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越老越孤僻只是表象,這個隱疾58%的老人逃不掉,卻不願你知道

父母的聽力衰退,子女未必能發現。

今天是重陽節,想和大家聊聊老年人的聽力健康。聽力損失不僅是「聽不見」,很多老人能聽見,卻已聽不懂聲音的含義,還不想你發現。

這個「打岔」片段不僅為8年前的電影貢獻了名場面,也成就了一系列流傳至今的表情包,很多人都把這當做「忘性比記性大」的經典梗。

殊不知在很多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幾乎天天上演著這樣的場景——

辛苦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為了讓子女安心工作,承擔起了接送孫輩的工作,放學路上孩子嘰嘰喳喳講述一天見聞,可在老人的耳中,卻是如信號欠佳的通話一樣斷斷續續的字詞,沒辦法加入寶貝的討論;

晚上忙了一天的子女回家,老人想要表示一下關心,問了一大堆,好不容易等到惜字如金的職場打工人回了話,卻因為沒聽清,不是答非所問、打岔曲解,就是「啊…什麼…」,想再問清楚時,只見對方一臉疲憊的擺擺手,回屋了。

慢慢地,老人要麼越來越沉默,不願溝通,對外界的事物也提不起興趣,要麼暴躁易怒,整日吵著要回老家。

可能很多人認為兩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間有「代溝」是必然的,而老人年紀大了,性格倔強,觀念老舊,又不願意獲取新的資訊,從而加深了代際間的距離,但其實「聽力衰退」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什麼年紀會出現聽力衰退?

是如何發生的?

聽力衰退不僅是「聽不到」,聽不懂聲音的含義也是一種表現。

聲音通過耳廓、外耳道、中耳、內耳(耳蝸)、聽神經,到達腦幹,再通過腦幹的各級神經元傳到大腦的聽覺中樞進行分析,這樣我們才能聽到和聽懂聲音。

這條路上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我們最後聽不到聲音或者聽不懂聲音的含義

而人類的耳蝸毛細胞(不是耳毛喲)主導著聽覺傳導通路中最重要的步驟——聲音轉換,將聲音的機械能轉化成電信號,再將電信號逐級傳導至聽覺中樞,產生聽覺。

耳蝸毛細胞在胎兒20~24周就基本分化完成,大約有1.5萬個,聽起來似乎不少,可是比起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億的感光細胞來說,這個數量實在是有點可憐,而且不可再生

可以說,從我們出生開始,毛細胞的數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一個冷知識,聽力衰退並非老年人的專屬,在人生各個階段,都可能因為外力、疾病、自然衰退、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原因失去聽力。

正常內、外毛細胞▼

受損內、外毛細胞▼

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毛細胞減少不知不覺中在加速,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15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其中約1/3(中度及以上聽損)需要康復。

而還有約11億年齡在12-35歲之間的年輕人正面臨永久性聽力損失的風險!主要原因是他們存在不科學的生活習慣,或是經常暴露在較大的噪音環境中。

下圖是美國國家安全和衛生研究所提出的聽力保護折中原則,即噪音強度每增加3dB,則噪音暴露時間應減少一半。

打個比方,公共交通、地鐵等交通工具運行時噪音常高達80dB。

但作為乘客的我們,為了能聽清耳機里的聲音,必然要將音量提高,有些搖滾愛好者或熱衷遊戲者為了追求震撼立體的效果,音量可高達130dB。

在130dB的情況下,只要聽1秒鐘,就把1天內允許的噪音劑量用完了,剩下的時間全部都是對內耳毛細胞的損傷,這是不是很可怕?

