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萬曆皇帝的詛咒?定陵大量文物被毀 主持發掘的吳晗一家厄運

作者:
正如鄭振鐸、夏鼐等考古學家所擔憂的那樣,文物的保護技術和發掘意識成為了最大的隱憂。有些工作人員急於求成,倉促打開大門,致使深藏於地下三百多年的眾多名貴字畫、絲織品暴露在空氣中後,迅速氧化,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其中,絲織品一動便成了粉末。1968年3月,吳晗雙腿癱瘓的妻子袁震,離開人世。八個月之後,吳晗被迫害致死。死前,頭髮被全部拔光。1976年9月23日,他們的養女、22歲的吳小彥在獄中自殺。

萬曆皇帝朱翊鈞

明代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做夢也沒想到,他死後336年,有個研究明史的專家,邀約另外一名學者,聯名上書,要求挖開他的陵寢看看。

1955年10月3日,由吳晗領頭,起草了一份《關於挖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並將它送到了周恩來的辦公桌上。周恩來一看署名,原來是吳晗和郭沫若起草的報告。兩人都是名字砸得出巨響的歷史學家,尤其是吳晗,他專攻的就是明代史,是著名的明史學家。其餘參與署名的,還有沈雁冰、鄧拓、范文瀾等,都是在文化史學界很有分量的人物。

為什麼選擇明長陵呢?因為明長陵「是十三陵的首陵,殉葬品可能多於其他陵墓」。

很快,文化部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便得知了這一消息。兩人找到報告的發起人吳晗,勸說他收回發掘明長陵的想法。

因為話不投機,雙方發生了爭吵。在爭吵中,吳晗堅持他的主張,認為明長陵的挖掘對了解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而鄭振鐸和夏鼐則立足於現實的角度,強調大規模發掘陵墓的技術條件並不成熟,對出土文物的保存、復原,稍有不慎便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毀。

三人爭論了一個下午仍然沒有結果,在發掘明陵這件事上,吳晗已經吃了秤砣鐵了心。送走鄭振鐸、夏鼐後,他就急忙找到郭沫若、鄧拓等人,商量如何推動上面批准他們的報告。鄭振鐸和夏鼐則把希望寄托在周恩來身上,只有他能阻止長陵的挖掘。

五天後,傳來消息,吳晗已經拿到了上面的批示:同意發掘。

欣喜若狂的吳晗,迅速啟動了發掘明陵的準備工作。1955年12月初,在吳晗的主持下,成立了「長陵發掘委員會」。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文化部部長沈雁冰、北京市副市長吳晗、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長范文瀾等人組成。委員會下設一個考古工作隊,由各方抽調人員參加。

最初,考古按照預訂方案先發掘長陵。但考古隊在長陵周圍勘察了三天,始終找不到入口,也無相關資料可以查閱,一時束手無策。於是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找一個規模小點的陵墓進行試掘,等有了經驗再回過頭來發掘長陵?這一提議獲得吳晗肯定,由吳晗拍板敲定了對定陵的發掘。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13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該陵始建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歷時6年建成。考古隊之所以轉而選擇它,一是定陵營建的年代較晚,地面建築保存得比較完整,以後修復起來更加容易;二是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墓中的史料和文物可能多一些。

如果朱翊鈞知道,隨葬品多也是被後人挖掘的重要理由,他會不會選擇薄葬?很倒霉的是,吳晗把他從明代十三座皇陵中選了出來。吳晗後來在文革中被拔光頭髮,與朱翊鈞的報復有沒有關係?

1956年5月,定陵挖掘正式破土動工。剛開始,定陵的發掘進展並不順利,總是找不到入口。後經多次勘察,才在城牆的西南角,發現了一處塌陷的地方,同時還發現了一塊特殊的石頭,上面刻著「隧道門」三個字。於是繼續挖掘,十多天後看見了券門,興奮了一陣子,但接下來的挖掘,就再也沒有了線索。

時間過了幾個月,依舊沒有發現地宮的影子。就在大家懷疑當初的判斷是否有誤的時候,出現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寫著:此石距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這意味著前期的努力沒有白費,地宮的入口近在眼前。按照石碑上記錄的距離,還真挖到了一堵又高又寬的石牆,這就是石碑上記載的金剛牆了。

由金剛牆進入,便是漢白玉雕刻而成的地宮大門。地宮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殿組成,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後殿是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殿,殿內棺床上,擺放著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

考古工作者對明定陵進行了發掘,從地宮裡帶出來30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最為罕見的是明代的絲織物。

然而,正如鄭振鐸、夏鼐等考古學家所擔憂的那樣,文物的保護技術和發掘意識成為了最大的隱憂。有些工作人員急於求成,倉促打開大門,致使深藏於地下三百多年的眾多名貴字畫、絲織品暴露在空氣中後,迅速氧化,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其中,絲織品一動便成了粉末。

