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反間諜法之外 中共還有保守國家秘密法 人人自危

中國10月底發布《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強化中共對國家機密工作的控制,目前正徵求公眾意見。(路透檔案照)

中國實施不確定「紅線」到底在哪裡的《反間諜法》,引發人人自危,10月底又發布《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強化中共對國家機密工作的控制,目前正徵求公眾意見。觀察家認為,此舉將導致外界愈來愈難以掌握中國內部情況,造成情報落差,在決策更不透明的情況下,甚至衍生為區域衝突與矛盾,國際社會必須審慎因應。

《保守國家秘密法》徵求公眾意見的截止時間為11月23日。草案顯示,約有3分之2的內容可能會發生變化,並增加10項新條款。中國《法治日報》聲稱,這次修訂主要著重在三大面向,一是強化中共對保守國家秘密工作的領導;二是細化保密工作對象、內容與職責;三是將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保密工作的成熟做法,轉化為法律制度。

台灣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向「美國之音」(VOA)表示,1988年制定《保守國家秘密法》的環境,是中國對外開放,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法治規範來吸引外資。2010年修訂的時代背景,則是中國舉辦北京奧運後不久,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影響力攀升,必須強化與外部的連結,以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因此對機密資料等相關國家角色上做出調整。

吳瑟致指出,歷史經驗顯示,中共幾乎每隔10年就會對法規內容做出調整,尤其今年調整的幅度頗大,意味著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了確保連任與執政穩定,不斷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必須透過法治方式做更明確的規範。

吳瑟致表示,尤其在以美國為首的「圍堵」中國戰略興起後,中共很擔心受到國際封鎖與壓制,畏懼外國掌握中國的情報,進而影響到中共政權與社會穩定,因此才會對國家機密相關法案做出大幅度的修改。

吳瑟致強調,新法涉及的保密對象並非僅限於國內,也包括外國人,草案特別明訂,只要是在中國境內從事相關國家機密事務的人士,未來即使離職,也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受到管制,不能隨意出境,此舉將對國際社會造成極大影響,因為機密的認決標准掌握在中國政府手中,外部人士很容易被捲入中國的政治風險、投資風險、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等,影響層面愈來愈大,迫使外國企業不得不離開中國。

隨著中國擴大對於「間諜活動」的定義,本月有一名50幾歲、從事護理行業的日本籍男子,在湖南省長沙市因違反《反間諜法》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該名男子不服判決上訴,但被法院駁回,判決定讞。此前,中國政府也在10月以間諜嫌疑,逮捕日本安斯泰來製藥公司(AstellasPharma)的日籍員工,也曾對美商美思明智集團(MintzGroup)及國際專業諮詢機構貝恩公司(Bain)等外商展開突擊調查,甚至禁止一些外企高階主管離開中國。

另一方面,中國國家安全部8月也呼籲,反間諜需要全民總動員,敦促中國民眾參與「反間諜鬥爭」,以「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澳洲籍的前中國環球電視網(GCTN)節目主持人成蕾,也被中共當局以「泄漏國家機密」為由逮捕,熬過3年牢獄之災,最近才獲釋返回澳洲。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LTN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16/1978894.html