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芯」真的遙遙領先了?

中國的科學家們宣稱已經初步掌握了利用粒子加速器生產先進晶片的相關技術。如果成功,將意味著中國可以擺脫美國的制裁,真正走上晶片自產的道路。但同時,低迷的經濟,也讓中國的晶片研發產業面臨「貧血」的困境。

中國科學家宣布計劃構建一個由粒子加速器驅動的巨型晶片工廠,這項前所未有的技術將有可能使中國在半導體晶片行業中超越美國的制裁,並成為新的行業領導者。

香港媒體《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正在與雄安新區政府積極討論選定建設地點,為粒子加速器驅動的巨型晶片工廠這個前沿項目提供支持。與像荷蘭這樣的參與者不同,中國的項目力求通過在單一加速器周圍建立多台光刻機的巨大工廠來實現高精密晶片的本地化生產。

新型發光機制SSMB

相關報導稱,團隊的研究基於一個名為穩態微束(SSMB)的新型發光機制。這一理論首先由史丹福大學的趙午教授及其學生萊特納(Daniel Ratner)於2010年提出。

2017年,清華大學的唐傳祥教授組建了一個專門的研究團隊來進一步探索此技術。該團隊首次在德國柏林的計量光源實驗室(Metrological Light Source)進行了驗證實驗。2019年,這一實驗取得了成功,並於2021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相關論文。

SSMB理論利用加速過程中釋放的帶電粒子能量作為光源。穩態微束與目前ASML公司的極紫外光刻(EUV)技術相比,是更理想的光源。

報導指出:如果該技術成功,它將促進大量、低成本的晶片製造,有可能將中國推向2奈米(nm)及以下晶片的工業生產領導地位。團隊領導者、清華大學的唐傳祥教授在一份科研報告中表示:「基於SSMB的EUV光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替代受制裁技術的選擇。」他強調,為了構建可用的光刻系統,需要基於SSMB光源持續的技術創新並與上下游產業合作。

然而,唐教授在清華報告中提到,儘管這種技術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繞過未來制裁的機會,但要實現完全自主開發的EUV光刻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8月29日,華為公司在未進行任何大型推介和廣告的情況下,突然提前宣布銷售最新的旗艦手機Mate60 Pro,售價為每台6999元人民幣。華為原本的計劃是9月12日在上海發布Mate60系列手機。華為稱,這是「史上最強大的Mate手機」,採用鴻蒙4.0作業系統和盤古人工智慧大模型,同時是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慧型手機。華為雖然沒有公布任何有關手機晶片的信息,但大量網絡博主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速度測試視頻顯示,Mate60 Pro的下載速度超過了頂級5G手機,表明它至少是處在旗鼓相當的水平上。

技術有了錢呢?

這一雄心勃勃的項目突顯了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決心,並預示著半導體行業可能出現的巨大轉變。

但同時,中國整體經濟面臨的巨大下行壓力,也給它在為晶片科研進行融資的過程中,帶來了不小的阻礙。英國《金融時報》近日援引三位消息人士的表態報導稱,中國為支持半導體產業啟動的最具雄心的融資計劃目前遇到了困難。據稱相關融資規模大約為3000億元人民幣(約合410億美元),中國經濟面臨的困境被視為主要原因。

報導稱,北京最近批准了「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稱為「大基金」)的第三輪融資方案。自2014年成立以來,該基金對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是習近平主席推動技術自給自足的關鍵工具之一。

該基金在其前兩輪中分別籌集了1390億元和2000億元的資金,並支持中國半導體行業領軍者進行研發投資。目前尚不清楚,上面提及的粒子加速器光源晶片工廠項目的研發資金,是否也來自於此。

「更為謹慎」的投資方

但如今,了解情況的三名消息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由於經濟放緩,負責這一項目的工業和資訊化部在從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籌資時遇到了困難。冠狀病毒大流行管制措施結束後,經濟的緩慢恢復對地方政府造成了經濟壓力,部分地方政府面臨嚴重的債務問題,使其在投資上變得「更為謹慎」。

在大基金的第一和第二輪中,財政部是最大的出資方,分別提供了超過44%和近15%的資金。北京鼓勵中國企業參與並利用其專長來幫助確定晶片領域可能的國家領軍者。

基金在第二階段已採取了更為謹慎的策略。據《金融時報》的分析,當時籌集的金額中有超過30%用於首輪參與企業的後續融資。

自去年7月以來,與基金關聯的10多名高管已被調查,這也影響了投資節奏和市場信心。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大基金仍在努力堅守五年的籌資計劃。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分析師包凌豪向《金融時報》表示:「是時候進行下一輪了。不這麼做會損害市場信心。」

三名知情人士表示,最新一輪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晶片製造設備,之前兩輪則重點關注了半導體製造。

由於美國及其盟友在過去一年加大了對先進半導體生產設備出口到中國的限制,包括長江存儲等中國領先的存儲晶片製造商不得不更多地依賴國內設備。

關於此事,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工業和資訊化部以及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均未回應《金融時報》的評論請求。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28/195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