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中年以後 請遵循9條極簡習慣

作者:

01

目標極簡

對於精力處於巔峰的年輕人,可能在多個方面同時發力不是難事。

但對於精力逐漸下降的中年人,目標越大、選擇越多,反而更容易產生無力感,最後事與願違。

貪多嚼不爛,人過了四十就要開始做減法。

作家畢淑敏曾攻讀過心理學博士學位,原本只差一篇畢業論文就能順利畢業,可她卻放棄了這個學位。

因為她外語基礎薄弱,想要完成論文,就需要花大量時間學外語。

她清醒地說道:「生命對我這個年過五十的人來說是那麼寶貴,不值得拿出時間專門去念外語。」

再三權衡後,她放棄了博士學位轉而埋頭創作,寫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

導演樊小純說:人不需要活太多樣子,你認真做好一件事,會解釋所有事。

人生後半段,減少目標,把功夫用在正事上,你的忙碌才有價值。

02

工作極簡

《麥肯錫極簡工作法則》中提到:永遠不要雜亂無章地進行工作。

中年以後,學會極簡工作,避免自我消耗。

工作場所斷舍離是極簡工作的第一步,整潔的辦公環境會讓你的心情暢快無比。

同時,分出優先級,優先解決重點問題,其他的工作也會迎刃而解。

每天提前做好計劃安排,可以讓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有選擇地專注,遠比瞎忙要重要得多。

工作需要努力,也需要巧力,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任何時候,專注20%的要事,避免80%的瑣事。

03

關係極簡

作家賈平凹曾在《敲門》中寫道,他曾經很愛交朋友。

但凡有敲門聲,他立刻去開門,一邊從書房跑出來,一邊高興地喊著:來了來了。

可後來他發現,這些人來看望他,都是別有目的。而且長時間的會客,也讓他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時間。

後來,他決定沒有預約的堅決不開門。

如此,他才得以專心讀書、寫作。

人在年輕時,總是試圖結交人脈來幫助和強大自己。

等到成熟後才發現,泛泛之交不僅不會幫你排憂解難,還會帶來麻煩。

劉瑜說:遠離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去消耗別人。

用有限的時間,去做想做的事,去陪值得的人,才是中年人該有的醒悟。

04

財務極簡

三毛有句話說得好:「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尤其是中年人,日常開支、車貸房貸、家人健康、應對意外等等,處處都要用錢。

沒有人希望在意外發生時,連吃飯住房、家人健康都保不住。

也沒有人希望在困窘之時,被逼到絕路,沒有翻身的機會。

對中年人來說,兜里有錢,卡里有數,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一個水池在漏水,保證水池裡的水不被流盡的最好辦法就是堵上出口。

財務極簡有兩種方法:學習記帳和將錢花在刀刃上。

學習記帳,可以清楚自己的每一筆開銷,做到心中有數。

將錢花在刀刃上,讓錢花得有價值,同時也是在省錢。

中年以後,財務上的自由,意味著選擇的自由,更代表人格的自由。

05

信息極簡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每天大部分的閒暇時間都在看手機。

無論是有用的,還是無用的;真實的,還是虛假的;積極的,還是負能量的,我們每天都被無數信息包圍。

信息越多,不代表你掌握的知識越多,相反它會誤導你、消耗你,蠶食你獨立思考的能力。

中年以後,精力和時間都有限,少關註明星八卦,多提升自己。

刪掉手機上多餘的軟體,退出信息999+提醒卻從不打開的群聊。

定期清理手機內的APP,使用頻率不高的軟體及時卸載。

當你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去做有價值的事情,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鍛鍊身體,你的生活品質會有極大的提升。

06

欲望極簡

道德經》中講:「貪慾不可助長,知足方能長久。」

年輕時貪求物質的豐盛,但到了一定歲數,要學會給欲望做減法。

錢鍾書在清華大學任教時,家中除了一張桌子和沙發外,幾乎沒有任何家具,連僅有的兩張「椅子」也是用木箱替代的。

他家裡沒有電話,沒有電視,沒有錄影機,只能聞到書香,聽到平靜,看到從容。

錢鍾書一生,都不為欲望而活,而是忠於本心,活得灑脫自在。

人表面上的光鮮亮麗,不如內心活得清澈自律;

表面上的鮮衣怒馬,不如內心活得坦然瀟灑。

在這紛繁的人世間,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質的疊加,而是歷經繁華後的精神富足。

欲望永無止境,最美好的生活,恰恰就藏在最簡單的知足里。

07

飲食極簡

美國科學家麥凱做過一個實驗。

他將一群幼鼠分為兩組餵養,甲組每天供給充足的食物,乙組只給60%的食物。

觀察兩組老鼠時發現:

甲組行動遲緩,免疫功能紊亂,沒活過1000天;乙組行動快捷,免疫功能正常,活了2000多天。

最終實驗結果表明:適當節制,發展良好;過度滿足,早衰短命。

人也是一樣,過度放縱,會給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

中年以後,三高一低也隨之而來。

如果放任自己,高油高鹽高糖,身體早晚會亮起紅燈。

飲食極簡,最重要的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慾。

少食多餐,飲食清淡,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08

表達極簡

前兩天,余華參加一場演講時說:

「我不想給年輕人建議,我們那個時代的東西已經不適用了。」

人到中年,不知不覺就會變得好為人師。

表達極簡,最先要做的,就是不對別人指手畫腳,更不隨意幫別人做決定。

對待事情上,不要過多地去下定義、做評價。

平常與人溝通上,不廢話連篇,不拐彎抹角,言簡意賅,有話直說。

蛤蟆叫得震天響,除了招人煩,沒啥作用,但是雄雞一唱天下曉。

學會克制自己好為人師的欲望,靜下心來沉澱自己,豐富自己。

09

心事極簡

作家李尚龍在參加發小婚禮時,發現婚禮上喝多失控的,全是中年人。

他們說的最多的,並非是對新人的祝福,而是不斷重複著自己的煩心事。

有人維持著無愛的婚姻,有人失業多年生活捉襟見肘,有人在夾縫裡生存,有人快要走到絕望的邊緣。

行至中年,我們飽受生活的折磨,心情是沉重的,苦楚是說不完的。

凡事看淡看開,修煉一顆平常心。

煩躁時,不如去運動,讓苦悶隨著汗水排出去;

難過時,讀一本好書,看一部電影,把注意力轉移到喜歡的事情上。

崩潰時,冥想打坐,直到情緒一點一點地平復下來。

學會療愈自己,艱難過後,一定會看見更美的風景。

巴爾扎克曾說過:

「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應該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人生不是一場膚淺的物質狂歡,而是一種精神的修煉。

一個人放下越多,就越接近幸福的本源。

把生活調到極簡模式,是對自己最好的善待,也是後半生最智慧的活法。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5/196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