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河南頻發哄搶現象: 農民們只有群膽,沒有孤膽…

相關新聞:民以「拾」為天?河南越來越流行「哄搶農作物」

核心要點:

1

這些哄搶行為大多發生在大戶使用機械收割的過程中或者機械收割完畢後,周邊地區的農戶由撿拾轉變為哄搶。這些哄搶行為普遍具有很明顯的群體性特徵,跟風、隨大流、「法不責眾」「便宜不占白不占」「吃大戶」的心態顯露無疑。

2

很多農戶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道德上的問題,更不會認為偷拿大戶的東西屬於違法行為。「大戶拿到了政府補貼、項目,去偷拿點也是應當的。」「去偷點大戶的糧食不算是偷,而且大多都是老年人去,也偷不了太多。大戶的地多,偷那點不算什麼,影響不大。」

3

「上地的都是老人,有的耳朵背、行動反應也很慢,我們開著大機器有時完全看不到車後或者玉米地裡面的情況,這很容易造成機械傷人。我們這周邊每年都會出現這個現象,前幾年還有一個老人手被卷到收割機裡面了。這種事情一旦發生我們就完了,種這點地賺的都不夠賠的。」

4

在地方聲明的解釋邏輯中,農戶提前下地撿拾,只是違反了大戶定的規則。並且每名農戶撿拾的量都不是很大。從道義、情理層面上看,農戶的這些行為便不是違法哄搶,而更多是一種愛惜糧食的撿拾行為。這便造成外界社會大眾的不解。

近日,河南周口種植戶藥材遭上百村民哄搶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實際上,類似事件在農村地區多有發生,此前就有村民哄搶玉米地的情況。基層幹部在通報相關事件的時候極力淡化「偷搶」的字眼。

為什麼這些村民不覺得哄搶有什麼問題?如何理解當地基層幹部的做法?種植大戶該怎麼面對村民的行為?

騰訊新聞知識萬象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褚慶宜分享他的觀察和思考。

以下是他的自述。

為什麼關注農村哄搶偷拿問題?

我主要做農村社會變遷方面的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代要往何處去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

之所以會關注到哄搶偷拿的現象,是因為這直接關涉到我國農業的穩定化轉型問題。我國的農業轉型不僅是生產方式的機械化率提升、相應的生產技術革新,還要考慮農業轉型過程中仍在農村生活的大多數農民的利益。

調研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村民哄搶行為發生在2019年的夏天。當時在和一名大戶交流時,他給我分享了一部分當地農民哄搶大戶所種土豆的視頻和照片。

從視頻和照片中可以看到,地裡面站滿了彎身刨土撿拾的農民,警車被淹沒於其中,收穫的過程處於完全失序的狀態。

通過這些音頻材料以及大戶的介紹,我開始意識到新聞中所展現的農民哄搶現象並非人為炒作,也讓我驚呼農村社會的複雜與獨特。

為什麼是河南?

類似哄搶行為每年都會在各地的農村地區出現,我們每年也都會看到各地相關報導。最近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的幾起河南農民哄搶事件,僅僅是其他地區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這一類事件的代表。

河南顯得如此突出,與當地的人地關係緊張高度相關。

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南,每年糧食供給量位列全國第二,這也直接制約了河南大多數地區的二三產業發展。同時,河南是全國人口第三的大省。在本地就業機會稀缺、生計來源渠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土地、農業或糧食對於當地的農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一名來自東北地區的大戶感嘆道:「這邊的老人過得真的很仔細,連地邊那一小點地都要種上。機械收完之後,那些走路都不利索的老頭、老太還要去翻撿。這在我們東北完全不會有。」

河南某地玉米地村民撿拾。作者供圖

「農民只有群膽,沒有孤膽」

這些哄搶行為大多發生在大戶使用機械收割的過程中或者機械收割完畢後,周邊地區的農戶由撿拾轉變為哄搶。這些哄搶行為普遍具有很明顯的群體性特徵,跟風、隨大流、「法不責眾」「便宜不占白不占」「吃大戶」的心態顯露無疑。

