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註定失智他卻正常生活數十年!關鍵原因找到

哥倫比亞一名男子帶有阿茲海默症遺傳性基因「presenilin-1」,不過他卻晚了20至30年才出現相關症狀,他病逝後,一個跨國研究團隊在他腦內發現罕見的基因變異,基因變異出現,為後續阿茲海默症療法及預防提供重大線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一名哥倫比亞男子的家族有阿茲海默症病史,家族中多位成員都帶有稱為「presenilin-1」或「PSEN1」的遺傳基因,帶有「presenilin-1」的人,幾乎註定會較一般人提前出現阿茲海默症。

這名男子原本應該在40、50歲左右出現記憶衰退等症狀,不過他的大腦卻多正常運作長達數十年,直到72歲才診斷出輕微失智,男子後續出現記憶衰退、感染等症狀,於74歲死於肺炎。

哈佛大學副教授阿博萊達-委拉斯奎茲(Joseph Arboleda-Velasquez)帶領的美國、哥倫比亞、德國團隊在男子死後檢驗他的大腦,除了發現大量阿茲海默症患者會有的乙型類澱粉蛋白質Aβ(Amyloid Beta)及Tau蛋白外,男子大腦內的血漿蛋白「Reelin」也罕見發生變化,「Reelin」能幫助神經細胞傳輸訊號。

阿博萊達-委拉斯奎茲說,Reelin的變體運作得更好,「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顯然,只要在大腦內放入更多Reelin,就能幫助患者。」

這項研究已於15日獲得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

研究發現,Reelin變體似乎保護了男子大腦內、鼻子後方稱為「內嗅皮質區」(entorhinal cortex)的特定區域,這個區域負責傳送及接收與嗅覺相關的訊號,而嗅覺喪失通常是大腦發生改變、導致記憶、思考困難的預兆。

阿博萊達-委拉斯奎茲說,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會先從「內嗅皮質區」出現問題,之後再擴散。

事實上這已是阿博萊達-委拉斯奎茲團隊研究的第2起對抗失智宿命的案例,團隊於2019年發表的另一起案例指出,一名原本應該提前出現阿茲海默症的女患者,直到70多歲時才發生記憶、認知能力下降等問題。

團隊發現女子的「APOE3」基因帶有變異,降低了APOE3的活力。APOE3是一種訊號分子,影響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有趣的是,這2起案例之間竟有關聯,「Reelin」與「APOE3」的感受器是相同的,阿博萊達-委拉斯奎茲說,2個案例似在告訴我們,這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途徑。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18/190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