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在美坐「冷板凳」?秦剛若出任中國外長,將如何處理美中關係

在上月落幕的中共二十大上,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躋身由205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成為中共核心領導層成員意味著他成為下任中國外長的主要競爭人選,這出乎許多中國觀察人士的意料。

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左起第二位)2021年7月28日抵達美國就職。

在上月落幕的中共二十大上,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躋身由205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成為中共核心領導層成員意味著他成為下任中國外長的主要競爭人選,這出乎許多中國觀察人士的意料。

然而,在他擔任駐美大使的一年多時間裡,秦剛未能發揮積極作用,甚至沒怎麼見到拜登政府的主要閣員。這或許是因為他遭到拜登政府的「冷落」。如果秦剛成為中國外長,他在美國的經歷對他處理美中關係有哪些影響?

華爾街日報最早披露了秦剛有望接替王毅出任 中共外交部長的消息。該報10月26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秦剛是明年春季出任 中共外交部長的最熱門人選。」報導說,現年56歲的秦剛是自毛澤東時代結束以來首位從大使任上直接晉升中央委員的外交官。

華盛頓知名中國問題專家、電子報《外國人看中國》(Sinocism)的創辦人利明璋(Bill Bishop)在11月8日的Sincocism中說,秦剛可能最快在12月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就會被正式任命為外長。

秦剛擢升或與習近平交情有關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對美國之音表示,秦剛升入中共中央委員會確實令人意外。他說:「在任大使被直接升入中央委員會的情況並不多見,因此幾乎沒有專家料到這一點。」

美國之音此前採訪的一些中國外交圈的觀察人士曾看好現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劉結一出任外長,甚至更上一層樓,接替楊潔篪出任中央外辦主任。但在二十大上,劉結一沒有進入中央委員會,意味他可能會退休。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與東北亞分析師牛犇(Neil Thomas)表示,秦剛出人意料成為外長熱門人選的一個主要原因恐怕要得益於他與習近平的關係。

「我認為其原因似乎是他與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幾年前建立的關係,」牛犇對美國之音說,「他在擔任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期間與習近平有直接接觸的機會,這似乎是他被晉升為駐美大使背後的原因,而在那之前秦沒有任何在美國工作的經驗,進入中央委員會預示他可能會成為外交部長。」

秦剛1992年進入 中共外交部後曾在中國駐英大使館工作,後來先後擔任過外交部發言人、駐英大使館公使、新聞司司長、禮賓司司長和外交部副部長。

秦剛在美被「冷遇」?

就在秦剛可能出任 中共外交部長的傳言甚囂塵上之際,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一篇報導披露,秦剛在擔任駐美大使的一年多時間裡,遭到了拜登政府的「冷遇」,可能會使美中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複雜化。

報導援引兩名不具名的消息人士的話說,在抵達華盛頓後的數月里,秦剛僅限於與少數幾名拜登政府的高級官員會面。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說,提供給秦剛的官員名單包括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協調員坎貝爾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蘿拉·羅森伯格。儘管中國大使館一再要求與更多拜登政府高級政府官員會面,但這種接觸的範圍還是很窄。

白宮方面對此予以否認,表示高級官員定期與秦剛接觸。一名高級官員在給Politico的聲明中說,除了坎貝爾與羅森伯格外,秦剛見過的高級官員還包括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國務卿布林肯和農業部長維爾薩克等。

有觀點認為,秦剛被冷遇是對北京冷落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所採取的「對等做法」。自今年4月履新以來,伯恩斯僅與中國高級官員有過三次會面,包括10月28日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的會晤。根據伯恩斯和秦剛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中共二十大落幕後,伯恩斯在北京與剛剛升任中央委員的秦剛舉行了會晤。

在那之前,中國政府以防疫為名粗暴對待在華的美國外交官及其家人。

華爾街日報編委會(The Editorial Board)10月25日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根據從美國國會議員助理獲得的美國國務院內部備忘錄、電子郵件和電報披露,中共苛待被派往美國駐華使領館的外交官及其家屬。

文章援引國會助理的話說,自2020年秋季以來,幾乎所有抵達中國的美國外交官都面臨風險,儘管不是每個人的待遇都一樣。國會助理說,美國國務院私下承認,約有30人被關在上鎖的房間裡數周,條件往往很惡劣。這些人和其他抵達的外交官還接受了多次且不必要的醫療檢查;被迫經歷了幾個月的隔離和與家人分離;他們被中國的「健康」應用程式監控。