筆者在訪談多地的大戶時,其均表示哄搶事件的出現,往往是由最開始幾名規則突破者帶動起來,周邊圍觀村民迅速跟風導致的。

「大多數農民只有群膽,沒有孤膽。一群人裡面總有幾個膽大、不守規矩的,他們違規的行為一旦沒有被及時制止,周邊村莊的農戶就會很快跟隨,幾分鐘的時間地裡面就會站滿人。那時候再去管就晚了,報警也沒有用。」

事後這些跟風的農戶也覺得自己不是在偷,有的農戶會說:「我不知道,我是看到大家都上地裡面撿了,以為放開了,所以才加入的。我只是閒了,跟著撿撿,你看我撿了半天也只撿了這些,我可沒有去搶。」

資本下鄉與農村「閒人」

根據多地調研可以發現,這些哄搶行為的出現與當前各地均在快速推進土地規模化流轉經營的進程高度相關。

前些年大量工商資本紛紛下鄉流轉土地,這也在客觀上加速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從而導致農村社會中原本依靠人情關係來進行自發的及相對緩慢的土地流轉行為,受到市場力量的影響而逐漸消失,也導致農戶對土地的掌控度降低。

在土地快速流轉的情況下,大多數地區缺乏吸納農村中那些五六十歲、甚至是六七十歲勞動力的就業空間與機會。而且隨著機械化的推進,規模經營過程中對於臨時僱工的需求大大降低。將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戶很難獲得工作機會。這便造成農村社會中出現了很大一批「閒人」。

一名大戶表示:「我們這邊是農業大縣,基本沒有什麼工業,就近就業機會很少,大多數年輕人都是跨省打工的,更別說那些還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老人了。把地流轉出去之後。他們真的就成了閒人,沒事幹,三五成群結伴去圍觀和等候大戶收割成了周邊十幾公里內老年人都非常喜歡幹的事。」

一名鄉鎮幹部表示,「我們這邊一直都有去地里撿糧食的慣例,這幾十年來一直都有。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傳統,我覺得可以從現在農村中老年人心理來看。作為本地人,我更能體會老人們對於糧食如此重視的心理。對於老一輩村民而言,他們對河南大饑荒、三年自然災害都有著深刻印象。我們這邊基本都沒有山林,都是靠非常有限的耕地來生活,這些災害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種災害後的心理創傷一直都還在。可能你去問他們,他們只會說有糧不慌、糧食扔在地裡面可惜了。其實這背後反映的就是他們心裏面的不安全感,這是我們這些年輕人難以體會到的感受。所以我們這邊對於去撿大戶地塊的糧食,偷偷去掰幾棒子玉米的行為都覺得很正常,也不覺得是多大的問題,更不會涉及對這個人人品的評判。」

河南某地花生地撿拾。作者供圖

農民怎麼看?

很多農戶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道德上的問題,更不會認為偷拿大戶的東西屬於違法行為了。

筆者在與數名農戶交流時,其大多會表示:「自己沒事幹,找個事情乾乾,消磨時間,也是一種娛樂,也不是說要想著去撿很多回去。大戶地塊多,撿拾不及時,也撿拾不完,讓花生或玉米剩在地里浪費。」

而且農戶普遍認為:「大戶拿到了政府補貼、項目,去偷拿點也是應當的。」「去偷點大戶的糧食不算是偷,而且大多都是老年人去,也偷不了太多。雖然知道是誰去偷了,但也不會覺得這個人人品有什麼問題。大戶的地多,偷那點不算什麼,影響不大。」

由此可見,對於去偷拿或撿拾大戶農產品的行為,在農村社會中有著一套自我合理化的解釋邏輯,在這些話語包裝、解釋以及行為認知下,由撿拾變為哄搶大戶的行為自然不會被認為是一件嚴重違反道德倫理的事情。

種田大戶怎麼看?

大戶認為,一方面,在收割過程中,機器收割都會有一定數量的糧食會遺落在田裡。如當前用花生機械收一畝花生,遺留在地裡面的花生也有二十多斤,一斤四五元的話,也是不少的收益。所以多數大戶都是要僱人去撿拾一遍,然後才會放開給周邊農戶撿拾。

因此,在大戶看來,沒有經過允許就去地裡面撿拾就是搶。

另一方面,在機械收割或旋地過程便下地去撿拾,很容易造成機械難以作業,很影響作業效率,而且還會造成機械傷人的危險。

一名種植近兩百畝地的農戶如是說:「現在收玉米、花生的時候最怕的事情就是農戶不聽勸阻到地裡面去撿。上地的都是老人,有的耳朵背、行動反應也很慢,我們開著大機器有時完全看不到車後或者玉米地裡面的情況,這很容易造成機械傷人。我們這周邊每年都會出現這個現象,前幾年還有一個老人手被卷到收割機裡面了。這種事情一旦發生我們就完了,種這點地賺的都不夠賠的。這種事情不能說萬一,萬分之一的可能性都要堅決杜絕了。」

地方幹部怎麼看?

