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三種暗示要不得,有的話不要輕易對孩子說

不要讓你的語言暗示,阻礙孩子的成長之路。

人們常說:在成年人的相處中,最忌諱的就是口無遮攔、妄作評判。

遺憾的是,成年人與兒童相處時,話語卻變得隨意且刺耳,這些聲音,往往變成了種種暗示。

暗示總是會帶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一般來說,年齡越低,孩子受到心理暗示影響的程度也會越高。積極的暗示讓孩子從中受益,消極的暗示卻讓孩子徒留傷害。

雖然父母絕無傷害孩子的意思,但在養育中,還是會不經意地把那些負面暗示灌輸給孩子,成為孩子一生的魔音。

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有時候就是這樣不斷被父母暗示和強化出來的。

尤其是以下三種常見暗示,父母需警惕。

暗示1:因為擔心,常向孩子強調負面結果。

人們都說:「擔心是一種詛咒。」

如果用「吸引力法則」來解釋這句話,意思就是當父母對孩子充滿負面消極的思想,擔心孩子闖禍、吃虧、受傷,那麼孩子非常有可能如你所擔心的那樣,糟糕的事情接二連三。

相反,當父母對孩子充滿相信並祝福孩子,那麼孩子的行為也會趨於正向和積極。

父母時常對孩子生出很多擔憂,如孩子去幼兒園會不會哭鬧?

離開家孩子會不會照顧自己?

放學會不會在路上買不乾淨的東西吃?

哪怕當著孩子面,我們也忍不住給孩子一些「好意」的提醒:

「杯子拿穩了,不要像上次一樣又弄灑了!」

「你小心一點啊,千萬別弄到衣服上。」

「你看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算了算了,我來幫你。」

然而,父母越是這樣提醒,孩子心裡就會越緊張,最後的結果就如預料的那般。

因為這種充滿擔心的語言就是一種暗示,暗示孩子:你可能會招致壞結果。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還有的大人會過度誇大孩子的痛苦。

我曾經見過一些家長,在孩子摔倒時,一臉緊張地問:

「小寶太可憐了,都怪這地板,是不是很疼啊!」

小孩原本可以起身拍拍土,接著玩去了,但是在大人過度關注的暗示之下,他反而變得嬌氣起來,哼哼唧唧不高興。

這種脆弱與嬌氣,又何嘗不是大人想像出來的?

想起一位哲學家說過:

「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就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

父母始終都應該帶著愛與信任養育孩子。

看到這,有的父母會說:

「難道我們就不能提醒孩子注意了嗎?」

其實提醒孩子,不一定總是要向孩子表示擔憂,不妨多用一些正面的語言:

「捧杯子時走慢點。」

「這條路坑坑窪窪,我們放慢速度。」

正面的語言,往往帶有明確的指導,這比向孩子強調負面結果要好得多。

暗示2:貼標籤,誇大孩子身上的某一氣質。

孩子基本上都是從父母的言談舉止中得知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後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的孩子一犯錯,父母就愛給他們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內向、膽小、笨、脾氣壞、悶葫蘆等等。

這些標籤說白了就是以偏概全、以點概面。

它在暗示孩子:你天性就是這樣一個人,沒得救了。

一位媽媽曾經抱怨道:兒子小時候有段時間比較霸道、執拗,不像其他小孩那樣嘴甜,奶奶常常說他「性格不好」,甚至有時候不依不饒地在客人面前說。

幾次之後,兒子不僅僅變得更加沉默,而且越來越固執不聽勸。

這種性格標籤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呢?

當我們只批評孩子的行為時,目的是要他減少此類「行為」,比如上面這個小男孩,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分享,培養他的同理心。

而當我們說孩子性格有問題,那就意味著他今後無論怎樣做都沒有用了。

這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比起蓋棺定論的結論,孩子更需要的是你的愛和幫助。

有一個朋友就做得很好,他自己就是一位比較內向的成年人,從小深受「太內向沒出息」這個標籤的影響,他的6歲兒子也可能是隨他,也不如其他孩子活潑,特別是見人就躲在爸爸媽媽背後不出來。

他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逼著孩子打招呼,而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教給孩子問好的其他方式,比如微笑、點頭、揮手,他還為孩子買來一些兒童社交類的繪本。

最開始,孩子遇見陌生人還是躲在他身後,他會替孩子解圍道:

「孩子第一次來,需要時間適應。」

有時候,他會拍拍孩子的頭,介紹來人給孩子認識,孩子雖然沒有開口叫人,卻會害羞的微笑。

等人走後,朋友就會鼓勵孩子:這次表現比上次好多了。

經過很多次的積極暗示,如今孩子面對陌生人,漸漸不再那麼膽怯,有時候甚至會主動叫叔叔阿姨。

西爾維亞·洛肯的《性格拼圖》中有句話:

「你的性格塑造了你,但沒有鎖定你。」

身為父母,我們更不應該用性格標籤「鎖定」孩子

不管孩子早期的性格如何、氣質如何,只要正確引導,孩子都能順應自己的特點,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暗示3:給孩子的能力設限。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位爸爸深信:「男生就比女生更適合學理科。」

小學時,每次數學考不好,爸爸就念叨:

「女孩子就是理科的思維能力差一點。」

在爸爸的影響下,女兒漸漸地對理科學習積極性很低,上了高中之後,偏科越來越嚴重。

有一次,女孩對高中班主任說起這句:

「女生學不好理科。」

班主任聽完十分驚訝:

「誰跟你說的?能不能學好理科的生理差異影響很小,我教書這麼多年,學得好的女生多著呢!」

直到這時,孩子才反應過來,這麼多年來,她就被允許「學不好理科」,爸爸一直在暗示自己:

「作為女生,你只能做到這樣了。」

低年級就輕易放棄了對理科學習的努力。

這種對孩子能力過度武斷的評價,生活中有很多,比如:

有的媽媽經常抱怨孩子宅在家裡,不愛動,體力特別差,當孩子上體育課時,哪怕一些簡單的動作,他都不願意認真做;

有的小孩經常被指責不會講話,需要他上台發言的時候,他很難鼓起勇氣;

還有的小孩從小就被父母說身體虛弱,上學後,他也常常以此為由拒絕參加任何活動……

當身邊的大人總是對孩子說:「你學不好」、「你做不到」時,孩子也會不自覺接收到這個信息,認為自己只能達到目前的水平。

我們對孩子的種種評價,最終內化成孩子的自我評價,讓他限制在這些條條框框裡面。

自我設限,變成了孩子成長中最大的阻礙,持續地懷疑和否定自己。

演講大師韋恩·戴爾暢曾說:

「我們能力有限,這絕對是一個彌天大謊。唯一能限制我們的就是相信極限的存在。」

心理的高度,始終會影響行為的高度。

避免給孩子能力設限,他會比你想像中更優秀。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5/182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