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高耗能產業,真卡不了別人的脖子

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於7月3日發布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決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鎵和鍺兩種關鍵金屬實行出口管制。

消息一出,一些網友拍手叫好,還有人立即聯想到了稀土,稱「該卡脖子時候就要卡」,仿佛中國對鎵和鍺出口管制是變相的對等反制。

「鎵」

這種思想要不得,無論對如今的鎵和鍺或曾經的稀土管控,中國都不是為了卡誰脖子,是為了完善資源平衡,也卡不了別人的脖子。

咱們先以稀土為例,中國對稀土出口限制是從2010年9月開始,始於中日東海撞船事件。

限制稀土出口當年,配額總數比前一年直線下降近40%,2012年又比前一年下降了35.2%。造成的結果是2011年上半年稀土價格暴漲20倍……日本當時對中國稀土的依存性近90%,,嚴重影響了其的相關產業發展。

但我們卡住日本脖子了嗎?日本迅疾採取三大措施應對:1.開發新的供應渠道,主要為澳洲、印度和馬達加斯加;2.加大廢舊設備中稀土回收;3.開發能降低稀土用量的新工藝與新技術。

三大措施實施後,日本2012年稀土進口量比2011年減少了近一半,稀土市價也隨之大幅度回落,並連累A股稀土概念股連跌八年……

除了上面三種措施外,日本還實施了第四種,也是最徹底的稀土政策——去稀土化。

在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後第三年,即2012年,日本幾大公司就相繼開發出了稀土替代技術,譬如TDK發布了新型鐵氧體磁鐵;東芝發布了新型強力磁石;日立製作所發布了節能工業馬達;日本電產發布了SR馬達……根據Al快訊消息,就連特斯拉下一代永磁電機都將實現無稀土材料化……

這些都是完全拋棄稀土的新技術產品,也就是說,我們的限制出口不僅沒有讓原進口國對其更加依賴,反而倒逼其完成了技術創新。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卡脖子必須具備兩個硬體,即對方沒有等量的替代供應或相應的替代品。

這兩個條件我們都不具備,再者中國稀土儲、產量雖大,但還沒有大到足以壟斷世界,別人不從我們這裡進口,還可以從俄羅斯、印度、馬達加斯加等其他國家進口。

其次是中國屬於重稀土大國,也就是釔、釓、鋱、、鈥、鉺、銩、鎮、鑥和鈧這十種稀土資源豐富。以銅、鈰、鐠、釹、鉕、釤和銪為代表的輕稀土資源並不豐富,輕稀土出口方面,美國一直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既是重稀土出口第一大國,也是輕稀土進口第一大國,譬如2019年美國輕稀土總產量2.6萬噸,其中2.4萬噸都賣給了中國。

卡脖子這點事是雙刃劍,我們能卡別人,別人反過也能卡我們,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切斷稀土鏈對咱們傷害也大。

如今實施管制的鎵和鍺也是同樣,在這兩種稀有礦產上,中國供應著全球大部分國家,特別是鎵,在全球的供給比達到了90%。

對這兩種礦物質的出口管制,是根據國家戰略資源配比出台的方案,是為了保護資源,或許會對全球市場產生一定衝擊,但還未到卡脖子地步。

主要是被以下因素決定:

鎵的單一礦少,鎵屬於鋁土礦的半生礦物質,中國是鋁土礦大國,而且每年還會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量電解鋁用於汽車發動機,鋁合金門窗,家具等加工,順便也就把鎵提取出來了。

但中國冶煉出的是粗鎵,也就是初級鎵,提煉出來後將這些初級鎵賣給美日韓,美日韓提純後,生產出高科技半導體材料再賣給中國……如果澳大利亞斷了鋁土,我們同樣也著急,鎵也會缺。

中國之所以能壟斷了鎵市場,是因為壟斷了電解鋁市場,電解鋁是個高耗電產業,其他國家重建電解鋁產業並不容易。

當然,如果我們長期管制,別人的電解鋁產業鏈肯定也能搞起來,但需要時間,在這段時間,我們就有籌碼談判,等他們的電解鋁生產線建成時我們的光刻機也出來了。

這裡還有個全球資源儲量問題,鋁土礦大國並非只是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巴西和俄羅斯也是鋁土礦大國,只不過非鎵大國。

還有就是提取鎵和鍺這兩種元素並非只有鋁土礦,褐煤中也可以提取,這些高耗能產業恰恰很多西方國家己淘汰或不健全,產業空心化,所以中國一枝獨秀。

在國際產業鏈中,各個國家是分工合作,各有所長。老美,荷蘭,日本等國在產業鏈終端的半導體材料方面對我們活動筋骨,我們當然可以在原材料出口規則上作出反應,但最終目的卻不是為卡誰脖子,因為提煉鎵和鍺並非是什麼高科技,屬於高耗能。

此次美國財長耶倫到中國訪問,在隨後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稱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並補充稱若經濟「脫鉤」,「對兩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也會給世界帶來不穩定」。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綠水萍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1/192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