就目前的幾次事件發生情況看,對於事件的描述以及評判,大多都是站在大戶的立場和維護私人財產權益的法律法規的視角展開。地方相關聲明則多是立足於當地的社會文化認知、地方社會普遍認同的行為規則角度分析,其更多強調的是鄉村社會內所慣用和遵循的一套非正式社會規範。而且這些哄搶事件基本上都是在大戶使用機械收割一遍之後發生的,周邊農戶並非是在大戶完全沒有收割的情況下便下地撿拾。

在地方聲明的解釋邏輯中,農戶提前下地撿拾,只是違反了大戶定的規則。並且每名農戶撿拾的量都不是很大。從道義、情理層面上看,農戶的這些行為便不是違法哄搶,而更多是一種愛惜糧食的撿拾行為。這便造成外界社會大眾的不解。

從本質上而言,這兩者均有自己的道理和解釋邏輯,這背後體現的是當前普適性的正式制度規範與地方社會中仍然保有一定生命力的非正式社會規範之間存在張力。

對於此,一名基層幹部有如此評價:「目前很多農村老人對於偷拿的行為都沒有很強的羞恥感,不覺得那個問題很嚴重。我前段時間便處理過一件老人偷拿超市商品的事。這名老人的子女都很有錢,上千萬都有,但老人還去超市去偷小東西。被店家發現了,拍視頻發到網上去了。子女看到感到很羞愧,但老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這就是文化或者是認知上的差異,這些沒有接受過教育或者極少外出的老人,他們認同的是農村社會內那一套邏輯。他們不像我們這些年輕人那樣經過教育已經接受了國家法律法規那一套評判標準,去偷拿一些東西在他們看來問題不大。」

河南某地花生地撿拾。作者供圖

農村哄搶問題能解決嗎?

這類事件最近在網上不斷引發輿情,似乎給社會大眾營造出當地普遍存在哄搶事件的錯覺。其實從筆者最近實地調研觀察以及其餘地區的調研經驗上看,這類無法控制秩序的哄搶事件並不是如此普遍。

而且,目前面臨被哄搶風險較大的資本,大多是一些外來的工商資本。這些資本大多是以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其對於農業生產管理的經驗也相當欠缺,進而導致這類大戶難以兼顧鄉村社會內的人情互動邏輯,進而陷入到與地方社會互動不暢的困境中。

根據多地調研經驗發現,在當地堅持了多年的種地大戶,其在規模經營方面種植管理經驗和能力也得以提升。一些大戶尤其是本土大戶會根據自身流轉地塊集中或分散、距離人口稠密村莊遠近以及地方社會風氣等各方面情況制定出適合自身的一套管理辦法。

一些地區的大戶在面對地方農戶圍觀、提前進入地塊撿拾的行為也逐步理出一套管理應對方法。如在收割前便向周邊村民講清楚規則,讓周邊的老百姓清楚何時才能夠進入地塊撿拾,並動員村幹部或者當地有一定威望的村民協助維持秩序。收割過程中,一視同仁、堅決執行。

對於開始嘗試違反規則的少數農戶進行及時的制止,直接以嚴厲批評甚至是以報警、罰款的形式進行處理,做到殺雞儆猴,將哄搶行為出現的趨勢壓制在萌芽狀態中。

比如為了避免誤會,大戶還專門給自己工作人員制定了統一的工作制服,將民眾與工作人員進行區分,防止因為將在地里撿拾的工作人員錯當普通村民而提前跟風進入的情況。

還有一些大戶嘗試建立與農戶之間的利益共享模式,讓流轉土地的該小組成員去撿拾機械收割後地塊中遺留的農作物,進而讓流轉了土地的各個小組都參與到幫助大戶維持收割秩序的過程中,降低了哄搶或偷拿行為出現的概率。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知識萬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06/197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