目前還沒有明確跡象顯示秦剛很快將接任外交部長。秦剛作為中國駐美大使罕見缺席了本周一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美中領導人峰會。這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與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晤,雙方都予以高度重視。除了習近平以外,中方的人員名單還包括剛剛晉升政治局常委的丁薛祥,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外交部長王毅、副部長謝鋒和馬朝旭,外交部北美與大洋洲司司長長楊濤和副司長鄭立樵,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中方沒有解釋秦剛缺席美中首腦會晤的原因。

美國總統拜登和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率領雙方主要官員在印度尼西亞度假勝地峇里島G20峰會前舉行會晤,中國駐美大使秦剛缺席了這次重要會晤。(2022年11月14日)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庫珀認為,雖然秦剛擔任過駐美大使,但他對美國各界的聯繫並不深,他對美國到底有多了解也是個未知數。他說,「現在的挑戰將是,儘管秦剛駐在華盛頓,但在整個美國政府中並沒有很深的聯繫(儘管他的確經常與白宮交談),所以我不知道他對美國系統的各種要素了解有多深。」

Politico的報導說,直到最近,秦剛一直依賴一位名叫朱麗安娜·格洛弗(Juleanna Glover)的企業顧問與華盛頓建立聯繫。此人曾為網飛(Netflix)、特斯拉和AT&T在內的財富500強企業提供諮詢,被稱為「大亨傳聲筒」(the mogul whisperer)。格洛弗表示,她的角色是一名中間人,為秦剛介紹「有原則的、超級聰明的政策制定者」,但同時也向他遊說,要求釋放在香港被監禁的民主派媒體大亨黎智英

秦剛具備習近平要求的「鬥爭精神」

歐亞集團的牛犇說,與他的前任崔天凱相比,秦剛身上更具備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要求的與西方國家打交道時的那種「鬥爭精神」。

他說:「秦剛作為駐美大使的工作遠比他的前任崔天凱更接近習近平對中國外交官的偏好,即展示出『鬥爭精神』,並為中共所認為的中國核心利益挺身而出,而崔天凱在華盛頓以完美的外交官而聞名。崔天凱當然也是堅持黨的路線,但他能夠與美國官員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外交官建立非常好的關係,而秦剛則更專注於在世界範圍內傳達習近平對中國的政治優先事項,並願意比崔天凱更直接地指責美國。」

時任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接受路透社的採訪。(資料照片:2018年11月6日)

今年5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了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演講,將美中關係形容為「全方位的競爭」。這立即遭到了秦剛的批評。他說,「用競爭定義中美關係只會加劇緊張,引發對抗。」他還批評說,美方所稱的競爭不是公平、健康的競爭,而是惡意對抗,將產生危險後果。

牛犇表示,儘管秦剛在華盛頓「遇冷」的經歷可能會對他日後負責中國對美外交工作產生一定影響,但這不應該被擴大。

「我認為,秦剛與拜登政府高層接觸的努力碰壁,可能會再次強化現有的觀念,即美國正試圖遏制中共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以及華盛頓不想與北京接觸。但我也認為,不應過分強調秦剛在華盛頓的經歷所產生的影響,因為這將落入過去幾年北京固有的對美國的既定看法,確認了現有觀念,而不是改變中國外交政策的方向。」他說。

除秦剛外,中國外交圈另一位得到提拔的人物就是現任外長王毅。在中共二十大上,年滿69歲的王毅不僅沒有依據「七上八下」的不成文規矩退居二線,反而進入政治局,預計他將接替楊潔篪出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成為中國外交的一號人物。

中國外交的幹部搭配自錢其琛以來基本上都是「美日配」,即由一個主持對美外交的官員和一個主持對日外交的官員搭班。王毅曾經是中國駐日本大使,與他搭檔的楊潔篪擔任過駐美大使。在他們之前的李肇星也擔任過駐美大使,而與李肇星搭班的國務委員唐家璇主持過中國對日外交。

「我猜測秦剛和王毅將是我們未來幾年在外交政策問題上的主要對話者,因此可能會有一些努力與他們建立一些信任,特別是在許多人期待的20國集團峰會上拜登-習近平會晤後。」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庫珀說。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16/183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