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毀道書,失仙緣,遭報應

一、石氏女善待仙人得長壽

北宋時期,京師開封有一位石姓民女。她一家以開茶肆也就是開茶館為生。石氏女每日在茶館裡給父母幫忙,為客人端茶送水。曾有一位瘋瘋癲癲的乞丐,總是到茶肆來討茶喝,這個乞丐蓬頭垢面的,衣物又破又髒。石氏女總是恭敬的給她茶喝,又不取錢。這樣持續一個多月了,每日石氏女總是擇好茶以款待乞丐。她父見到了,為她不把乞丐趕走而生氣,還打了她。可她一點也不介意,每日供給茶水伺候乞丐更加盡心了。

又過了數日,乞丐又來了,喝茶後,把剩茶遞過去,對石氏女說:你能喝我的剩茶嗎?女孩子頗嫌其不乾淨,把一些剩茶潑在地上,當即就聞到一股異香。石氏女方知此乃異人,急忙喝了剩茶,便覺神清體健。乞丐說:我就是呂仙翁,你雖無緣盡飲我茶,但也可隨你所願,或富貴或長壽皆可。石氏女不願富貴,說只求長壽,財物夠用就行了。石氏女說完要求後,乞丐便離開了。石氏女對父母秉明此事,父母驚異而到處找尋那乞丐,可就是再也找不到了。

石氏女既笄(女子15歲)之後,嫁給一管營指揮使為妻,後為吳燕王孫女的乳母,受邑號(古代六品以上官員夫人的封號)。石氏女高壽長達120歲。

(資料來源:《夷堅志》)

二、毀道書,失仙緣,遭報應

北宋時,贛州興國縣(今江西興國縣)有一位叫劉子昂的縣官。他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兒子。他兒子有一次從書館中出來,見有人喝醉酒後酣睡於階下,便命人扶起安置好,仔細一看發現是平常在市集上賣藥的道人。到了明日,道人還是這樣醉酒酣睡。

縣官之子認為他可能是得道的異人,便命人把道人扶入齋舍之中,讓他在座位上坐好,然後焚香作禮恭敬無比。道人醒過來說:少年郎,為何拜我,你有何求。縣官之子說:我觀先生必非尋常人,我只願求先生教我道術。道人笑探布囊,從中取三卷道書給他。其中兩卷是封好的,僅二寸多長,如手指大小,封的堅緊如木石一般,三卷道書全部給了他。道人還告誡他說,你一定要把道書謹慎的衛護好,千萬勿遺失,道書內容千萬勿泄露給人看,你先取未封的一卷道書觀看,恭恭敬敬的按其記載而修煉,第一卷全修成後,再依次開啟其它兩卷觀看。三卷道書記載的內容全學完了,全做到了,全修成了,則你的道法成矣,道人反反覆覆的叮嚀了許久才離去。

縣官之子大喜,打開未封的一卷道書一看,裡面講的全是符、印、咒術的術類。他依其法而行,無不立有效驗,比如說對一顆棗施咒後置於水缸中,病者飲缸中水,無論新老疾病無不立時而愈。一時間,請水者雲集。

其父聽說後,大為憂愁,以為兒子在學妖邪之術,詢問小吏後得知道人授書之事,便向兒子索取道書觀看。兒子出於對情的執著,違背師父的囑託,不敢隱藏道書,把道書取出給其父看。縣官一見到道書即強令兒子燒掉。他兒子居然也進一步的違背師命,把道書燒掉了。一燒完,室內就有響聲如雷,不一會兒,就有象世人所繪的道家護法神六丁力士一樣的幾位天將顯現出來,他們哭泣著向縣官之子告辭,並對縣官說:你誤了你的兒子啊!賢子本當行道術以積功德,而最終得道圓滿,今天做了這種事,犯了大罪,簡直是不祥之極呀!不光不能得道圓滿,還將招致大禍,你兒子某年有大難臨頭,此災殃絕不可免。

天將說完這番話,便隱去了,到了天將說的那一年,縣官之子果然死去了。

(資料來源:《夷堅志》)

2008年04月13日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正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29/184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