時讓我思考,讓我能夠從文字中感受到世間的荒謬,但同時又不會為荒謬的虛無所吞噬,又在荒謬中試圖和作者一同去尋找秩序。很多閱讀體驗是非常愉快的,在悲傷的過程中同時給予我希望。

看理想:之前看您在評委論壇上的發言,似乎對現在的青年作家的文學作品有一絲失望,能否多闡釋一點您認為缺乏的東西?

羅翔:談失望,這個詞語可能比較重,準確地說我是對我自己失望,因為我試圖在這些作品中去深刻地理解世界的荒謬性,並從荒謬性中找到一些答案。但作品本身是文本,文本並不提供準確的答案,它是一個開放性的答案。

如果說有失望,其實更多的是對作品的盼望。沒有希望,也談不上失望。我對失望的理解,可能在很多對談中有說過,我把失望看成矢志不渝的盼望。我的所有失望,都是希望在作品中看到荒謬的本相。

看理想:您在評委論壇上提過的「虛無和幻滅」,會不會是現在青年普遍的一種情緒狀態?您如何理解這種狀態?

羅翔:我覺得很多年輕人都會走過這樣一條虛無的河流,但終究還是要上岸的,不能夠為虛無所吞噬。因為虛無在邏輯上是不自洽的,在經驗上是不合適的。

看理想:您對文學最低的期待和最高的期待分別是什麼?

羅翔:我對文學最低的期待,至少是要真誠,要真實,不要虛偽,不要矯揉造作,要誠實地敘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最高的期待,可能就是讓我們看到世間的無趣,同時又能帶給我們對世間有趣的一種盼望。

看理想:您最近看的這麼多部青年文學作品,它們整體來說更偏向哪個方向?

羅翔:可能是一個中間維度,就是我們依然是在路上,依然在尋找。

看理想:您所期待的青年文學,或是更廣泛的「青年人的表達」,具有什麼特質?

羅翔:青年應該是這個時代最有朝氣的一批人,所以我希望能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一種朝氣,一種習慣,一種奮鬥,一種不妥協,一種堅韌。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看理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26/180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