還有一些考古工作人員,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軟化劑,塗抹在半腐的衣物上,試圖保護文物。誰知幾個月後,這些絲織文物卻變黑變脆。更有人建議在糨糊內加入防腐劑,以便長久保存。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的落後,再加上放置文物的庫房設備簡陋,出土的大半文物紛紛變成碎片。文物損壞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北京。

考古學家鄭振鐸、夏鼐深感痛心。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他們立即上書周總理,報告文物的損壞情況。很快,周恩來便簽署命令:嚴禁在國內發掘皇陵。這後來成為考古界一條不得逾越的規定。

1959年9月30日,出土文物恢復工作做到最後階段時,定陵博物館宣布成立。

就在同一天,萬曆皇帝與兩位皇后棺槨的複製工作完成。一位博物館主任表示,開館在即,原有的棺槨已經沒有用處,可以丟掉,他下令將三具棺材推下山溝。這一愚蠢的舉動,引發了傷及七條人命的定陵詛咒。

帝王帝後的棺木材料,是上等的楠木,拋棄後,被山下的兩戶村民運回家中。

其中,一對年邁的夫妻將楠木加工成了兩具上等棺材。正在他們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厄運也隨之降臨。僅只短短半個月時間,夫妻二人便相繼離世。

而另一對年輕夫妻,用撿到的棺木,打造了一個大躺櫃。還沒來得及好好享用,大躺櫃便像一個吃人的惡魔,奪去了這戶人家五個孩子的生命。起初,他們的四位孩子在躺櫃中窒息而死;此後,夫妻倆新生的男孩,也在躺櫃中離奇死亡。

這是巧合,還是來自地獄的詛咒?

據當年的資料記載,在定陵的發掘工作現場,專家們最初發現三具屍骨的時候三具屍骨均已不同程度的腐爛,但是骨架保存尚且完好。並且考古工作者發現,這三具屍骨的毛髮依舊完好且富有光澤。

後來為了探求這三具屍骨上的秘密,還原朱翊鈞和孝端、孝靖三人的容貌,國家組織成了專家組展開討論。當時在中國的蘇聯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提議將三具屍骨送往蘇聯進行修復,遭到中國方面拒絕,堅持自行修復。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最後卻成為災難。

定陵博物館成立八年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文化運動,帝王將相成了封建階級的代表人物。為迎合階級鬥爭的需要,有關部門邀請來兩位雕塑師對三具屍骨進行建模復原工作。兩位雕塑師以高度的階級覺悟,將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作了符合革命標準的醜化。

經過藝術創作的萬曆形象,頭戴瓜皮金絲小帽,面容兇狠,鷹鉤鼻,血盆大口,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手拿皮鞭側身站立。這樣的復原模型,談不上真實,卻更多地體現了極左路線下,對於歷史人物的蓄意抹黑。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則被刻畫為地主婆的醜陋形象。

原本,當年出土的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遺體,一直存放在定陵博物館的一處角落中。1966年階級覺悟有了極大提高的革命群眾,在得知這三具屍骨還被保留著後,義憤填膺地衝進了定陵博物館,他們高呼口號,強烈要求將三具屍骨焚燒示眾。

面對來勢洶洶的造反者,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不敢阻攔,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造反者將三具屍骨拖出地宮。為了製造宣傳效果,批斗大會特意召集定陵管理處、供銷社、林場、糧站、學校等單位共同參加。

三具屍骨被搬到廣場上後,人群像打了雞血似的群情激奮,幾十個好鬥分子手拿石頭磚塊砸向屍骨,石頭磚塊像冰雹一樣落下,很快就將三具屍骨砸得七零八落,一地狼藉。

最後,意猶未盡的造反者又將三具屍骨放在柴堆上焚燒。在熊熊烈火的吞噬下,三具屍骨最終化作灰燼。當晚大雨傾盆,皇帝皇后的骨灰被雨水沖刷得乾乾淨淨。

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遺骨,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他們的慘遭破壞,是文物考古的嚴重損失。

兩年後,最能理解文物價值的故宮博物院,無論造反派還是保皇派,一律下放湖北省咸寧縣五七幹校。在思想總結會上,有人說,這輩子最操蛋的事情,是在1956年刨了萬曆皇帝的定陵……

1968年3月,吳晗雙腿癱瘓的妻子袁震,離開人世。八個月之後,吳晗被迫害致死。死前,頭髮被全部拔光。1976年9月23日,他們的養女、22歲的吳小彥在獄中自殺。

我們不知道,這一切是否和吳晗挖掘定陵有關。萬曆皇帝在地宮中睡了三百多年,已經與世無爭,最終卻被人挫骨揚灰,站在他的角度,能不發出詛咒?

2023-08-12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4/194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