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什麼?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並非因為被火攻?

圍繞曹軍所染疾疫分析問題,有的認為是鼠疫。多數人認為是血吸蟲病,但也有研究者指出斑疹傷寒才是漢末三國大疫的主要流行病形式。

按照漢末「大疫」的親歷者、被後人奉為醫聖的張仲景在其《傷寒論》「序」中的說法,「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圍繞歷史上張仲景是否曾擔任過長沙太守以及其任職時間的問題,有研究者根據赤壁之戰曹軍敗於瘟疫的記載推斷,張仲景一定是在赤壁之戰前後利用醫術治療和控制了傷寒對孫劉聯軍的影響,從而助力了赤壁之戰曹軍的勝利,才被劉備任命為長沙太守的。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

那麼,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到底因何失敗?其失敗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曹操赤壁戰敗確實有著多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現為急與緩的節奏倒錯問題。曹軍兵鋒指向荊襄,劉琮就立馬拱手投降,而劉備則帶著所部兵馬和百姓狼狽逃遁。曹操大軍一路追擊,並在長坂追擊劉備,並大敗之。

應該說,曹軍的追擊速度還是很快的,但曹操在此後卻沒有「將剩勇追窮寇」,給予劉備難得的喘息之機。同時,孫權在魯肅、周瑜等主戰派的鼓動下和劉備說客諸葛亮的遊說下,下決心聯劉抗曹,使得曹軍一下子就面臨二打一的局面。面對這一局勢變化,已經貽誤戰機的曹操完全可以固守不戰,做好對新附荊襄人士的安撫和對新降荊州兵的收編、整訓工作,而不是急於同孫劉聯軍決戰。

但彼時曹操已被勝利沖昏頭腦,貿然決戰,終遭敗績,將剛到手的荊州又丟了。也就是說,曹操的錯誤在於在該急的時候不急,該緩的時候未緩,正好把節奏給弄反了。

此外,在具體戰鬥中,曹操又犯了輕敵和驕兵的毛病,但將戰船連在一起並不算什麼重大失策。至於火攻一事,也再次反映了曹操的貽誤戰機,因為他完全可以在偶發的東風之前借著己方在上風頭的優勢率先向孫劉聯軍發動火攻或常規進攻。

關於曹軍燒船的問題,綜合《三國志》的記載可以推測,曹軍的一部分戰船確實曾遭受孫劉聯軍火攻,但損失很有限,曹軍大部分戰船是曹操在決定後撤時主動放火燒掉,以免資敵。至於曹操為什麼在初戰失利的情況下,就主動撤出戰鬥,其根本原因在於曹軍內部爆發了嚴重的瘟疫。

在古代,瘟疫的爆發和傳播往往與衛生狀況和人員聚集情況緊密相關,因此,軍營和監獄這些人員密集且衛生條件不好的場所常常容易爆發瘟疫,自古就有囚瘟、軍瘟的說法。比如,據《漢書·王莽傳》和《漢書·西南夷傳》記載,王莽曾派兵攻打句町,結果「士卒疾疫,死者什六七」,「三歲余,死者數萬」。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東漢末年的建安年間更是疫情洶湧、大疫頻發的時期,史稱建安大疫。儘管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前後的疫情不如建安末年大疫來得兇猛,但在曹軍中卻傳播得相當厲害,據說,曹操的重要謀士郭嘉和曹操愛子曹沖都死於這次軍瘟,這場軍瘟也極大地減損和削弱了曹軍的戰鬥力。這方面的佐證除了前面所引史料外,《藝文類聚》卷25亦載有阮璃「為曹公作侈與孫權」書,其中言道:「赤壁之役,遭雕疫氣,燒船自還,以避惡地,非周瑜水軍所能抑挫也。」曹魏的這種說法或許並非是敗軍之將的托遁之辭那麼簡單。

在漢末瘟疫流行的時代,避惡地、躲瘟疫已成為一種無奈的明智選擇。如在黃初四年,曹丕曾派兵進攻東吳,雖然初戰獲勝,吳軍已成「几上肉」,但因吳地爆發瘟疫,魏軍只得放棄繼續進攻,退軍以避瘟疫,所謂「賊中瘍氣疾病,夾江塗地,恐相染污。……今開江陵之圍,以緩成死之禽」(《三國志•魏書•文帝紀》)。

三國鼎立

綜上,客觀地說,赤壁之戰曹操敗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軍瘟無疑是造成曹軍戰鬥力急劇下降並導致曹操兵敗北撤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在決定赤壁之戰勝負的諸因素中,瘟疫實際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

參考資料:

〔1〕陳壽《三國志》

〔2〕吳鵬《關於赤壁之戰的四個真相》

〔3〕呂思勉《赤壁之戰的真相》

〔4〕孫維旭《張仲景長沙太守考》

〔5〕符友豐《曹操兵敗赤壁原因何在》

〔6〕趙伯陽《赤壁之戰曹軍敗因新說》

〔7〕鄭佩鑫《赤壁之戰之我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歷史學堂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4/194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