而且,聽力下降往往是後知後覺的。

耳蝸的形狀就像蝸牛殼,有2.5-2.75圈,感受低頻的毛細胞在蝸頂,而感受高頻的在蝸底,由於外耳道的自然共振效應(自然共振峰2k~4kHz)和聲音傳播的規律(自蝸底而上的振動),高頻聽力最容易受損。

而我們的語言頻率主要集中在中頻(500~2kHz),因此不像視力下降的敏感易覺,聽力下降開始時很多人主觀感受並不明顯(除非突發性)。

圖源:世界衛生組織

聽力衰退的3個信號

1、高頻、輕聲的發音聽不清

漢語的發音包括聲母和韻母。韻母(低頻),如拼音中的a、o、e、ao、ou,發音比較響亮;聲母(高頻),類似英文中的輔音,發音相對比較輕。所以,高頻聽力下降對「韻母」的識別影響不大,主要影響「聲母」——

Rat🐁🐀

Fat🥩🧀

你說「rat」還是「fat」?

表現為好像所有對話都可以聽到,但是語言的清晰度不夠(聽到但是聽不清)總是聽岔。家裡有聽損老人的朋友可以回憶一下,一開始老人是不是總會在聊天時打岔?

比如,孩子說起「老師讓我們敘述《刺蝟的絲巾》」,老人卻回答「這麼熱的天,帶什麼圍巾」?

因為在他的耳朵里,那句話成了「老x讓我們x捂《x圍的x巾》」

從漢語言語香蕉圖可以看到,涉及到「sh,x,ü,c,s」等的音正好落在了高頻、輕聲的範圍,而這部分常常是聽力下降開始的地方。

但在這個階段,人對聽力的失去往往還渾然不覺,因為講話是有冗餘的,靠猜可以理解大部分的意思。

2、習慣探身子、看口型表情、反覆追問

隨著聽損進一步加重,越來越多地出現下意識地身子往前探,關注講話人的口型和表情的表現。

說「啊?」的場景也常常出現,如果想聽清楚,就得反覆追問,聽話人心裡煩躁,講話人也很累。

3、溝通大幅減少,非必要「不溝通」

最後,聽損患者與外界的溝通,只剩下了那些絕對必要的,吃飯、睡覺,其他都不談了,沒有深度,沒有細節。

聲音不只是物理信號,還是資訊,是快樂、喜悅、悲傷、危險……是對大腦源源不斷的刺激。《美國醫學會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聽力損失人士每天感到疲勞的可能性是正常聽力人士的近兩倍。

聽力衰退怎麼辦?

美國的Beaver Dam隊列研究發現,通過聽力測定所確定的聽力損失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穩步增加,55歲以上人群中約有25%出現聽力損失;65歲以後該比例可高達43%,最新的《世界聽力報告》又將這一數字更新為58%。

因為毛細胞不可再生,所以一旦確診感音神經性聾(除3個月內的突發性聾外),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在有干擾工作和社交的聽力困難並且強烈想要改善聽力時,首選助聽器,它的目標並不是恢復正常聽力,而是顯著改善交流能力和生活品質。

因為毛細胞不可再生,所以感音神經性耳聾(除突聾外)沒有藥物治療。

但根據美國NHANES(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可獲益於助聽器的55-74歲成人中,僅20%實際使用了助聽器。

在我國,這個數字更加低,7000萬中度及以上聽損的人群中,實際的干預率只有5%,早期干預的僅1%!5~40%的聽損者有助聽器卻不使用,我猜,這其中可能有「面子」原因,還可能會有倔強和不甘心。

你以為的助聽器(大而明顯)▼

實際上助聽器能做到(小而隱蔽)▼

從患者聽力出現問題,到真正戴上助聽器,平均時長是7年,這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從單純的聽力下降(反覆詢問,不知不覺提高音量);

言語解析度越來越差(無法參與談話而孤獨、抑鬱、脾氣暴躁);

再到反應速度越來越慢(容易跌倒,遭遇危險);

甚至發展成阿茲海默症……

如果我們再細心一些,耐心一些,早一點發現父母的溝通中的小障礙,及時地給予幫助,或許可以將這個過程延緩一些,再延緩一些。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vitoma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29/197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